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区块链产业发展跟踪、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1-09 07:26晁熳璐黄斌刘媛
价值工程 2020年30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区块链江苏

晁熳璐 黄斌 刘媛

摘要:目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焦点已经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转向了区块链核心技术的攻关。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时期,区块链逐渐变为新一轮科技及产业革命的关键驱动力,未来会对国际局势和经济增长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江苏是目前在政府报告中提到区块链最多的省份之一,其软件产业规模较大,科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区块链产业的良好基础。但江苏依然具有专业人才不足、产业集聚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区块链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总结了江苏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存在问题,最后从技术、人才、应用、生态方面提出了研究对策。

Abstract: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Internet era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mobile Internet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of the blockchain. Jiangsu is one of the provinces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blockchain mentioned in government documents. Jiangsu has developed software industry, rich science and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has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Jiangsu, such as the scarcity of human resources, the weak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the lack of policy support and financial suppor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blockchain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Jiangsu blockchain industry,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research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chnology, talent, application and ecology.

关键词:区块链;江苏;产业发展;建议

Key words: blockchain;Jiangsu;industrial development;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30-0112-03

0  引言

自2008年比特币横空出世后,其热度持续上升,区块链技术也随之被重视起来,变为各国的科技战略焦点。美国致力于持续完善和区块链底层技术有关的政策条款;欧盟全力把欧洲建设为世界区块链产业发展和投资的先进区域,加速探索世界级“区块链标准”;中东以迪拜为代表研究由政府领导,企业跟进的区块链新产品新领域应用;亚太地区日韩态度较为积极,日本以NTT为主,政府作为辅助力量,韩国则从金融入手发展区块链应用。

中国也在加速抢占区块链底层技术跑道。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把区块链技术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2018年6月,《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鼓励区块链这一战略性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运用。2019年10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提出要将区块链当做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方向,代表 “区块链中国共识”的确定。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更加重视对核心技术的突破,区块链逐渐变为新一轮科技及产业革命的关键驱动力,未来会对国际局势和经济增长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1  产业发展态势

1.1 全球区块链行业发展态势

在政策层面上,2019年世界上82个国家、地区以及各类组织合计颁布600多个区块链有关政策。各个国家对于区块链的发展方向立场各异,技术重点和政策导向不尽相同,应用领域也千差万别。大部分国家强调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一些国家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较为看好,个别国家对加密货币确认了监管范围。例如,韩国、德国、日本等国主动发展区块链产业,发布了产业总体发展规划;美国、中国、英国和欧盟强调区块链底层技术探索和实际应用;而中国和澳大利亚、法国、瑞士、芬兰等国家则相继发布了区块链监管层面的文件[1]。

在产业规模上,全球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逐渐放缓。参照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统计数据,截至到2019年8月,全球合计2450家区块链公司,其中美国区块链公司数量排名第一,高达21.8%;其次为中国(20.4%)。从增加公司的数量看,2017年世界区块链新增公司数量达到历年峰值,高于600家;2018年世界新增区块链公司数量超过400家;2019年后世界区块链新增公司数量略微减少,截至到8月新增公司数量少于50家。

在技术应用上,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为加密数字货币,逐渐向各个应用方向发展。2019年以来,区块链应用在实际场景的进程持续加速,截至到2019年8月,通过世界各地政府推进的区块链项目多达154个,涉及贸易金融、供应链、政务服务、司法监察、税务、医疗保健、物流、能源等许多垂直领域应用[2]。其中,荷兰、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区政府主导的项目数位居前五名,政府态度较为积极。

1.2 国内区块链行业发展态势

在政策制定上,各地颁布的相关文件重点各有不同,具体条款更加清楚。2019年两会召开时期,各地代表有关区块链的提案高达34条,表现了全国各地区对区块链底层技术的重视。根据统计数据,截止2019年5月,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贵州、山东等30多个省市地区制定相关政策,布局区块链产业。目前中国已建设区块链产业园区达到22家,杭州、广东、上海等沿海城市高达50%,其中20家由政府主导或是共同建设。

在产业链分布上,我国区块链行业目前大部分以BaaS平台、解决方案、金融落地为主,所占比例分别是9%、19%、10%。其次为数据服务、供应链服务、媒体社区,所占比例为8%、6%、5%,而信息安全、智能合约、能源应用领域数量较少,均不足2%。根据产业链细分方向及所占比重来看,我国区块链行业在增加创新平台及完善解决方案的同时,还要增强在信息安全、智能合约和包含金融应用的其他层面的落地。

在地域分布上,基本呈现“东强西弱”的局势。根据工信部信息中心编写的《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截止2018年7月,我国以区块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已经成立了456家。2019年3月,国家网信办相继公布了第一批及第二批我国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合计506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大部分分布于北上广深及杭州等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号只有25个。

在专利申请上,目前中国已经占领全球的半壁江山。根据链塔智库的数据,从2016年起,我国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加,而且占世界新增专利的比例也在持续上升,截至2018年底,中国新增区块链专利申请数为2435件,占世界新增专利数量的82%。从专利存量上看,我国也独占鳌头,依据IPRDaily统计,截至2020年4月,阿里巴巴世界区块链专利数合计2344件,公开专利申请数量接连三年位居世界首位,腾讯与中国平安位居二、三名,微众银行、复杂美等国内公司也跻身世界TOP10。

2  江苏发展态势

江苏是现在国内在政府报告中提到区块链最多的省份之一,其软件产业规模较大,科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区块链产业的良好基础[3]。江苏在政策上明确区块链行业的人才扶持条款和产业发展的优惠项目,相继建设一批区块链领域的研究平台,促进区块链技术发展。

2.1 企业数量爆发增长

根据工商统计数据,截止到2019年11月,经营范围涵盖区块链的江苏注册企业合计604家,其中省会南京以209家位列第一,苏州(149家)及无锡(41家)也名列前茅。其中,成立时间在2017年之前的仅有100家公司,2018年新增282家,2019年1-10月新增222家,增加速度非常快,表现出集中增加的态势。然而从注册资本分析,江苏的区块链公司多半为初创型小微企业,48%的公司注册资本低于500万元,只有9%的公司注册资本高于5000万元,表明以后增长的潜力巨大。从发展地区分析,江苏区块链公司大多聚集在南京、苏州及无锡,累计占比超过66%,主要原因在于这三个地区先后出台了有关区块链行业的人才扶持和行业创新的优待方案。

2.2 龙头企业实力雄厚

在资本市场中,区块链的热度也越来越高。WIND统计表明,江苏区块链行业的上市公司包括润和软件、爱康科技、众应互联、金财互联、恒宝股份共五家。根据IPRdaily联合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前100名)”,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和无锡井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位列第7和第22名,成为江苏仅有的两家上榜企业。而清华大学在“第一届中国区块链产业经济发展大会”上公布的“2018中国区块链企业百强榜”,江苏4家公司榜上有名:智链数据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位列45名,无锡井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位列57名,苏州超块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位列58名,江苏耐思捷智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位列94名。

2.3 科教资源豐富

江苏依托丰富的高校资源,打通校企之间的壁垒,让校企间优质资源高效流通,为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结合打下坚实基础。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库,截止到2019年7月31日,南京邮电大学拥有10个以上区块链相关专利,成为全国大专院校区块链相关专利的Top10。除此以外,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众享科技区块链联合实验室、东南大学区块链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与江苏赋链信息技术研究院共建区块链实验室等凭借自身优势学科教研力量和科研水平,组建了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跨学科研发队伍,致力于推动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在金融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中的应用,表现亮眼。除高校外,江苏还陆续成立了江苏赋链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加物联网与区块链产业发展研究院无锡分院、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着力于促进区块链产业蓬勃发展,达到产业落地。其中,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利用两年独立研制出联盟链“梧桐链”,是中国首个技术较为成熟的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区块链底层平台,这种技术能够应用在金融业、物联网、社交通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

2.4 政策环境优异

江苏是现在国内在政府报告中提到区块链最多的省份之一。2017年《南京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指出,以大数据、AI、云计算和区块链为重点,促进金融科技在征信、风险控制范围中的大范围应用。“十三五”智慧南京规划指出,必须把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实现突破而且实现产业落地。2019年3月,《江苏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强调,要充分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增强物流信息服务水平。各级地市也都把区块链当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加快相关政策部署。南京江北新区成立百亿级南京公有链创新投资基金,规定30%投入早期区块链初创企业发展和相关学术研究交流活动,40%投入使用区块链技术的传统公司,余下的作为区块链产业发展资金。苏州则重点在高铁新城布局区块链,而且发布了区块链条款,也叫作“苏九条”,建立超10亿元的产业基金,伴有百万登记的各类奖励。2020年5月,苏州市相城区获批建设江苏省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为江苏省仅有的一个区块链集聚区。而无锡则充分发挥中国物联网“新高地”资源优势,立足“区块链+物联网”结合,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订立中国第一个区块链和物联网联合应用的地方标准,起草了《区块链与物联网融合技术指南》、《区块链与物联网融合应用指南》两个地方标准,另外以无锡为试点,开启长达2年的区块链地方标准、人才培育及产业落地等工作。

2.5 应用落地全面

区块链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数字货币,目前已经覆盖到社会的众多领域,建立了“区块链+”的应用网络。江苏区块链技术多运用在金融、政务有关领域,另外在游戏、物流、大数据、安全等行业也有所体现,技术应用落地较为广泛。在“区块链+政务”的模式中,南京市信息中心建立区块链电子证照共享平台——中国第一个区块链技术与电子政务结合的案例,已成功联通公安、民政、国土、房产近50个行政机关,实现了1600多项办理案件的连接和600多张电子证照采集,包括了25万家公司、830万人的数据,明显缩短工作时间。众享金联的南京市信息中心绿色积分项目、宿迁市工商局的电子营业执照区块链应用平台和江苏中兴华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淮海经济区警务共享协作平台均为基于区块链的深层应用,全面地实行便民服务。在“区块链+金融”的模式中,苏宁金融首先使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了黑名单共享平台和信用证平台,使用户之间共享信息、为金融机构提升风控能力。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中,苏宁金融建立了区块链+物联网汽车库融平台,整合区块链+物联网,直击动产质押工作里缺少可信监管、信息虚假、风控不足、质押品范围窄等弱点,被评为CITE 2019区块链应用创新优秀案例。

3  江苏发展存在问题

3.1 专业人才不足

区块链技术融合了分布式网络、密码学等传统技术,其具体应用需要和金融、政务、物联网、供应链等传统产业联接,这就对区块链领域的人才提出较高的要求,不但需要熟知区块链技术自身的相关知识和与其余技术的共同点,更关键的是要熟悉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存在问题,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改革,满足客户需求。江苏虽然高校云集,但是缺少专业区块链人才培养的平台,导致人才资源稀缺。江苏需要完善区块链人才培育体系,以区块链公司的实际人才需求为方向,推进高校设立区块链的有关课程,培养学科交叉、知识多样、技术集成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块链应用人才储备。

3.2 产业集聚不高

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苏州、南京等地区在区块链行业的市场潜力上和深圳、杭州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4]。在政策数量层面,中国有30多个省市区域出台政策文件,进行区块链产业规划,到2019年底各省市共计发布区块链有关政策文件106项,其中浙江出台的政策高达11项,北京及广东以8项紧随其后,江苏仅出台5项,位列第七。在中国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层面,广东、北京遥遥领先,分别为4781件、4688件,浙江、上海位于第二梯队,而江苏区块链专利申请仅为1224件,差距较大。

3.3 资金扶持不足

区块链行业现在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作为新兴的热门行业,和其他相对成熟的产业对比,尽管存在一些扶持政策,但是仍存在扶持力度不足的情况,缺乏推进区块链行业发展的专项配套政策。资金是公司发展的命脉,是产业持续壮大的基石。区块链产业仍处在早期阶段,与币圈市场存在大量热钱具备高流动性不同,区块链底层技术公司有点孤立无援,并且埋头技术突破的公司在宣传上是一块短板,因此区块链行业存在有真才实学的科技型企业资金短缺的困境。

4  江苏发展应用对策

江苏要把握区块链技术整合、功能延伸和行业细分的机遇,尊重市场规律,重视政策规划,推进市场主体从“互联网思维”向“区块链思维”转变,主动促进区块链技术革新和行业发展,把江苏建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区块链产业创新高地和应用示范基地。

4.1 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区块链与实体经济融合,进而全面落地和应用是目前区块链研究的难点。可以从金融、证券交易、支付清算、信贷融资、保险等金融应用入手,逐渐朝供应链、专利申请、数字身份、商品溯源、支付数据、智能制造等方面延伸,构成关联产业。与此同时推进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促进融汇创新及结合应用。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江苏制造业产业能级,引导数字经济发展。

4.2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企业主体

强调区块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進重大示范项目、系统解决方案及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参考出台的有关独角兽、瞪羚企业的专项支持政策,发布有关区块链的专项政策文件,促进企业在区块链产业上下游精耕细作,争取培育出一批区块链江苏本土龙头企业,催生出一批区块链行业的独角兽、瞪羚企业。

4.3 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建立区块链智慧城市

依靠江苏在电子证照、普惠金融领域的积累,主动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健康、食品安全、交通等层面的落地,为百姓供给更智能、更方便、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促进区块链核心技术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研究在新基建、智慧交通、能源电力等行业的落地应用,提高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能力,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区域。

4.4 以区块链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区块链人才梯度培养机制

依托江苏丰富的科教资源,秉持包容的精神构建多学科融合机制,吸引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专业人才及创新型人才,以人才为核心实现区块链技术突破和落地应用。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举措:一是推动高校开设区块链有关的课程,培育众多区块链领域的专业人才。二是推动高校和区块链有关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高校学子提供社会实践平台,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三是推动高校连接区块链公司设立专题讲座及有关培训课程,提高区块链公司当前员工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海滨,舒蛟靖,阎逸.国外区块链发展对浙江数字化转型的启示[J].浙江经济,2018(011):44-45.

[2]渠慎宁.区块链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载体与路径[J].改革,2020(01):39-47.

[3]毛海军.江苏区块链产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N].中国水运报,2020-07-29(007).

[4]周勤.新经济环境下的江苏区块链产业发展[J].群众,2020,(06):14-15.

作者简介:晁熳璐(1991-),女,河南安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黄斌(1971-),男,江苏南京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刘媛(1984-),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区块链江苏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