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2020-11-09 07:27赵媛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21期

赵媛媛

[提要] 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并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重要性入手,分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府扶持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7月28日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要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述

1、中小企业的内涵。中小企业,就是指与我们所处的行业体系中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单位。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发展和创造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力量,正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主力军;对农村经济具有主导作用,同时也是大型企业的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和重要助手。

2、技术创新相关研究。技术创新最早起源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的“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将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组合并将“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

在国外,许多学者沿着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对创新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早期对创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并且形成了以索洛、阿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和以科斯、若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经济学两大理论分支。

国内学者最早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对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他们将技术创新能力等同为创新决策能力。总体上可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是企业筹集必需的资金,将技术开发设想转变成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并组织生产、销售最终获利的资金、智慧、设备、法律、技能技巧等各方面力量的综合。经过长期的研究发展,在技术创新哲学学派、技术创新经济学学派、技术创新管理学学派和技术创新政策学学派等四个学派中相继产生了一批颇有建树的研究成果。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与大型企业相比,虽然自身的规模小,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如它有优势,但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却形成了与大型企业诸多不同的特点。

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多样性。中小企业薄弱的技术力量和狭窄的市场决定其产品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区域性要求,于是技术创新活动更多的是接近市场和直接面对消费者,如在创新方式上,包括产品和服务创新、工艺创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转移等;在创新成果方面,有大量的循序渐进的产品和其服务工艺的创新,也有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活动成果。

2、中小企业更注重应用型技术创新。由于中小企业在人、财、物等资源方面都比较薄弱,因而在技术创新上一般是单一的创新,并且注重对那些被大型企业忽略的细小市场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进而获得企业的发展。此外,中小企业具有灵活性强的优势,大部分的投资集中在周期短见效快的技术创新上。所以,中小企业主要着眼于现在而不是将来,也就使得它更注重应用型技术创新。

3、中小企业注重利用外部资源进行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源的局限性,決定了其更注重利用外部资源进行技术创新,通过与外界合作来获得技术创新所需的在技术领域和人事领域的大量投资,主要是政府从各方面采取的直接或间接的措施,各个方面的研究也表明,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4、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强、效率较高。虽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力不及大型企业雄厚,但是它能够根据技术创新项目的实际需要,集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大量的财力,致力于中小企业开发周期短、见效快的高新技术,并且特别注意从理论和实际的角度出发;加上中小企业组织机构灵活性好,上下级之间关系融洽,降低了市场信息传递的损失率。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兴起,使得技术产品的更新速度较快,所需的专业技术智力和资本以及人力资本比例较高,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密集”的市场优势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社会风险投资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消除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劣势。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从激烈的国际间竞争来看,中小企业在各方面都相对处于劣势。因此,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意义重大。

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我国迅速崛起。由于中小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了巨大贡献,在GDP、税收和就业方面取得了不可小看的成就。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它的技术创新在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2006年1月10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讲话中,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党中央重点关注的目标,说明技术创新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世界各国技术创新实践表明,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数量占到全国总量的近60%,员工平均创造的科技成果是大企业的2倍;欧盟中小企业人均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2倍,新产品研发单位投入是大企业的3.5倍;而在德国,有超过2/3的专利技术是由中小企业开发出来并申请专利注册的。因此,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重要力量。

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增大。发展迅速的科学技术,使得产品的技术含量要求不断提高,产品在种类和功能上也趋于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逐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集群的分工合作关系使细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集群里的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将直接制约着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甚至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制约着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所以,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强实力,进而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取得的成就。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中小企业依靠技术进步获得市场,通过创新知识的运用,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来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取得了诸多成就。此外,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约有65%的专利都是中小企业自主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可见,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反映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薄弱,主要因素集中表现在创新观念、要素投入、外部支持环境、与科研机构联结等问题上。

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观念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不够全面、准确,不能认识其规律并运用到深层次的实践中,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创新精神和动力。在我国,人们对技术创新的态度往往是“重大轻小”,用规模的大小来衡量创新能力的强弱,认为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只是被动地简单模仿。然而,中小企业机动灵活、富有竞争力和扩张性等优势,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此外,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大多关心企业的短期经济利益,技术创新观念普遍不强,缺乏研究市场变化需求的意识和能力,有一种“拿来主义”的心理,也就是生产别人成功的产品,这样投资少,见效快,风险较低。因此,企业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高。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要素投入不足。技术创新的要素包括资金、人才、信息等,而中小企业的这些要素都十分的缺乏,使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面临着严重的障碍。

(1)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县(市)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主要是依赖银行贷款和财政扶持发展起来的,投入技术创新的资金,各级政府投资只占10%,40%由企业自筹,50%依靠贷款。事实上,中小企业是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或者直接融资的,因此90%的技术创新资金还得自己承担。此外,中小企业规模小,自身积累少,靠自身积累来进行创新远远不够。有调查表明,我国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为0.5%,其中大型企业的为0.78%,中小型企业分别为0.34%和0.37%。所以,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常常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2)创新人才投入不足。技术人才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但中小企业中缺乏技术人才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部分科技人才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目前,我国从事研发工作的科技人员只有38%在企业,并且多半都在大型企业,这样就只有很少的人真正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一项对青岛市中小企业创新状况的调查显示,在中小企业中科技人员超过20%的企业数量小到16.7%,而在科技人员中从事R&D的人员比例超过20%的还不到5%,将近有70%的企业从事R&D的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5%以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十分匮乏。此外,由于收入偏低、人才激励机制不成熟、晋升和发展空间狭窄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形成人才难求、人才难留的局面。因此,中小企業能够投入技术创新的人才就非常少了。

(3)创新信息闭塞。中小企业缺乏主动收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对市场变化的预见能力弱,因而错过许多引进和利用技术成果的机会。因此,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信息不充分、企业间技术人员交流合作少、与外界缺乏联系等问题,导致许多中小企业仍然使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来生产一些畅销不对路的产品,最后造成大量的产品积压,企业不得不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外部支持不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利用外部资源,依赖外部支持体系的配合和政府的鼓励与扶持来进行技术创新。而我国对技术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金融以及中介服务建设还有待改善。

(1)相关法律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和完善的技术创新法律体系,技术创新并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2003年,我国正式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这也是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法律,但是由于该法不完全包含设立、破产、权力、义务、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等重要内容,因此不能改变我国缺乏一部统一的、明确规定中小企业组织和活动的基本法的现状。

(2)扶持技术创新的政策力度不够。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因素,国家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十分有限。调查表明,有54%的中型企业和65.1%的小型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降低税率,减轻纳税负担是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最普遍的方式,然而,只有22.3% 的企业获得过这种支持方式,其次是财政补助(9.2%)、贷款贴息(6.6%)和科技计划项目(5.3%),而创新基金、担保等支持方式仍然有限。

(3)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服务体系,我国在信息、技术、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信息服务网络化发展水平很低;第二,生产力促进中心不能很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第三,中小企业孵化器发展程度不高;第四,缺乏有影响力的咨询服务机构,技术咨询和服务业欠发达。总而言之,我国的服务机构少,并且功能简单,促进和激励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作用十分有限。

4、科研机构与企业创新需求严重脱离。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各方面的缺陷,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很多资源得不到供给,而科研机构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科技服务,与中小企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分散创新风险。但目前,科研机构着力于实验室研究,为研究而研究;企业则着力于完成产值,生产与科研脱节,各行其道。结果,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大量沉淀;而技术需求不能被及时地传递到科研机构,难以得到满足。另外,由于创新技术对市场的适应性差,以及企业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资金和技术不匹配是中小企业常有的现象。

三、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以下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一)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在我国,不论是社会公众、企业经营者,还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都不高。在现代技术创新理论中,有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企业必须依靠创新来求生存。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的各级领导和员工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有效地分析企业目前的情况,寻求新的经营思想和观念,把对技术创新的认识放到战略层面上来,并付诸实践。

(二)加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要素投入力度

1、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确保技术创新资金投入。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小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一方面要与政府搞好关系,获得政府的支持,如通过政府逐步增加财政、银行、税收来对中小企业技术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建立风险投资风向标,使企业以风险为向导来开展技术创新投资活动,保证了投入资金的安全性。此外,中小企业可以和银行、学校等机构合作,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达到降低研发成本的目的。

2、完善激励机制,吸纳人力资源,确保技术创新人才投入。人才作为创新的主体,决定着创新的成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吸引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所以,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高效的激励机制是吸纳人力资源的有效方式。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采取股权激励、技术入股等比较有效的激励方式,通过采取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方法充分激发他们的技术创新热情。通过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氛围和企业创新文化的形成。此外,中小企业要努力提高研发人员的素质和比例,确保有足够的技术创新人才的投入。企业可以紧密联系技术学校,加强对技术力量的专业培训,以帮助企业培训和实施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人才。

3、设立信息服务机构,打通信息传递通道。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市场等信息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制约因素,而由于自身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他们一般没有能力获得足够的这些信息。因此,要为中小企业设立完善的信息服务机构,打通信息传递的通道。可以为中小企业建立专门的信息服务中心和全国信息网,为它的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培训、咨询等一系列服务。此外,可以联系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等机关单位,形成以信息为桥梁的业务网络,不但有利于信息查询,而且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有效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支持体系建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现状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支持体系还有待完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外部支持体系建设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法律和法规。只有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和促进技术创新发展才会有保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的长期活动,需要法律做后盾。我国政府应该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的内容和实施程序、完善法律体系,为它的技术创新提供法律保障。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技术创新活动,从而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2、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支持。目前,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主要依靠产业链上的业务合作伙伴和自身的努力,中小企业从外部享受创新政策激励的范围很窄。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在现有创新政策上加大宣传和实施力度,并对管理者进行创新教育和培训,从创新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创新政策的受益范围。

3、大力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的中介服务体系雖然已经基本建立,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进一步拓宽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面和服务层次;另一方面提高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中介服务机构的整体社会地位和经营信誉。可以根据技术创新的特点,设立具有针对性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独立机构,并将这些专门机构区域化和全国化,形成一个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

(四)加强和促进产学研的关系网络建设。把更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引入网络化的技术创新网络系统,这是中小企业提高其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就是采取“产学研”的合作关系推动技术创新的模式。“产学研”的合作网络建设是一个以宏观的教育、科研、产业体系和微观的大学和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彻底重组的过程。首先,构建网络化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为合作创新安排合理的制度结构。可以从区域创新的角度出发,对教育、科研和产业三大系统进行整合和重组。其次,建立创新战略联盟,在组织形式上的创新加以重视。应重点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的建设。最后,提供合作的信息支持。企业缺乏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创新信息,信息的分布不对称已经严重制约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产学研”之间技术交易的信息沟通最有效的渠道是关系网络。总之,“产学研”的关系网络建设有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推进科研机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中小企业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从创新意识、创新要素投入、创新外部支持体系、产学研联合等角度而展开的,这些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实际指导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罗掌华,杨志江.区域创新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彭凯.国内外技术创新研究综述[J].金田,2013(1).

[3]晓时.国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及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2009(4).

[4]郑兆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9(2).

[5]王政.小微企业扛大梁[N].人民日报,2012.5.21(3).

[6]季健霞.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路径选择[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3).

[7]何静,廖先玲,安广坤.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1).

[8]王金泉.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

[9]毕守峰,孔欣欣.中小企业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

[10]侯跃全.浅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上海轻工业,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