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波
(武汉学院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食用菌产业自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有雏形初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一路成长,食用菌产业逐渐崛起。相比过去传统的经营模式,由“自给自足”的传统粗放模式,转变为了现代化的科学栽培,并出口全世界[1]。
食用菌的整体产量趋势近10年内呈现整体上涨幅度,根据我国食用菌市场需求数据以及食用菌农户栽培面积数据来看,两者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消费动力的增强,是食用菌产业发展升级的关键支撑,见表1。
表1 2009年~2018年食用菌产量统计情况Tab.1 Summary of edible fungi production statistics from 2009 to 2018
如表1所示食用菌产业的年产量近10年时间内都处于上升阶段。自2009年到2014年平均每年的年产量增加量保持在10%~15%的比例;2014年~2018年保持在10%左右。根据年产量的增加情况可以看出,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量呈年增长,且需求稳定。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上涨带来了食用菌栽培面积的增加。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的食用菌统计年度文献内容可知,我国栽培食用菌的种类达到了80多种。在种类繁多的食用菌种类中,形成商品的有50种,年产量高达20万吨以上的单品种食用菌有14个。最主要的也是最常见的种类如香菇、平菇、黑木耳。其产量在近10年内一直稳居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前三名[3]。
智能监控与物联网结合,从食用菌生长到精加工再到食用菌产品销售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为食用菌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优质基础。
智慧农业云平台管理系统旨在通过新一代物联网、大数据、3S等信息化技术有效整合省市县各级涉农资源,以顶层设计方式建成“一个平台一个中心N个应用”。汇聚农业产业、农业“两区”、物联网、植保、农机、畜牧、农资、农经、科教等各级农业业务应用及数据,形成“大农业”数据中心,构建互联共享的“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最终实现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政府决策监管和社会公众服务[3],如图1所示。
由表1可知,在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中,针对食用菌产业做出了一定调整与匹配性的规划划分,按照功能进行简单的划分。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平台的构建一般按照6种功能的模块进行划分:第一模块是农业数据采集功能,农业数据采集是根据食用菌育种前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与菌种的一些栽培技术知识进行讯息采集,利用这些讯息保证食用菌安全生产的前期工作稳定进行;第二模块是育种环境监测,在前期生长环境和中期生长环境中各项营养物质、温度、气温等数据要进行全天候的实时监测,以便于更好的培育不同类型食用菌,且栽培过程中一定的相关技巧来源于模块一的数据信息;第三模块是生长数据监测,生长数据监测主要是食用菌栽培的情况实时监测,包括食用菌的生长状况、产量的控制、温控、湿度控制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读取和判断提升食用菌生长稳定性,增加产量;第四模块是病虫害专家在线,这部分的功能主要是为食用菌农户提供专家咨询窗口,让大学和研究所的食用菌专业人员解决农户在栽培中出现的问题;第五模块是智慧种、养、产、加工管理模块,根据这个模块功能设定好有关某一种食用菌栽培的具体参数及标准,例如对平菇、香菇的栽培,设定好相关指标检测,之前的模块二就会开始监测,模块三也会按照相应数据指标监测生长状态;第六模块是线上销售系统,根据线上销售系统进行食用菌的栽培成品、商品的销售,让食用菌的产品不用担心销路,搭建好销售渠道和路径[4-6]。
通过互联网关键技术构建的智慧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设定的传感器、采集器、无线传输模块、智能网关、智能控制器、控制云平台以及分系统子模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平台系统。该系统的各个模块功能对于食用菌的各项基础作业流程产生影响,其特点如下。
1)互联网的便捷性特点,利用互联网的便捷特征,提升食用菌的信息收集速度,利用信息化技术加速推进食用菌育种及栽培前期作业的进程。让农户在专业知识普及及操作的专业借鉴上拥有一定基础。
2) 运维监测的高效性特点,利用物联网的优势,让整个食用菌育种、生长、成熟、加工的过程变得可控。以物联网的标准和运作模式提升了整体运行效率,让监测变得高效。
3)产业链式的完整特点,依靠这套系统可以整合全省甚至全国的物联网应用基地及生产数据资源,实现集中管理和相应专业数据的“一对一”帮扶。例如在病虫害防护的专业指导问题上,可以根据病虫害的相应管理和应急防控,让农户随时与病虫害专家进行对接和沟通交流。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农户的技术难题。
F2C模式指的是factory to customer,即从厂商到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7-9]。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由工厂或生产厂家直接对接消费者,没有中间商环节,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9]。
为消费者提供个人的消费渠道,一方面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人定制化与高端个性化的购买需求,另外一方面是能够借助物联网平台系统进行完整的由产到销的整体闭环平台,通过搭建好的销售渠道开展宣传。设定了食用菌的个人移动端购买通道,即为APP小程序的开发,让食用菌产品在远程客户端显示给用户查看,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利用小程序展示各式各样的食用菌产品,让消费者随意购买,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用菌产品。还可以与厂家沟通直接定制个人需要的某种包装或食用菌精加工产品,甚至可以提出定制化产品要求专业定制。从包装到产品到服务都可以有明显的提升,提升了食用菌单位报价和单独售价,扩大了经济收益。
利用食用菌厂家与消费者沟通机制的建立,让厂家和消费者进行沟通,消费者的诉求得到了有效解决。食用菌厂家的一些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也不能独立于市场反馈,产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窘困局面。这样会导致食用菌的生产行为偏离实际市场变化的轨道,从而影响食用菌生产效果,导致“事倍功半”的结局。通过双向沟通机制的设立,消费者随时向农户提出要求。虽然是零星发货但是农户可以掌握市场节奏,避免了从源头产生的风险。
此外要注意食用菌的栽培技巧,根据具体食用菌种类进行栽培,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成本,挽回一定经济损失。如食用菌的多数品种栽培期间,不需要直射光。新入行的农户或小型企业就会因为大数据的信息数据分享,挽回经济损失。食用菌的生长过程是偏灰暗的空间,在这种空间下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线照射,这样的环境中培育的食用菌子实体颜色洁白、朵形圆整、质量较好。
传统的食用菌生产到销售都是对内完成的工作配合,并没有太多对外或内部相互之间的服务评估。虽然产品产量上升了,产品品质也有一定改善,但是产品的工作过程标准化较差,服务能力与意识也相对较差。利用F2C的商业模式,改善食用菌由产到销的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应对紧急情况办公室。在食用菌产区建立小农户指导小组、小企业指导小组,组长由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担任。小组内匹配技术专家的经济力量,专业指导与提升地方栽培食用菌农户产业的管理、服务能力与服务标准。就近原则建立农村技术服务中心,定期向管理区域范围的农户进行服务管理培训,帮助农户与小型企业建设服务管理体系,完善技术服务理念的培训。
结合上述分析内容,现代化农业物联网系统构建已经成为了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与升级的直接动力源头。根据现代化农业物联网系统的技术优势与信息化优势,构建食用菌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生长监测、加工、销售环节的整体生态链,打造完整的生态链结构。让食用菌产业变得更好,更高效。消费者通过F2C模式,反向定制与提出所需要的购买诉求,充分解决了食用菌市场的产品供给需求,以动态化的调整方式均衡了食用菌产品的供需均衡,通过现代化农业物联网系统构建,完美结合了市场现有特点,让食用菌产业呈现出可持续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