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2020-11-09 02:52霍艳宫爱萍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起因女娲自然段

霍艳 宫爱萍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措、混”等9个生字,理解“惊慌失措、功绩”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借助图画排序的方法,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尝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游戏,揭示课题

1.从小到大,我们读过许多故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看图猜故事的游戏。(《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2.看看这些故事的题目,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这些故事的题目说的都是谁在干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常人无法完成的事情,这就是神话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神奇想象。

今天我们再来讲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猜故事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感知神话的特点。】

二、初读文章,识字学词

1.快速地读读这个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为了更好地感受神话故事,我们需要把这些词语读好。

(出示:惨败、惊慌失措、混乱、一项、熄灭、塌下来、杀死、传颂、功绩。)

(1)强调“混乱”一词中“混”读hùn。

(2)理解“惊慌失措”的意思。是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把这些词语送回到句子中,自己再试着读一读。

“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3)理解“传颂”“功绩”的意思。

“传颂”:通过一些近义词来理解它的意思。是歌颂、颂扬的意思。

“功绩”:用拆字组词的方法来理解它的意思。功绩指的是功劳和业绩。

把这两个词放在句子里自己再试着读一读。

“人们世世代代怀念着女娲,传颂着她的伟大功绩。”

解決了词语的难题,接下来我们要走进神话故事了。

【设计意图:通过拆字组词、借助近义词理解,结合上下文朗读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

三、构建框架,概括大意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又学会了一个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串连起来概括主要内容。

2.来看看这7幅图,它们排列的顺序对吗?

请你把这7幅图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重新排列一下。

3.观察第一幅图,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

预设:天崩地裂。

请你结合课文内容,也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其他几幅图。

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预设:找五彩石、炼石补天、斩腿撑天、杀死黑龙、烧灰堵缝、重获新生。

4.请你借助着图画和词语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预设:水神与火神打斗惨败,他因羞恼撞断了不周山,导致山崩地裂。女娲为了救人类,先找来五彩石,炼石补天。接着斩断龟腿撑天。又杀死了作恶的黑龙。最后把芦苇烧成灰堵地缝。从此天地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

【设计意图:运用图画排序的方法,帮助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重新理清故事脉络,再借助四字词语将起因、经过、结果串连起来,帮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着眼细节,生动讲述

(一)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看看哪个画面让你印象深刻。

1.交流印象深刻的画面。

预设:

(1)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斗的场景:

“有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从天上一直打到了人间。”

批注交流:批注“异常激烈”“从……一直……”,想象打斗的场面。

(2)水神共工惨败后撞断撑天的柱子不周山的场景:

天上露出大窟窿,地上裂开了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残害人类。

批注交流:批注“撞断”“窟窿”“深沟”“洪水”“野兽”,想象天崩地裂的场景。

(3)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场景:

“人们惊慌失措……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批注交流:批注“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混乱”“恐怖”,想象人们的可怕遭遇。

2.借助着图画、批注的词语,讲讲故事的起因。

3.教师小结:讲故事时,把一些重要情节加进来,就会使故事更加具体、生动。后面的内容,也可以这样讲。

(二)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看看哪些情节特别触动你。边读边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1.对比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形象。

“女娲看到这情景……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还记得课文的第1自然段吗?“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欢声笑语”“快乐幸福”那是怎样的生活?

预设:

(1)人们狩猎归来,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2)人们辛勤耕作回来,庆祝丰收。

(3)小孩子在溪水里叉鱼,在林间采野果子。

而现在,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女娲创造了人类,她对人类充满感情。现在你一定体会到了女娲为什么如此 “难过”,你也一定明白她想要拯救人类的“决心”!

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娲?

预设:善良。

2.抓住动作,想象画面,感受形象。

预设:

(1)“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

批注交流:批注“拣来”“燃起”“炼成”“补好”,感受女娲的顽强能干。

(2)“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

批注交流:批注“杀”“斩”“竖立”“撑”,感受女娲的顽强能干、充满智慧而又果断。

(3)“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流窜残害人类了。”

批注交流:批注“奋勇”“纷纷逃回”“不敢”,感受女娲的勇敢与智慧。

有的同学在最后一句话里也看到了女娲的智慧。

(4)“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批注交流:批注“烧”“撒”“堵”,感受女娲的智慧。

女娲为人类所做的一切,触动着同学们的心。请把你感受到的送回故事中,再来读读第3、4自然段。

3.结合上文,想象补白,生动讲述。

课文第4自然段只用了一句话讲女娲四处拣石。你能结合上文,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部分说具体、说生动吗?

预设:

(1)女娲寻找石头的艰辛。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烈日炎炎她在寻找,狂风暴雨她没有停下。女娲几天几夜没合眼,终于找到了赤、黄、白、黑四种颜色的石头,可还缺少一种。

(2)女娲表现出的勇敢。

洪水肆虐,路被阻断了,山冈上到处都燃烧着熊熊大火,她冒着浓烟,穿过火焰,随时都有可能被大火吞噬。她来到深谷里寻找石头,她潜入河水中搜寻,就在她四处寻找最后一块石头时,突然有野兽袭击她。在与野兽的搏斗中,女娲受了伤。

教师小结:虽然历尽艰险,女娲最终还是把天补上了。当人们看到天边出现的五色云霞时,就会想起那位不怕困难、心地善良、勇敢顽强、甘于奉献的女娲。就会想起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4.借助导图,小组合作,讲述故事。

(1)同学们丰富的想象让故事变得越来越生动了。请同学结合思维导图,在小组里合作讲一讲这个故事。

(2)我们请几位同学完整地为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讲故事的同学可以加入自己的动作,目光要与同学有交流。

【設计意图:运用对比阅读、补白想象、带入情境去体验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着眼细节,生动讲述故事。】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课后你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全家人一起沉浸在神话故事奇妙想象的世界里吧!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和家人讲神话故事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神话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起因女娲自然段
女娲
一起船舶火灾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美丽的秋天
津海关事件起因探析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对朝鲜战争起因、性质、责任的探讨
中印边境战争起因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