湘南传统建筑中的石雕艺术及活化运用

2020-11-09 03:55王丽娜刘平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传统建筑

王丽娜 刘平

摘 要:湘南传统建筑中的石雕艺术荟萃了中国石雕艺术的精华,采用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多种手法雕琢出的工艺精美、题材丰富、造型多变的湘南民居门槛石、门框石、门边石、泰山石、石柱、石牌坊、石兽等大量石雕艺术作品,既是湘南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体现,也是湘南人民精神文化的外在物化表现。湘南传统建筑中的石雕艺术蕴含了湘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与艺术涵养。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今天,对湘南传统建筑石雕艺术的研究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追根溯源,更是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湘南石雕艺术的活化运用,在促进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双重意义。

关键词:湘南石雕;传统文化内涵;活化运用;传统建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8B496)阶段成果。

据史料记载,我国石雕艺术正式用于建筑中起源于商,形成于周,经汉、唐、宋、明、清,建筑石雕艺术逐步发展到极致。在位于湘粵赣交界处的湘南,建筑石雕被广泛运用于明清建筑的牌坊、民居建筑、祠堂建筑中,题材广泛,工艺精美,富含地方文化韵味,折射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艺术涵养,是湘南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深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是湘南人民精神文化的外在物化表现。

一、湘南传统建筑中石雕艺术的形成及现况

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湘南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大拆大建中,明清历史遗留建筑被科研团队及时发现,149个有重大研究价值的村落逐步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为历史文化名村,使得这些传统村落得以被保护,为我们开展湘南地区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真实的历史村落场景,为后人保存了更多的活态文物,使我们可以看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湘南传统建筑石雕艺术。湘南传统建筑石雕艺术的形成与其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密不可分。

(一)地理环境

湘南地区处于喀斯特地貌与丹霞地貌并存的五岭山脉之中。历代湘南人民开山地为土,垦水地为田,运用天人合一的理念,依山造势,就地取材,以周边山脉盛产的青石、木材建屋为居。湘南地区自古封闭偏僻,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天气潮湿,多雨,夏季多洪灾,居民建房时为了抵御山洪,加固房屋,除了用石块垒建地基外,在房屋四角和主门两边、门口采用大尺寸青石加固(也就是泰山石、门边石和门槛石),长期以来形成了湘南民居建房固有范式。坚固耐用、防水的青石在建筑中使用,不仅加固了建筑,很大程度上隔绝了房屋的潮气,延长了建筑的寿命。同时,青石广泛运用于铺路、搭桥、房屋奠基、垒墙、护坡巩固、装饰中。连绵不断的五岭山脉,千百年来为湘南人民营造建筑石雕提供了建材保障。汉东方朔《神异经·中荒经》:“东方有宫,青石为墙……门有银牓,以青石碧镂。”唐白居易《青石》诗:“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载运来长安。”这些都是有关于青石用于建筑中的描写。

(二)文化环境

湘南建筑石雕艺术的产生与繁荣依附于湘南传统村落与建筑的发展。历史中几次大规模汉民移民潮后,湘南地区形成多民族杂居的聚族居住形式,多文化的融合交流生成了别具特色的湘南文化。这里既有原有传统楚文化的影响,也有儒家文化的影响,理学文化的影响,昆曲文化的影响,佛教、道教的影响,这些文化相融相生,对石雕艺术的造型影响极大,历史社会大环境的审美观与地方民俗自由浪漫的审美观借由石雕这个载体完成了同步互动与展示。同湘南木雕一样,湘南石雕在具备实用功能的同时,采用浮雕、圆雕、漏雕、阴雕、镂雕、影刻、平面综合雕的形式,用花鸟虫鱼、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雕琢的吉祥图案,传达着人们趋吉避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着教化育人的理念。

二、湘南传统建筑中的石雕艺术

(一)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中的石雕艺术主要体现在门槛石、石墩、抱鼓石、门边石、泰山石、石立兽、石柱、石础上。由于湘南地区建筑多建在山上,为了阻挡孩童或家畜私自外出或阻挡山洪来袭,门槛石的高度大多会在20厘米以上,祠堂或者门第高贵人家的主门槛石的高度甚至达到50厘米,雕刻图案更为精美绝伦,构图更为讲究。门槛石两端是石墩,正面和内侧面往往也是雕琢的区域,常用图案有凤穿牡丹、三羊开泰、喜上眉梢、开门见喜、马上封侯等。石墩与石墩上的抱鼓石会根据门口的大小有所变化,大户人家或者祠堂门口的石墩和抱鼓石尺度较大。抱鼓石的鼓面双面雕刻同题材不同构图的图案,多以麒麟、龙凤、狮子等题材为主,鼓边也会以卷草花卉或吉祥图形进行雕琢装饰,抱鼓石具有辟邪镇妖的功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如图1至图3是宜章腊元古村陈氏祠堂的大门门槛石和一对石墩,门槛石以手握仙桃的猴子以及喜鹊、鹿为主要装饰元素,中轴均衡对称构图,同时含蓄表达了“福寿禄喜”的吉祥祝愿。《白虎通·五行》中记载:“其帝炎帝者,太阳也。其神祝融,祝融者,属续,其精为鸟,离为鸾,分三事也。” 丹凤朝阳图案来源于楚文化鸟图腾信仰。左侧石墩雕刻丹凤朝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凤比喻贤才,朝阳比喻“明时”,借丹凤朝阳喻“贤才逢明时”。右侧石墩浮雕以凤穿牡丹图案寓意夫妻恩爱、和睦长久、幸福美满,造型生动活泼,是对家族后人家庭生活的祝福。湘南传统建筑中的抱鼓石造型端庄,或朴素,或精美,或富有神话色彩,无论何种风格样式都是湘南人民托物言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位于建筑物外墙转角处的石材构件是泰山石,特别是大门两侧的石材,一般会雕刻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暗八仙、摇钱树等寓意吉祥的图案,是“稳如泰山”寓意的延伸。

因雨水多,天气潮湿,石柱、石柱础是湘南传统建筑中主要的支撑构件,柱子半径决定了石柱础的半径,会有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以须弥座的形式进行底座雕琢,常见装饰图案有莲花、卷草纹、暗八仙、喜鹊,以及代表多子多孙、吉祥如意的瑞兽、文字、祥云等。在廊道及亭阁中的柱子或全部采用石材制作,或者以部分石材做基础,上部分连接木柱。石柱体上有圆雕或浮雕龙凤、卷草纹等图案,形态自由奔放,生动有趣。

(二)石牌坊

石牌坊是湘南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类型,是用来表彰功勋、科第、德政而立的建筑物,往往放在山门或者村口,以彰显家族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与祠堂共同构建了祭祖功能,每个牌坊都有一个生动的传奇故事。湘南辖区内衡阳、郴州、永州片区,有大量石牌坊遗留。如汝城明代的绣衣坊,青石结构,四柱三门,高6.8米,宽6.5米,额柱镂雕有龙、凤、狮、麒麟、猴、白鹭、鹤等,造型精美,结构科学,工艺精巧生动,是我国古代为旌表监察御史范辂的古建筑牌楼,有“湖南第一坊”之称。

(三)湘南傳统建筑中的石雕装饰图案

湘南传统建筑石雕艺术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形态的折射。其装饰图案的选择既有现实生活中天然动植物的造型,也有佛教、道教文化的符号,理学文化、儒家文化的象征,也有戏剧神话故事的再现,如莲花、卷草纹、龙、凤、明暗八仙、家禽瑞兽,以及暗喻多子多孙的老鼠、葡萄等石雕艺术的刻画,教化后代崇德建功的鲤鱼跳龙门、天官赐福、 一路连科、状元及第、连中三元、赵子龙单骑救主等,包含了湘南人民祈福、祈寿、祈平安、祈家族兴旺发达等美好愿望。

三、湘南传统建筑中石雕艺术的活化运用

湘南传统建筑石雕艺术造型丰富,内涵多样,在当今世界文化大融合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是众望所归,重新整理与学习地方传统文化精髓十分必要。在大众创新发展的时代,保护和传承湘南建筑石雕艺术,对地域文化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经过梳理研究,笔者认为湘南传统建筑石雕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结合国家政策调控和地方居民的配合更大力度地保护、修复现存明清建筑;第二,加大石雕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传承湘南石雕制作技术,在古建修复及新建传统式建筑中发挥艺术能量;第三,活化运用石雕艺术产品元素,设计生产同质或同款或同型石雕艺术文创产品,设计生产湘南石雕艺术衍生产品,以丰富旅游经济中的文创市场,用传统石雕艺术提高大众审美,增加地域文化自信: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设计生产的皇宫系列文创产品,早已驰名中外;台南安平古堡景区里设计销售的古堡书签、琉璃瓦狮子瑞兽摆件、以古堡建筑为素材的明信片等都是游客争相购买的热卖产品。

四、结语

湘南传统建筑石雕艺术,用料取材周边环境,图形创意来源广泛,造型自由又内含民间逻辑范式,或精美或粗犷的刀工,结合各种雕琢手法,实现建筑构件功能的同时,充分展示了儒家礼教,以及佛、道、巫术信仰文化等,既是对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传承,也是湘南地域文化的展现。湘南传统建筑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湘南人民在这片红土地上耕耘生息的情感和生活日常,让我们感受到湘南人民丰富的民俗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湘南人民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湘南传统建筑石雕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既是对现有文物历史的保护,也是培养后世子孙热爱生活、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勤劳善良等美好传统美德的良好教育基地,石雕艺术的活化运用更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是对地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良好助推力。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唐凤鸣,张成城.湘南民居研究[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

[3]王丽娜.湘南宗祠木雕结构装饰艺术分析与探索[J].艺术科技,2019(11).

作者单位:

湘南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建筑
岭南社区住宅建筑保护与创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