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过对疫情防控期间图书馆在人员、资源、设备等治理内容方面进行剖析,并就领导、制度、队伍、保障、宣教等治理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针对性地从预警、设备、人员、动员、管控、网络等方面提出图书馆疫情防控的工作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contents of personnel, resources and equipment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s of leadership, system, team, guarantee and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in the library during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rio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library.
关键词:图书馆;疫情;治理
Key words: library;epidemic;governance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30-0210-02
0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交通工具现代化,人员流通规模化,生产经营集中化等因素的影响,人员、商品、资本、服务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这也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大爆发的频率这些年不断加剧,自2003年开始各种传染性疾病如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登革热等造成重大疫情肆虐全球,造成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今年年初,更是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这次疫情目前以每天十五余万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传播,同时覆盖全球近两百个国家,截止2020年8月确诊人数已经超过千万,累计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一百万,给全球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图书馆作为人员密集型场所,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关注领域。因此研究图书馆疫情防控治理内容、治理体系也成了今年图书馆理论界的重要研究方向。
1 治理内容
图书馆通过馆内人员与馆外读者交流,各种资源信息交互以及文化活动的承办成为增强人们文化意识、丰富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由于交互的需要以及物理条件的限制,人员和资源都集中于相对狭小封闭的馆舍空间,这成为图书馆疫情防控治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1 人员治理
图书馆的人员治理主要由内部馆员治理和外部读者治理两部分组成,疫情防控治理对这两类人都要严加管控,及时发现控制切断病源,避免造成传染。
1.1.1 馆员治理
图书馆内部馆员是一个特定的群体,和图书馆保持着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是人员治理中的稳定和确定性因素,在图书馆疫情防控过程中,做好宣传引导,加强内部监督,定期检测,做好馆员日常统计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图书馆教职员工假期外出、亲友来访及每日健康情况,同时做好防护措施,基本就能控制内部人员的疫情传播风险,即使发现疫情也能溯源。
1.1.2 读者治理
图书馆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图书馆疫情防控的重点盯防对象,因为他们是不确定对象,他们接触过什么人和物,到过哪些地方,是否已经被传染,很难提前进行管控,这就造成了读者成为图书馆疫情防控最大和最危险的变量。这就需要图书馆对读者从进馆就要开始管控,要求读者提供近期行动轨迹,加强传染病源检测,并密切关注读者的状态。
1.2 资源治理
图书馆内的资源治理主要涉及到图书期刊等流通资源治理和馆舍等固定资源治理。疫情防控治理对这两类资源及时进行消杀,避免成为疫情传染媒介。
1.2.1 图书资源治理
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期刊等资源成了行走的传染源,不同的读者借阅后由于阅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图书存放习惯等的不同必然会增加图书期刊成为带病媒介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图书馆及时对图书期刊进行杀毒除菌处理,将图书处理干净后再进行流通,从而避免图书带毒流通。
1.2.2 馆舍资源治理
图书馆为方便读者借还和阅读提供书库和阅览空间,同时为了改善阅读条件,空调基本成为必备条件,但这也造成馆舍相对密闭,为病毒的扩散提供了便利,这就要求图书馆及时做好各书库和阅览室的每日打扫、通风、卫生消毒等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室内环境卫生安全。
1.3 设备治理
图书馆疫情防控单依靠人防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先进的设备进行环境监测和病毒查杀才能有效完成疫情防控任务。
1.3.1 監测设备治理
图书馆通过配备监测设备主动对人员、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馆内人员的身体特征和行动轨迹,资源的清洁程度和流通状态,馆舍的环境条件和卫生状态,避免病毒携带者进入图书馆,避免带毒资源进入流通,从关口处把关,同时对馆内所有环境实时监测,及早发现病毒,切断传染途径。
1.3.2 查杀设备治理
图书馆通过配备查杀病毒设备,与监测设备形成联动机制,及时对携带病毒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和有效治疗,对带菌资源进行杀毒,对馆舍进行定期消毒,成为图书馆疫情防控的终端保障,尽可能的将病毒本体消灭,切断病毒之间的联系和破坏病毒生存的空间。
2 治理体系
在图书馆疫情防控治理内容确定的情况下,如何高效运转就成为图书馆疫情防控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图书馆构建相应的治理体系,主要体系构建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领导体系
通过构建图书馆疫情防控领导体系,压实责任,确定疫情防控责任人,明确疫情防控目标,接受防控指令,进而构建上下联通的指挥体系,做到图书馆疫情防控全馆一盘棋,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形成图书馆疫情防控的中枢和大脑,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集中图书馆最大的力量应对疫情。
2.2 制度体系
通过构建图书馆疫情防控制度体系,可以规范图书馆疫情防控行为,明确防控计划和行为准则,为及时响应不同等级的疫情提供标准操作手册,主要包括预案制度、响应制度、队伍制度、设备及重点物资制度、工作流程制度等,通过制度体系明确分工和操作步骤,有利于在疫情下防控措施井然有序,并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2.3 队伍体系
人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关注对象,不仅因为人是病毒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人是与疫情作战的部队,只有构建完备的人员队伍体系,图书馆疫情防控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包括人员身心素质管理,业务能力管理,抗疫能力管理和宣传教育能力等,通过队伍体系培养相关人员的疫情防控能力,形成疫情防控合力,有利于从专业角度处置疫情。
2.4 保障体系
图书馆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随时都有疫情爆发的可能,在全馆都在进行疫情防控的同时,各层级的保障体系必须协同配合,共同作战,多渠道多方式做好图书馆疫情防控的体温检测、防护口罩、消杀剂等药品器械、个人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工作,保证图书馆疫情防控无人员、物资、器材、技术、医疗等后顾之忧,通过构建保障体系为图书馆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后勤保障。[3]
2.5 宣教体系
人在遇到较大外部压力时会导致心理出现应激反应,会导致负面情绪或过激行为的产生,这时就需要图书馆疫情防控时要构建宣教体系注意宣传教育,通过宣教体系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制作疫情防控宣传材料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馆内外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普及卫生知识,稳定人员情绪,激发大家的抗疫热情,树立必胜信念。
3 结语
疫情防控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一个常规工作,同时也是关系馆内外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需要从人防、技防和物防等方面全面加强[2],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完善预警机制
图书馆应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队伍,及时和疾控中心等卫生管理部门沟通,密切关注各类疫情发展实际,根据国家传染病预警级别做好预警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应急值守、疫情监测、风险评估、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等预警流程,并及时调整图书馆疫情防控措施和手段,做好应急演练,做到防患于未然。
3.2 加强设备管理
图书馆应居安思危,在正常时期就应该采购相关的疫情防控设备,并做好设备的调试和使用,通過常规使用和疫情演练将设备状态调到最优,同时做好设备冗余备选方案,防止因为疫情的突然到来,设备临时故障使防疫工作处于被动,创造多种可能性,使各种既可共同作战,也可形成梯队备选。
3.3 加强人员培训
图书馆应加强馆员疫情防控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深刻认识图书馆进行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熟练掌握病毒传播基本知识、日常防控操作规范、应急处置措施等,全面提升自我防护能力,并可适时指导读者做好个人防护,切实提高图书馆疫情防控专业化水平,确保图书馆读者安全。
3.4 加强思想动员
图书馆应及时将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使每一位馆员时刻紧绷疫情弦,通过宣传教育使馆员和读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图书馆防疫工作,增进思想动员的渗透力,发挥骨干队伍组织力,增强基层末端管控力,切实发挥各级各类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馆内外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普及卫生知识,稳定人员情绪,激发大家的抗疫热情,树立必胜信念。
3.5 加强病毒管控
图书馆在疫情期间要加强馆员自我保护,对入馆读者进行信息登记和必要的身体状况检测,强化病毒源头管理,把好入口关,及时对流通中的图书进出馆均及时进行杀毒除菌处理,做好病毒载体的清理,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定期对图书馆馆舍进行消毒,消除病毒生存的有利土壤。
3.6 强化网络作用
图书馆应积极拓展网络服务功能,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各项图书馆业务,拓展图书馆服务模式、服务对象和服务时空,避免因疫情中图书馆人员管控而降低图书馆服务质量。[4]同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实时采集,抗疫信息共享,准确传达防疫政策,勾画区域疫情图、溯源病患轨迹线、辅助图书馆精准施策。
参考文献:
[1]余望枝,刘芳.新冠肺炎疫情下图书馆应急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15):65-70.
[2]龚花萍,胡春琦.疫情期间公共图书馆的应急举措和发展启示[J].图书馆,2020(9):19-24.
[3]余望枝,刘芳.新冠肺炎疫情下图书馆应急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15):65-70.
[4]蒋茵婕,吴曼翔,李旺.疫情环境下谈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和创新转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4):105-106,108.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国教育后勤协会2020年疫情防控专项课题“高职图书馆疫情防控治理内容和标准研究”(课题编号:ZXYBKT202026)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小丽(1987-),女,江苏如东人,本科,学士,南通市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