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昆剧目中的湖湘特色

2020-11-09 03:15高欢欢刘可慧
艺海 2020年8期

高欢欢 刘可慧

〔摘 要〕湘昆是昆曲源远流长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支流。昆曲发源于江苏苏州,而湘昆却落根于湖南郴州。湘昆在历史的长河里几经波折,本是吴侬软语的昆曲经过与湘楚文化的碰撞融合,最终沉淀了自身的艺术价值与独特的湖湘底蕴,而后自成一派。湘昆与传统昆曲最大的区别是其非凡的“湘”韵。昆曲流传至湘,受到湖南本土化的影响,无不蕴含着独特的湖湘风味,别树一帜。尤其在湘昆剧目的改编与创作、唱腔音乐以及舞台表演风格等方面都渗透出浓厚的湖湘特色。这种独特的湖湘魅力既是后人追溯湘昆发展历史的依据,也能使传统昆曲艺术更具多样性与创新价值。

〔关键词〕湘昆;湖湘特色;剧目编创;唱腔音乐;舞台表演风格

一、湘楚题材:郴山郴水,尽展湖湘风情

早在明代万历年间,昆山腔便传入湖南,主要流行于湘南的桂阳、嘉禾、新田等地。因主要以郴州桂阳为发展和活动中心,故也称作“桂阳昆曲”,关于昆曲为何落根和兴盛于桂阳有众多推测与传说,但至今还暂无精准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昆曲在郴州曾历经大起大落,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组织挖掘湘昆艺术遗产且成立了湖南省昆剧团,才使一个即将濒临消亡的剧种得以复活。起初湘昆剧团以上演传世久远的传统昆曲剧目为主,如传统本戏“三钗十八记”。其中“三钗”是指《荆钗记》《鸾钗记》《钗钏记》三戏,“十八记”包括《白兔记》《杀狗记》《琵琶记》《昊天塔》《金印记》《千金记》《连环记》等。

之后随着昆曲在湖南的发展,受到湖南本土文化的影响,湘昆剧目开始多样化,也开始朝着“湘”化的方向发展,许多具有湖南本地特色的剧目也逐渐应运而生,如《雾失楼台》《湘水郎中》《湘妃梦》《乌石记》等。这些作品都是传统昆曲经过湖南本地化发展的成功之作。而“郴州”作为湘昆的“根据地”,不少剧目故事的背景环境便直接设置在郴州,或是剧中人物与郴州这个地方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渊源。尤其对于湘昆来说,这是其湖湘特色的标签。以下笔者将介绍几部取材于湘楚文化故事的湘昆剧目。

(一)《雾失楼台》:郴州旅舍秦少游

《雾失楼台》是一部主人公与郴州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湘昆剧目。它根据北宋词人秦观(秦少游)个人跌宕起伏的官场生涯改编而成。秦观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他历经仕途坎坷被贬郴州时所写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其中“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句成为千古名句,湘昆剧目《雾失楼台》的剧名也由此而来。全剧共为六场,其中最富感染力且传唱最广的便是最后一场“惊变”中的“踏莎行”。历史上秦观与湖南郴州这个地方构成了特殊的联系,同时也为湘昆剧《雾失楼台》取材提供了灵感来源。该剧编剧余茂盛先生曾与秦少游第三十三代孙秦子卿怀着对秦观的崇敬,共同登上苏仙岭参观秦少游曾居住过的“郴州旅舍”,欣赏三绝碑上曾留下的千古绝唱《踏莎行》,这便激起了余老师的创作热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余老师写出绝美的唱词配上著名湘昆作曲家李楚池先生谱写的曲,加之由著名湘昆演员张富光饰演的秦观,他们联手打造了这部极具“郴州”地方特色的经典之作。

巧合的是,正如湘昆发源于江苏而流传至湖南,《雾失楼台》的主人公秦少游也是生于江苏,而后漂泊于湖南郴州写下《踏莎行》。观完秦少游的坎坷仕途不难让人联想到湘昆艺术自身的艰难发展之路。而从选材上来说,湘昆剧作家选择具有郴州本地人文色彩的素材既为湘昆剧目题材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将剧目的湖湘特色发挥到了极致,此外更是有利地于传播和传承湘昆戏曲艺术,打造湘昆文化品牌。湘昆表演艺术家雷玲也曾表示通过湘昆艺术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动湘昆发展。“推进湖南省昆剧团与郴州各大景区及旅行社进行深度合作, 开发‘游郴州, 赏昆曲项目, 实施捆绑销售,使外地旅行团或散客在郴州旅游观光的同时,到湖南省昆剧团院内古典剧场欣赏和体验昆曲国粹。”①有了《雾失楼台》后,郴州的游人除了观郴州旅舍、赏三绝碑之外,还能坐下来欣赏一出好戏,感受昆曲的魅力。

(二)《湘水郎中》:药王庙外南宫秀

如果说《雾失楼台》中只有最后一幕戏才辗转来到湖南郴州,而《湘水郎中》则不仅仅是在郴州,而是途径了湖南省内的各个地方。随着人物与故事情节的展开,多场戏的地址也在发生着变化,一路历经了郴州、衡阳、岳阳等地,看完整场戏观众宛若游遍楚湘境内。《雾失楼台》讲述了一代词人的跌宕仕途,《湘水郎中》则描绘了名医之后南宫秀的风雨人生。从题材上来说《雾失楼台》是一部正剧,而《湘水郎中》则是一出喜剧。相较于《雾失楼台》中对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严肃处理与悲情渲染,《湘水郎中》则是一个草根百姓逆袭的传奇剧,同时其本土化的“湘味”更为浓烈,剧目的氛围与基调也轻松得多。该剧主要讲述的是郴州药王庙外的主人公南宫秀原本是名医之后,但因投亲不着而沦为乞丐,最后发愤努力终成一代名医,且与丫鬟银雁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題材也许立意上并没有像《雾失楼台》那样恢宏大气,但却仍能获得戏迷与观众青睐。其实这也反映出了湘昆剧目选材的另一个特征:接地气。

“与苏州昆曲相比,湘昆剧目呈现三多三少的特征:本戏多,折子戏少;武戏多,文戏少;表现下层百姓生活的戏多,表现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的戏少。”②《湘水郎中》则是聚焦底层百姓,表现小人物传奇人生的典范之一。究其原因,有不少考证资料认为是过去湘昆戏班长期面向社会底层演出谋生的结果。“湘南城乡生活中却没有那么多的才子佳人励志故事,平民百姓更乐意看自己捉摸得透的人和事。《磨房养子》的李三娘、《吃糠吃饭》的赵五娘、《显魂杀嫂》的武松、《醉打山门》的鲁智深、《打碑杀庙》的刘铁嘴、《思凡下山》的色空和本无等,这些人物的离合沉浮让观众似曾相识,加上湘味十足的演唱,亲切生动,令人喜闻乐见,常演不衰乃在情理之中。”③这般“接地气”也是湖南本土戏曲文化的重要特色,花鼓戏与祁剧的剧目也大多围绕百姓生活里的喜怒哀乐,反映社会现状居多。这样也更能贴近百姓,满足观众需求。因为早期传统昆曲在郴州传播发展期间就曾因其文学性过强,台词晦涩而导致百姓难以听懂。昆曲因此失去大量地方观众,一度陷入尴尬的生存处境。可见湘昆剧目的编创逐渐本土化的趋势是必要的,只有受众度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昆曲艺术。

无论是悲壮大气的《雾失楼台》,还是轻松诙谐的《湘水郎中》,在剧目的编创与内容上都有其独特的湖湘韵味。当然,除了这两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还有很多湘昆剧目如《湘妃梦》《乌石记》等,在剧目编创上也都朝着本土化的方向挖掘,皆是昆曲在湖南传播过程中本土化成功的代表之作,其目的也都是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昆曲艺术。

二、湖湘唱腔:楚辞兰韵,别具一格

湘昆剧目的湖湘特色自然不仅仅只存在于题材和内容方面,湘昆的唱腔音乐作为戏曲的主体部分,也同样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传统昆曲的语言以江苏一带的方言为官方正腔,而湘昆作为昆曲的分支,历经了时间的演变与湖南本地化融合,已经具有其独特的唱腔特色。“祁剧、湘剧都属于高腔体系,因此湘昆一改传统的江南婉转、柔美的曲风,曲风高亢质朴较少运用装饰音,掺以紧缩节奏,加滚加衬的手法,还大胆吸收了湘南民歌小调和叫卖声。在昆腔体系中,成为曲调较高的一支流派。”④可以看出湘昆的唱腔风格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湖南本地戏曲唱腔的影响。另一方面,湘昆的独特唱腔也仍与受众有关,为了使昆曲艺术更好地在民间百姓中传播,湘昆唱腔汲取了地方方言特有的腔调。“湘昆长期扎根湘南农村,并参与地方戏曲的演出,为适应地方观众的欣赏习惯,舞台语言也不再遵吴语规范,而以湘南官话为准,丑行与彩旦本地乡语更为突出。昆曲尤尚‘腔随字走,字领腔行,语言特点直接影响曲调风格,湘昆个别曲牌有意将语言地方化,使唱腔更富有乡土气息。”⑤因此在地方戏曲与方言文化的渗透下,湘昆的音乐唱腔逐渐由吴歈逐渐过渡为湘调。如今不少湘昆剧目都融入了郴州当地祁剧以及少数民族民歌,许多曲牌中也体现了湖南地方小调与山歌的特色。

在《湘水郎中》里,主角南宫秀历经了大起大落的风雨人生,他在戏中也辗转漂泊了好几处地方。在第一场药王庙外的戏中,南宫秀捡到丫鬟银雁的绢包而喜出望外时的唱段“莲花落”中唱道“天上掉下大元宝,地下长出黄金草。先将那临武鸭子吃个饱,东江鱼儿味道好,娶个老婆美又娇,叫花子成大富豪。哩哩莲花,哩哩莲花落......”其中重复出现的“哩哩莲花落”吸收了湖南民间小调与方言说唱充满了湖湘风味,使叙事诙谐风趣又通俗易懂。且唱词中的“临武鸭”“东江鱼”皆是湖南地方特产,尽显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之后当南宫秀漂泊到湖南岳阳时,唱腔音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第五场“岳阳郊外”一开幕是丫鬟银雁与村里姑娘们在河边洗菜嬉戏。原剧本唱词中只有银雁独唱的一段,“君山近,洞庭听涛声,见湖畔伴云行。依次行,似我与他,相依相伴,此刻情与景。”但在正式演出之时加入了银雁与其他姑娘一起合唱的一段昆曲之外的部分:“妹在湖边洗菜心中呀,洗脱一只戒指,七钱八九分,小妹妹好伤心,好伤心”。这一段明显地杂糅与致敬了湖南著名民歌《洗菜心》中的花鼓小調,这样一来既能让观众体会到戏中的地域场所发生了变化,也给湘昆注入了全新的灵魂,更加凸显了湖湘特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此湖湘风味的唱腔当然不止存在于《湘水郎中》,在由罗艳、刘婕主演的历史剧《湘妃梦》里,则凝聚了两位昆曲音乐家的智慧——钱洪明设计的唱腔与许晓明设计的音乐配器。他们在构思布局、宫调选择、角色分配、旋律编排等方面都基本遵照了传统昆曲。但是在此基础之上,配乐中还引用了《南风歌》加以改编,“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此外也融合了湖南的地方元素,如在唱腔与配乐中吸收了湘南的民歌小调与俚俗的叫卖声,音乐上融入了韶乐与当地小调的本土元素,在念白上,个别角色也采用了湘南官话,极具湘音湘趣。值得一提的是《湘妃梦》中渗透的湖湘特色是建立在延承了以“曲为核心”的昆剧传统之上,也就是说湘昆的创新性与独特性是有条件的,不是只一味迎合受众而忽略掉了传统的精髓。“但纵观近数十年来大量的昆剧新创剧目,其文化性和文学性高度的弱化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这使昆剧这一被人们赞誉为“百戏之师”、有着深厚文化承载的古老剧种,在当今戏曲舞台上缺乏与其他剧种新创作品的竞争优势”。⑥尤其作为昆剧核心部分的唱腔乐曲,在进行本地化改编的尺度上应多思量斟酌。“当然是昆曲发声、运腔的新曲,用昆曲乐器伴奏的新曲,而非吹着铜号弹着吉他唱的新曲。”⑦湘昆新曲改编需要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展现美,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三、潇湘舞台:质朴婉约,雅俗共赏

一部优秀的湘昆剧目除了有合适的题材、扎实的剧本以及悦耳的唱腔音乐,也少不了最关键的内容输出环节——舞台表演。相较于传统昆曲温婉典雅的风格,湘昆剧目中的表演风格更显粗犷豪放,而这种风格也离不开湘楚地域特色的长期熏陶。且湘南少数民族多,湘昆受到民间舞蹈的影响,舞台表演形式上多具有丰富的肢体语言,演员们也多根据剧目内容进行适当的独创性改编,极富新意。

(一)山野草根,质朴不失细腻

由于昆曲传入湖南后长期多在农村等地演出,不断吸收地方戏曲与民间舞蹈,湘昆剧目的舞台表演风格同样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传统昆曲里的行当相较,湘昆行当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如小丑行当除了苏昆常用的苏白、京白外,还必须会多种“乡谈”,净行则保持明代传统,只用红、白、黑三色开脸,不用其他色彩。而在演员的表演方面,演员自我发挥的空间更大,尤其在肢体动作方面更具创造力。最为津津乐道的是湘昆《醉打山门》中鲁智深扮演者雷子文老师的单腿十八罗汉造型。“在大锣大鼓、高音唢呐的伴奏声中,净扮鲁智深展示“十八罗汉山子”特技,以金鸡独立之势,单腿不落地做出醉、睡、仰、卧等十八种造型,腿功表演与脸部表情吻合一致,浓墨重彩地渲染了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被称为湘昆一绝。”⑧在雷老师个人采访中他曾表示这种独创性的肢体语言其实也是受湘剧、祁剧等湖南地方戏曲的影响,加上个人的不断观察揣摩,在舞台上呈现了最活灵活现的傲腿神功。

同样在《湘水郎中》里,主角南宫秀扮演者张富光先生凭借其深厚的表演功底, 把南宫秀从乞丐到一代名医的成长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不同于饰演文人秦少游时的儒雅倜傥,他把穷酸书生南宫秀的窘迫落寞也演绎得相当传神,同样也体现在其丰富的肢体语言。如与丫鬟银雁互相结下“朗朗乾坤”与“罪过罪过”的暗号而私下定情后,两人一段你推我攘的肢体语言非常细腻地表现出情侣之间的暧昧与羞涩之情。又如最后一场皇宫殿内的戏中,南宫秀为皇帝治病时上演“悬丝切脉”一段, 张富光先生巧妙地把戏曲身段和舞蹈进行了有机融合, 把南宫秀为皇上把脉时的小心翼翼体现得淋漓尽致,把阶级与等级的细节差异表现得风趣又接地气,充满了质朴的喜剧风格。

(二)怀旧言新,雅致不失阳刚

当然,优秀的湘昆剧目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尊重传统昆曲的艺术上进行适度合理的本土化改编而来的。并不是说湘昆是完全不顾传统昆曲原有的程式,单纯为了迎合受众做出本地化改编。适度改编既能让昆曲艺术的传统精髓得以传承,又能给古老的戏曲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近年来,《湘妃梦》与《乌石记》等作品都是较为成功的范例。

如《湘妃梦》中由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导演于少非先生设计的古今结合的水墨写意舞台给昆剧舞台表演空间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回归传统,还昆曲一个蕴藉雅静的美好意境是《湘妃梦》的整体艺术追求。”⑨不同于其他湘昆新剧,《湘妃梦》对传统昆剧来了一场严肃的怀旧,但同时也融入现代的创新元素。其中的“踏场”是一个古老的样式,舞台中间挂着写意性的画幕,将舞台分隔以勾栏与观众,勾勒出瓦舍勾栏的古风气息,温婉不失大气。但戏中的表演风格并没有完全摒弃湖湘特色。戏中有一情节是两个演员上场后戴上了牛頭傩面,起舞耕田。而傩戏与面具舞是湖南湘西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有关傩戏面具的研究是学界的热点,周远屹《原始情感物化中湘西傩戏面具造型艺术》(2007)认为,湘西傩戏造型直接来源于湘西民族的民俗生活,是民族原始情感的精神承载体。”⑩这样的民族性还体现在第六场戏“梦化洞庭”中,女英的不祥之梦是用傩舞来表现其梦境的虚幻,傩舞演化出的各种巫术法术也是古代“傩祭”仪式的一种舞蹈。且傩舞历史悠久且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湖南也曾留下较多的遗迹。巫师在表演时身披兽皮,头戴兽冠的造型与舞蹈还原出了上古巫傩的仪式感,这种极具张力的原始生命力也渗透着湘楚地带的野性美与阳刚之气。

不难看出,不管是极具湖南乡土草根气息的《湘水郎中》还是典雅大气的《湘妃梦》,都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湖湘元素与气息。这样具有地方特色的昆曲舞台艺术并非脱离了昆曲的“根源”,而是经过本地化的发展变化更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这两部作品都曾在昆曲艺术节上展出且获赞无数。尤其在戏曲艺术传承并不可观的今天,舞台表演作为“形式”上的硬性技术要求,一定程度上能增强视觉美感,紧跟潮流,增强受众广度。在此基础上,再增强地方特色会让作品不拘泥守旧而充满活力与创新力,让作为地方剧种的湘昆在未来的道路上保持独特的个性且越走越远。

结 语

总之,在本地戏曲文化熏陶与受众需求的共同影响下,湘昆剧目中保持湖湘特色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无论是在剧目编创、唱腔音乐还是在舞台表演风格等方面,湘昆都在探索如何让传统昆曲艺术在湖南格局中更好地传承下去。在遵照传统昆曲的基本要求之上融合本地戏曲、方言与民俗等元素,这既是对昆曲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创新,更是湘昆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策略。挖掘湘昆的湖湘特色可以打破部分戏曲程式化的僵局,让戏曲形式更加多元化。在保证昆曲传统精髓的前提下充满地域风情和民族精神是为了更好地让戏曲艺术走进大众视野,也能赋予其时代气息,使昆曲艺术朝着蓬勃生机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杨建)

注 释:

①雷玲.推广昆曲艺术,打造湘昆文化品牌[A].湘南学院学报,2012(6):15

②③⑧周秦.吴歌楚舞各千秋—谈湘昆艺术的审美特征[A].苏州科技大学学报,2019(1):60,61

④徐蓉.地域文化与昆剧流派的形成[J].上海戏剧,2004(1):41

⑤肖伟.论湘昆唱腔音乐的艺术特色[A].北方音乐,2017(7):65

⑥朱为总.《湘妃梦》:追寻昆曲的别样之美[N].中国文化报,2015(3)

⑦曲润海.湖南戏剧格局中的湘昆[J].艺海,2012(6):20

⑨笑蓓.天下明德自尧舜始—走进昆剧《湘妃梦》[J].艺海杂志,2015(12):15-16

⑩刘奇玉.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地方戏剧种特征研究综述[A].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5):89

参考文献:

[1]周秦、罗艳.《湘昆:复兴与传承》[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吴春福.《“非遗”保护与湘昆研究》[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

本文系2017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立项项目《湘昆的历史源流与发展研究》,文件号17B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