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研究

2020-11-09 07:26雷佳
价值工程 2020年30期
关键词:国企防范措施风险

摘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发展时间较长,拥有坚实的市场基础,但是新形势、新环境下国有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传统模式,和新型经济体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给企业发展、财务管理带来了风险因素。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防范财务管理风险有效措施。

Abstrac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the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y have developed for a long time and have a solid market foundation.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also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environment.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new economic syst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hich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brings risk factors to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in depth th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prev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risks in the new situation.

关键词:新形势;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Key words: new situation;state-owned enterprise;financial management;risk;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4311(2020)30-0028-02

0  引言

财务管理能够为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更应当积极寻求符合实际需求的财务管理方法,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对企业部门不同组织结构的工作、业务情况进行统计和整合,结合数据分析企业的运营情况。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和模式都过于单一,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并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财务风险也有所增加,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范风险问题的出现。

1  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具体表现

1.1 财务管理人员缺少风险意识

国有企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支柱,与国家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属于一种特殊的企业类型。政府为了保障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会利用财政拨款的方式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国有企业的福利和待遇普遍要优于其他企业。但是由于传统经济体系的影响,国有企业过于依赖财政拨款的资金来源,缺少自负盈亏的经营意识,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也逐渐出现风险意识弱化的问题。多数负责财务管理的人员认为国有企业即使无法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国家也会提供资金支持企业的发展,这种工作想法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风险的认知程度。由于管理人员缺少风险意识导致企业出现经营不善的现象,承受着较多的债务,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对于国有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财务管理部门缺少防范风险的意识,也会影响到销售部门、生产部门以及营销部门的风险意识,进而影响了风险的规避效果。

1.2 缺乏投资风险意识

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日新月异,国有企业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也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改革,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部分企业已经完成了集团化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企业都会选择利用投资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投资是指利用企业自身的资金支持其他企业发展,使企业的资金链呈循环发展的状态,以此来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多数国有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时并没有对投资的目标进行综合评估,使投资决策出现偏差的几率增加,一旦决策失误,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损害国有企业的利益。国有企业对于投资市场的了解程度也较少,在进行投资时缺少完善的数据知识和理论分析,在投资活动开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财务问题,严重时甚至会使国有企业受到财务危机的威胁。

1.3 管理制度责任不明确

目前国有企业正在处于快速变革的阶段,不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因此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也存在有待完善的现象。国有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已经意识到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但是在有关制度的完善和政策方面仍然有待提高。管理制度的缺少导致无法将风险防范意识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影响了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有效性,无法引导防范风险工作的开展。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风险防范时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导致出现风险防范措施力度存在差异,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国有企业的制度模式在改革过程中会遭受到较大的困难,这是由于传统管理体系根深蒂固所造成的。由于国有企业内部文化和工作风气的影响,在管理制度中很少会明确责任人以责任主体,一旦国有企业因债权关系而出现问题,会使企国有业处于劣势的位置[1]。

1.4 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国内外大型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国有企业所需要关注的市场环境也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当前国有企业和国际上的合作频率不断增加,国外的经济政策、法律规定、资源环境等出现变化也会给国有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造成影响。然而财务管理人员要想获取这些信息需要和其他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环境变化信息,以此来分析变化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各个部门之间缺少交流平台,财务管理工作者很难全面性的获取信息,信息获取时效性较低,容易出现财务管理风险。

2  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有效防范措施

2.1 提升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

国有企业必须要认识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竞争力,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培训,强化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控制的概念,为风险的防范提供专业的人才基础。首先国有企业需要向财务管理人员传递风险意识,向管理人员讲解当今社会形势的主要发展趋势以及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提升管理人员对风险控制的重视度。其次,提升财务管理人员控制风险、防范风险的专业技能水平,使管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防范。国有企业应能发挥自身的待遇优势积极招聘各类有关于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为财务管理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最后作为财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员需要对部门内部进行有效管理,制定风险防范机制,在日常工作中要求管理人员对国有企业资金的流向进行评估和把控,合理的配置各项资金,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以及企业经济利润。财务管理风险意识的形成是极其必要的,是打造高素质财务管理队伍所需要具备的基础因素,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风险防控意识的渗透[2]。

2.2 强化资金管理力度

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很大一部分均是财政拨款,对资金的管理重要性缺乏认识,就需要国有企业在内部体系改革过程中强化对资金管理的重视度,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对资金进行科学的规划和使用。第一,企业投资活动的开展和各个部门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个部门都需要对资金进行监管,将部门所使用的每一笔资金及时记录下来,包括资金的用途以及资金流向。多个部门共同投入到资金监管中,可以让财务管理部门掌握更加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和数据,减轻资金核对的压力,实现资金控制。第二,企业应当重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资金使用之前对其进行规划,设计概预算编制,保证企业资金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同时也可以确保每一项活动开展都会拥有一定的预算经费。在去除必要经济活动的预算之后,可以将多余的资金用于投资活动,或者拓展国有企业业务板块,能够让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場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对资金进行合理的控制能够使财务管理人员更加稳定的控制资金整体走向,对于防范财务管理风险有着积极的作用。

2.3 健全风险防控制度

国有企业应当认真分析风险防控的理论知识,吸收国际上其他企业风险防控的经验,结合自身在风险防控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制定风险防控制度,确保企业内部可以拥有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可以让更多人意识到风险防控的意义和重要性,对不同部门的风险防控工作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和标准,可以引导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落实风险防控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的制定首先需要根据企业的大局发展,制定整体防控制度,之后分析每个部门的工作特点以及联系,对其制定不同的防控要求。在风险防控制度中需要明确责任主体,一旦因风险因素的出现影响企业的利益,能够通过风险防控制度第一时间寻找到有关责任人,可以将企业所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责任制度的明确也能够使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督促自己,积极的规避风险因素。财务管理部门需要构建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分为财务活动审批以及财务活动监管两种机制,对各部门所申请的财务活动进行逐级审批,强化风险控制效果。

2.4 建设高效信息交流体系

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和国际其他企业或者境外员工之间的联系,及时收取到境外所传来的各种数据和信息,以此来调整国内的发展计划。国有企业普遍重视国内的发展,市场对于境外的管理力度较小,这需要在境外增设专门的管理人员,要求在境外开展工作时严格按照公司要求和章程进行,避免各种贿赂或者虚假交易等不良行为的出现。这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可以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通过钉钉或者微信等软件完成信息交流,可以提升信息的交流效率,增加信息获取的范围[3]。

3  结束语

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的速度极快,给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国有企业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难度,使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容易碰到经营风险。风险防范是企业规避风险的主要方式,可以避免企业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防止企业经济利益受损,因此企业需要结合实际的经营活动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果国有企业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也会给我国经济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国有企业需要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从自身的角度入手,寻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少毅.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的风险与规避[J].商场现代化,2020(14):155-157.

[2]陈小育,朱智星.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探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05):118.

[3]冷德清.国企融资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产经,2020(09):133-134.

作者简介:雷佳(1984-),女,湖北汉川人,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国企防范措施风险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