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晚期胃癌患者采取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的临床意义和不良反应研究

2020-11-09 06:42潘仁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0期
关键词:吉奥阿帕胃癌

潘仁凤

胃癌是一种临床发病率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且其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全国前4 位。患者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胃癌的进展是潜移默化的,且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展到胃癌晚期并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治疗难度明显提高,晚期胃癌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且间接影响生活质量[1]。在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多数选择化疗,一线化疗一般选用“铂”、“氟尿嘧啶”或“红豆杉”为基础并联合两种药物或三种药物进行治疗,未能接受一线化疗的患者必须接受二线治疗来有效控制肿瘤。大多数患者选择单药治疗。随着新型抗肿瘤药物磷灰石这种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口服靶向药物的上市,新型抗肿瘤药物磷灰石已广泛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二线治疗,作者对确诊时已进行检查的晚期胃癌患者,在不增加患者痛苦情况下,收集晚期胃癌患者原始资料,对患者采取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12 月在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内三科的47 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 例)及试验组(24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2 例,女11 例;年龄53~75 岁,平均年龄(61.20±4.91)岁;体质量指数23.8~29.3 kg/m2;病程2.0~3.2 年,平均病程(2.90±0.35)年;基础疾病:心脏病12 例,高血压12 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PS)评分:0 分3 例,1 分15 例,2 分5 例;转移部位:单纯肝转移10 例,单纯肺转移5 例,远处淋巴结转移(包括锁骨上淋巴结、腹腔和盆腔淋巴结)5 例,其他器官或多器官转移3 例;胃癌类型:黏液腺癌5 例,乳头状腺癌5 例,管状癌3 例,印戒细胞癌2 例,低分化癌8 例。试验组患者中男12 例,女12 例;年龄51~73 岁,平均年龄(60.15±4.70)岁;体质量指数23.7~29.8 kg/m2;病程1.9~3.0 年,平均病程(2.50±0.19)年;基础疾病:心脏病14 例,高血压13 例,ECOG-PS 评分:0 分3 例,1 分16 例,2 分5 例;转移部位:单纯肝转移9 例,单纯肺转移6 例,远处淋巴结转移(包括锁骨上淋巴结、腹腔和盆腔淋巴结)4 例,其他器官或多器官转移5 例;胃癌类型:黏液腺癌4 例,乳头状腺癌6 例,管状癌6 例,印戒细胞癌4 例,低分化癌4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基础疾病、ECOG-PS 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临床诊断为晚期胃癌且均为一线化疗ECF、DCF、FOLFOX 等失败后的胃癌患者。②患者ECOG-PS 评分为0~3 分,并有1 个或多个可测病灶。③患者估计存活时间均>2.5 个月。④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功能和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靶向治疗和化疗的禁忌证。

1.2.2 排除标准 ①排除有重度高血压及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仍不能稳定控制在135/95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的患者。②排除有出血倾向及有化疗相关禁忌证,并处于抗凝或溶栓阶段的患者。③排除在本研究前1.5 个月接受了其他抗肿瘤治疗,并伴有第二原发肿瘤和脑转移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在临床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吉奥进行治疗。按照胃癌体表面积的大小服用药物,胃癌体表面积<1.28 m2的口服42 mg/次,胃癌体表面积在1.28~1.55 m2的口服55 mg/次,胃癌体表面积>1.7 m2的口服65 mg/次,3 次/d,饭后服用,连续治疗86 d。

1.3.2 试验组 在临床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替吉奥胶囊用法同对照组,阿帕替尼口服,53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86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维持>2 个月;部分缓解:治疗后,肿瘤病灶直径缩小>1/4,维持>2 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稳定:治疗后,肿瘤病灶直径缩小25%~35%,未见新病灶;进展:治疗后,病理检查显示病灶缩小<25%,同时出现新的小病灶,临床症状仍然明显。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蛋白尿、血压升高、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9 例(37.50%)、部分缓解7 例(29.17%)、稳定3 例(12.50%)、进展5 例(20.83%),临床有效16 例(66.6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5 例(21.74%)、部分缓解3 例(13.04%)、稳定6 例(26.09%)、进展9 例(39.13%),临床有效8 例(34.78%)。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发生蛋白尿2 例(8.33%)、血压升高3 例(12.50%)、恶心呕吐7 例(29.17%)、手足综合征2 例(8.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33%;对照组患者发生蛋白尿3 例(13.04%)、血压升高5 例(21.74%)、恶心呕吐9 例(39.13%)、手足综合征3 例(13.0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6%。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和休息缺乏规律性,使得临床胃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化疗是治疗晚期胃癌的重要方法,但常用的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阿霉素等会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缩短了疾病的自然病程,增加了死亡率,并且大多数患者因为不能忍受严重的不良反应而放弃治疗[2]。替吉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化疗药物之一,其主要成分为替加氟、吉西他滨和奥替拉西钾。三组分按2∶0.5∶1 的摩尔比展开,替吉欧的半衰期长达15 h,并能保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且疗效也能维持较长时间,并使以往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代谢快、吸收不完全和半衰期短等不足得到改善。阿帕替尼是阿帕替尼的一种改良药物[3]。阿帕替尼是新一代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帕替尼作用机制是与受体的细胞内酪氨酸三磷酸腺苷(ATP)结合位点竞争性结合和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的高选择性酶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通路来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4]。阿帕替尼也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阿帕替尼主要特征性不良反应为蛋白尿和高血压,但临床不良反应较少且程度较轻,经过短时间的药物减量和对症治疗即可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9 例(37.50%)、部分缓解7 例(29.17%)、稳定3 例(12.50%)、进展5 例(20.83%),临床有效16 例(66.6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5 例(21.74%)、部分缓解3 例(13.04%)、稳定6 例(26.09%)、进展9 例(39.13%),临床有效8 例(34.78%)。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蛋白尿2 例(8.33%)、血压升高3 例(12.50%)、恶心呕吐7 例(29.17%)、手足综合征2 例(8.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33%;对照组患者发生蛋白尿3 例(13.04%)、血压升高5 例(21.74%)、恶心呕吐9 例(39.13%)、手足综合征3 例(13.0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6%。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进展期胃癌二线治疗中,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的效果明显,但使用阿帕替尼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更有临床应用价值[5]。

综上所述,对晚期胃癌患者来说,采取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吉奥阿帕胃癌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飞机旅行的幽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借力广汽 吉奥寻跳跃发展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