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
【時事背景】纳卡地区地处中东南高加索,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人口18万,其中80%为亚美尼亚族人。历史上阿亚两族就纳卡归属素有争议。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争夺纳卡爆发战争,亚美尼亚占领纳卡及其周围原属阿塞拜疆的部分领土。1994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两国一直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武装冲突时有发生。2020年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再次爆发军事冲突,事件造成至少2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10月4日,纳卡地区冲突已致230多人死亡;10月10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达成的停火协议生效。不过停火协议生效的数分钟后,两国再次爆发冲突。
【试题设计】
2020年9月,中东高加索地区突然爆发战火,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交火的是两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个国家因为纳卡地区的领土争议爆发大规模战争,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灾难。图示黑海、里海分别临近两国。据此完成1-3题。
1.区域界线一般具有不确定性;但需确定的区域界线的类型是( )
A.气候区 B.文化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2.里海是内陆咸水湖,近几年湖泊水位明显下降,说明目前里海地区附近降水量和增发量的关系是( )
A.降水量大于增发量
B.降水量小于增发量
C.降水量等于增发量
D.无法确定水量间关系
3.两国战争会导致纳卡当地地区( )
A.外迁民众大增
B.城市面积扩大
C.工业化加快
D.环境污染减少
答案解析:
1.C. 材料中已说明纳卡地区因领土争议而爆发大规模战争,故行政界线要具有确定性,否则会引起争端,故C选项正确。
2.B. 里海是内陆咸水湖,近几年湖泊水位明显下降;说明里海地区的来水量小于当地的蒸发量;故B选项正确。
3.A. 两国战争导致战祸增加;当地民众外迁躲避战乱;故选A。
【知识点对点】
1.考察区域特征
考察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区域边界的概念;学生能够从材料中理解行政区域界线的明确型的地理特征。
2.考察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了解降水量和蒸发量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水循环中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该题题组以纳卡冲突为背景材料,考察相关地区的区域特征、自然环境特征及其战争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强调学生获取信息,应用和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问题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