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克
2020 年7 月的一天,一辆崭新的黑色红旗牌轿车缓缓地驶进了河南省嵩县旧县镇伊龙社区, 在一幢扶贫搬迁楼前停了下来。车门打开,一位壮实的年轻人从车里走了下来, 黑里透红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就是旧县镇脱贫致富带头人王国卿。
说到王国卿,方圆几十里没有不知道他的。2014 年,他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依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他奋发图强,凭借养猪脱贫致富。于是,他花了30 多万元买了辆红旗牌轿车。有人曾问道,“别人买车都是德国大众,日本本田、丰田,韩国现代,你怎么会想着买一辆国产的红旗轿车呢? ” 王国卿说:“我们家能有今天全是托了党和政府的福,我要拥护党中央,高举党的伟大旗帜,开上国产的红旗牌轿车也是为了时刻提醒我,不忘党的恩情。 ”
时光回转到2014 年, 那时王国卿家还住在旧县镇西店村一个叫泥池沟的小山沟里。那里山高坡陡,自然环境恶劣,每逢下雨天到处污水横流,泥泞不堪,故称泥池沟。
王国卿全家6 口人, 父亲还不到60 岁就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 双手明显变形,岁月的沧桑使他父亲显得比同龄人苍老了许多。他母亲患有甲亢,浑身浮肿,他父母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 时常还要看病吃药,每年医药费都要上万元。 妻子是一位湖南妹子,是他在打工时相识、相爱后结婚的,他还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
他家里有3 间土瓦房,从外面看有几处泥坯已经严重脱落,还有几处外墙露出了明显的裂痕。 每逢雨雪天,他都要在屋里摆上些盆子去接雨水。 他还有一间受烟熏火燎弄得漆黑的小厨房。他家里除了一台老式电视和一辆农用三轮车,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王国卿是一位诚实守信、 能吃苦耐劳而又头脑灵活的人。被认定为贫困户后,他并未觉得光荣反而觉得是一种耻辱。他从心里发誓,要抓住机遇,奋发创业,彻底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然而,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资金、场地、技术和经验,这几样他都没有,更重要的是曾经建养猪场失败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心头, 使他心存余悸不敢大胆去做。
2016 年春节刚过,因为人事变动,我成了王国卿的帮扶人。 通过几次家访,我对他家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他家生存环境恶劣,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住房不安全。 为此,我帮他制定了脱贫计划:一是全面落实贫困户应享受的有关政策,给他家解决一个公益性岗位增加收入,解决现阶段的生活问题;二是帮助他解决危房问题;三是为他解决实际困难,把养猪场建起来。
解决他家的住房问题有两种方法: 一个是危房改造,也就是危房拆除后按规定重建,经验收合格后,国家补贴3 万元;再一个是易地搬迁,也就是将老房子拆除或者交集体,按照规定,搬迁到集中安置地伊龙社区。 这本来是一件不难的事,可偏偏定不下来。 我几次问他,他都说还没有商量好。其实,他心里比谁都着急,旧房扒掉建新房自己还要投入资金,势必挤占建养猪场的资金,也没有时间与精力同时建房和建猪场,这个方案肯定不行。一提易地搬迁, 他父母坚决不同意, 父母故地难离,更怕社区生活不习惯。
了解到真实情况后, 我给王国卿出了一个主意,叫他抽空带着父母到社区感受一下,特别是到先期搬到社区的人家,看一看、听一听,亲身体会一下,相信他们通过对比会同意的。 王国卿依计而行,没有多久,易地搬迁的方案就定了下来。 2018年,他全家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 后来我到他家走访时,他母亲对我说:“在这里住真好。 水电不用愁,下雨出门再也不用踩泥了,社区有幼儿园还有医疗室,真是太方便了。 我在家里照看3 个孩子,俺儿媳妇还有他爹都能抽开身帮助王国卿打理养猪场。 ”
说起建养猪场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说选场址吧。 养猪场建在什么地方,还真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行的。 有一天,他来找我商量选址的事,说是看中了建养猪场合适的地儿,就怕有人告,土地部门不给批手续,想让我出面说说。 我想了想对他说:“泥池沟坡坡岭岭、沟沟壑壑,肯定有适合建厂的地方。 ”我给他提了几条建议:一是虽然是贫困户,但违法违规的事咱不干,到啥时候、到啥地方咱都理直气壮; 二是建养猪场是为了挣钱咱不能因为自己挣钱让乡亲们跟着受害;三是重视防疫,最好远离人家。 另外,还要兼顾水、电、路是否方便。 经过实地考察,王国卿真的找了一个不占基本农田,远离人家,水、电、路都相对方便的地方。
场地确定以后,王国卿申请了无须抵押、无须担保、有国家贴息的5 万元小额扶贫贷款。 有了这5 万元的贷款,他有了底气。为了节省成本,他亲自下河滩挖沙、垒墙,不到几个月,他的养猪场就建了起来,起名叫兴茹养猪场。 养猪场是建成了,但资金也用完了,购置必要的设备、买老母猪、买猪饲料、防疫等都需要投入。 后来,我从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了解, 对返乡创业者有返乡创业免息担保贷款项目,重点解决创业者资金不足问题,就赶紧通知王国卿申请贷款。 经过工作人员实地勘察,最终又给他提供了10 万元的贷款, 解决了资金这个大难题。 后来王国卿感叹道:“如果没有扶贫资金的保证,我的兴茹养猪场就不可能有今天。 ”
2017 年年初,兴茹养猪场开始运营,然而刚开始那些日子,他并未赚到钱,有时还亏损。 有一次,天气突然变冷,一夜之间猪场就冻死了100 多头仔猪。 对于突如其来的打击, 王国卿心里一阵阵疼痛。 通过冷静思考、总结经验教训,他认识到了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技术的亏。 于是,他主动参加了政府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 系统地学习了立体养殖、配种、饲料配置、防疫等实用技术。 他还购买书籍,边观察、边学习、边实践。 他总结出了科学养猪五大原则,即优良品种、合理防疫、完善管理、全面营养和整洁环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生产经营到销售,兴茹养殖场进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目前,兴茹养殖场年出栏肉猪近500 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王国卿还清了所有的欠款。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幸福。 王国卿作为一名80 后的青年,心里明白,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怀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功。 于是, 他积极响应号召,手把手为其他贫困户传授养猪技术,让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贫困户到养猪场工作, 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 解决他们就业难题, 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已带动8 户13 人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
富裕了的王国卿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打算扩大养猪场规模,实行规范化管理,利用猪粪搞生态农业,建几个大棚种植蔬菜,并为周边农户义务提供技术服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王国卿还说:“我已经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