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语境下的博物馆发展:云博物馆的传播

2020-11-09 02:53张宇
锋绘 2020年6期
关键词:媒介博物馆

张宇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迎来了万物皆媒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众对于消费文化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思维以及行为方式都受到互联网的影响。移动媒体、智能媒体以及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大众传播全面改革。加之许多艺术爱好者对于博物馆艺术的关注度提高,使得博物馆的艺术发展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数字媒体展览模式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传统的展览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出现了新型的博物馆展览方式,即云看展的展览方式。本文通过分析在媒介不断演变的语境下,博物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以及特性,将艺术展览中不同的形式与空间相结合,对于其对受众产生的新型审美感受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表明云看展的传播方式对于博物馆自身的体系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其带给受众的独特审美体验。

关键词:媒介;博物馆;艺术展览

博物馆作为一个物理的、实在的空间,其作用体现于展览具有空间性的艺术作品,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以及作品本身的形式变化,博物馆所容纳的艺术作品也逐渐包含影像艺术以及交互艺术等。因此,在展示方式上,就要打破传统的空间呈现方式,将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体紧密结合,运用新媒体自身对于信息的参与性、互动性以及分享性等特征,使得博物馆的呈现方式实现了双向选择,同时,这是一种拉近博物馆与大众距离的新方式,进而使得博物馆工作可以顺利展开。新媒体下的博物馆发展模式,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更具有特殊性,尤其体现于疫情期间,观者与博物馆的现实距离受到限制,因此,云系列等运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展示的方式显露出来,成为受众所普遍认同以及博物馆文化彰显与传播的重要手段。“博物馆热”也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博物馆起到了交流宣传的作用,同时,也离不开新媒体的推波助澜。针对不同时期的受众,探索低准入的视觉体验、有互动的拟人形象、有内容的趣味阅读和纵向精深的传播预期等成为当今博物馆传播的内容和途径的新选择。

1 新媒体于博物馆的传播

随着文化的繁荣发展,“博物馆热”成为一种文化特色,在2019年的两会期间,“博物馆的新需求新功能”也成为热点议题。近年来,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每年都在激增,受众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有些博物馆对于新媒体的掌握与运用,使得博物馆自身的影响力愈来愈大。凭借着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使得像北京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文博单位都有了明显的人气提升,相较于传统的媒介时代,其更有时代的存在感。博物馆这种宣传以及呈现方式带动了整个文博行业对传播内容、形式和手段的重新审视和选择。对于博物馆来说,新媒体的出现带给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博物馆发展,当下,国内的大部分博物馆依然面临存在感弱、参观人数少、知名度低等困境,部分博物馆缺乏传播新意识与能力。博物馆作为一种为受众提供文化教育的公共机构,自身传达方式以及表现能力的缺失,一定程度上会困扰着博物馆的发展,成为博物馆走向大众的一种障碍。而新媒体的出现以及不断发展,为博物馆的体系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随着信息与技术的进步催生了一朵“云”的产生,“云”的强大足以装下人类所有的历史记忆和当前经历,并带领人类进入云时代。云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对于博物馆这个传统行业来说,一定程度上也遭受了冲击,并直接导致云博物馆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媒体是一种以互联网、手机互联网及移动终端为技术依托与传播介质的传播方式。数字化、快捷化、互动化是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其迅速代替传统媒体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网络设备发达的今天,受众习惯从网络获取信息来源。移动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社交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博物馆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新媒体传播成为当前网络环境下的必然趋势,同时,博物馆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新媒体传播。云博物馆也因此产生,基于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基础,纵观我国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云博物馆的出现是这个时代的必然。对于云博物馆的开创,其意义显而易见,通过对博物馆展品文字、图片、影像、立体 flash、虚拟漫游、高空俯瞰等多种方式的新媒体展现,全景展示了博物馆的藏品信息和权威知识,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感官体验。

2 新媒体于博物馆的传播内容与选择

新媒体作为一种时代新的产物,相较于传统媒体,其具有快捷性、多样性、自由性以及互动性等特点。针对博物馆的传播,除了利用这些特点以外,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循序渐进的发展,寻求适合的方式,区分各种新媒体传播平台的特点与优势,并将博物馆自身的传播方式与特点作为目标,使得传播内容与方式高度的契合,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美国著名博物馆学者 S. 威尔认为,博物馆过于强调功能,則忽视了它存在的意义,那就是“为大众开放,促进社会发展,并以研究、教育及娱乐为目的。”博物馆在进入新媒体传播之前,给受众的印象是主要面对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因为博物馆展览内容需要参观者对历史、地理、人类学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历史文化有相当的感知力;加之传统媒体篇幅或时长有限,表达形式单一,且未在博物馆的传播上投入过多,使得博物馆成为普通受众望而却步、敬而远之的地方。新媒体凭借着数字化便捷与形式丰富的优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表达的难度,也为接受信息的人群降低了难度。博物馆可以更多的利用文字以外、更容易使受众理解的方式来进行信息表达。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中,博物馆要降低自身的姿态,真正的走近大众,激发大众的审美兴趣。

近几年短视频的出现,使得音频与视频结合十分紧密。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博物馆的发展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博物馆利用短视频的 形式对其馆藏文化做出更精致美观、更清晰快捷的表达,受众也能通过这些形式拉近与博物馆的距离。短视频借助其娱乐属性,有利于博物馆信息的快速传播,同时,要把握娱乐性与历史文化信息传递正确性之间的平衡关系。博物馆本身仍是一个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文化欣赏体验的社会公共机构,怎样在保持博物馆传播严肃性、高雅性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是博物馆在新媒体传播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云博物馆的方式应运而生,云博物馆的发展得益于两个原因:一是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云博物馆具有较低的运营成本、无限的展示空间、巨大的受众群体、极广的传播范围等多方面优势,并能跨越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将其诸多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3 新媒体下的云博物馆发展

相较于传统的博物馆来说,云博物馆能够给大众提供一个虚拟的现实场景,而这不再成为遥不可及的事情。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大众探求知识的速度不断增长,云博物馆能够快速高效准确的展示产品的信息。云博物馆热潮是对传统博物馆形象的一次重构,公共博物馆自诞生伊始便因其对人类文明精华的保存而具有强烈的庄重感与威严感,加之本世纪以来国内各级政府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各地博物馆新馆往往以大型建筑物的体量矗立在城市中心地带,博物馆的纪念碑性特征进一步加强,民众带着朝圣的心态走进博物馆,参观过程中即便是说话也会刻意压低嗓音以契合展厅内名贵的展品与昏暗的光线所营造的庄严氛围。云展示则彻底 消解了博物馆的严肃形象,讲解员在镜头前用专业又不失幽默的语言解说展品,观众在镜头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看直播,躺在沙发上看着手机里的古代山水画直播,聆听讲解员的全方位解说, 还能随时评论提问,这一番“卧游”、“畅神”之趣是线下观展无从体会的。

博物馆固有的严肃形象在直播过程中不再显现,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当代年轻群体兴趣的观看方式。在直播互动的弹幕中,有对讲解员解说水平的称赞,也会出现对观看效果不佳的批评。线下以博物馆为中心的被動参观转换成线上以观众为中心的主动体验,更亲民的博物馆形象在云展示中形成。网络传播对任何行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流量的价值和影响力是文化产业热衷的议题,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博物馆更应主动参与网络传播与营销。同时,通过网络的传播,为博物馆的传播营造良好的口碑。网络直播中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带货”则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苏州博物馆在直播过程中售出超过万元的文创产品。诚然,公共博物馆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文创产品与博物馆文化附加值的营销是博物馆在公众心目中形象与口碑的直接体现,也通过直播一览无余。互联网时代打造品牌是商界遵循的法则,博物馆业亦应如此。

4 结语

新媒体技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被应用到了各种领域当中,在博物馆的创新发展当中,新媒体技术起到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让文物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同时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使得文化传播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博物馆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要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博物馆的文化发展,将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价值尽可能的最大化,随之时代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不断更新博物馆的展览和服务功能,为较好的发挥博物馆本身的职能不断探索,从而促进博物馆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来.新媒体在博物馆展览宣传中的应用[J].品牌与标准化,2020(04):85-88.

[2]邵美珍.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信息传播路径的转变探析[J].记者观察,2020(18):131.

[3]付光旭.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博物馆发展[J].知识文库,2020(11):182-183.

[4]马利红.新媒体在博物馆工作中的运用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8):142-143.

[5]朱沉浮. 传统博物馆如何应对云博物馆的冲击[N]. 中国美术报,2020-04-20(007).

猜你喜欢
媒介博物馆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浅析新媒介文学中媒介的影响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露天博物馆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媒介延伸下的当代设计媒介转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