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陈云在西北财经办事处的卓越贡献

2020-11-08 05:52钟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7期
关键词:金融稳定陈云

钟媛

【摘 要】1944年3月陈云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主持中共中央所在的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工作,他有效地执行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改变了贸易入超的被动局面,实现了金融稳定、财政平衡和生产发展。这对打破封锁、实现边区军民的“丰衣足食”,为抗日反攻准备力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陈云;发展经济;金融稳定;打破封锁;丰衣足食

西北财经办事处,是抗日战争中后期中共中央为统一陕甘宁边区和晋西北两区域的财政经济建设而设立的。成立于1942年6月,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兼主任。1944年3月,陈云任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主持工作。1945年9月陈云赴东北工作后,贾拓夫接任主任。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停发了八路军军饷,并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不许一寸布、一粒粮食进入边区。加之华北各地连年遭受干旱、日本侵略军连续大规模“扫荡”,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都进入了极端困难时期。对陕甘宁边区所遇到的困难,毛泽东回顾当时困难状况时曾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

边区政府成立之初的1937年至1940年,边区的财政来源主要是依靠外援。外援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国民政府给八路军的军饷,一部分是海外华侨和后方进步人士的捐款,外援占边区财政收入约50%到85%。然而,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太久。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开始加强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封锁。为了应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巩固金融和稳定市场,中共中央决定停止法币流通,建立边区统一的货币本位制。边区政府于1941年1月28日通过了“发行边币﹑禁止法币在边区内流”的决议。随后授权边区银行发行面额为1元﹑5元﹑10元的边币,边币成为边区唯一的法定货币。

陈云在西北财经办事处一年多的工作中每天都在进行调查研究,随时掌握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在陈云看来,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调查研究,越困难的时候越要细致调研,绝不能草率下决定,只有找到困难和问题的核心,才能找准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办法,才能扭转局面、摆脱困境。这一年多的经历不仅为发展边区经济、保障人民生活作出了贡献,也为陈云日后主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陳云在西北财办的实践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贡献在于:

一、发展边区生产 保障生活供给

1944年陕甘宁边区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发展生产,增加财富,达到完全自给”。根据这一方针,陈云在各种会议,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人民生产,促进抗战胜利,如果我们能解决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我们就能成为群众的领导者。”1944年11月,他主持西北财办会议,在讲话中提出1945年“财经工作的总方针是:是生产第一,分配第二;收入第一,支出第二。保证需要,是军队第一,学校第二,机关第三。因为机关多少有些能力,而且人少。解决问题要有重点。”他提出,做好财政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既要解决问题,而又不浪费。问题一定要解决,决不能饿死人冻死人。不浪费,就是用钱要节省,要适当。钱要用在刀口上,不要用在刀背上。“第二,力量集中,不要分散。要长期打算,把力量集中起来,并且要留有后备,以备救急。如果每一机关都要求有一些余裕,就会分散力量,一有急事,拿不出来,临时这里收几斗米,那里凑几套单衣,是不行的。集中才能救急,这个方针要坚持,可以公开同各旅各团和各单位讨论,请他们考虑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开会开到中央去,我们也是有理由的。“第三,思想要一致。在收支关系上,机关、部队、学校与财政部门是对立面,没有一个单位嫌预算批得太多的吧?我们要用民主协商的办法求得一致。要说服大家,首先是那个单位的首长,然后是经济工作者,再后是群众,使他们的立场与我们一致。”①毛泽东曾说:“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问题,就是几万军队和工作人员的生活费和事业费的供给问题,也就是抗日经费的供给问题。”②陈云抓供给工作,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强调要正确处理“小公”和“大公”的关系。陈云对“小公”的生产自给非常重视。1944年和1945年,他先后出席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三旅、独立一旅、骑兵旅等单位的经费问题讨论会。在这些会上,他强调各“小公”单位要大力开展生产,这不仅有利于满足自身的需要,也有利于支持“大公”。

1944年12月26日,陈云主持召开供给会议,讨论来年的供给标准问题。会议有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卫生处、保安处、中共中央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有关人员参加。陈云在讲话中指出:标准怎样是一个比较次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在这个标准下,明年究竟怎么办?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思想问题。据我管理财经工作十个月的经验,感到在对待物资供应问题上,财政厅、西北财经办事处、中央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军委后勤部站在一边,其他各机关站在另一边,两边有隔阂。管理财经的领导机关要站在各机关“小公”的地位,当好总务处长;各机关“小公”的负责人也要站在财经办事处主任、财政厅长的地位看问题,“小公”服从“大公”,局部服从全局,眼前服从长远,小痛服从大痛。宁可天下小乱。

陈云还亲自抓了几个单位的被服供给,作为示范。1月24日至26日,他主持西北财经办事处会议,检讨去年被服供给中的失误,作出关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一旅和二旅被服供给的决定。陈云指出:今年布价要大涨,对被服要爱惜。物价高,要从生产自给上想办法。要求下面不要宽打宽算,好让财经办事处集中使用。大家都要从全局出发,同时照顾局部,对此一定要认识一致。总的原则是:吃饱,穿暖,住好,健康,学文化。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将来得天下就靠这一条。在“大公”和“小公”的关系上,陈云始终坚持小公服从大公的原则。但这不是不顾小公利益,相反要兼顾小公利益。

1944年11下旬,他主持西北财经办事处金融会议时指:有利小公有害于大公者不能干,有利小公也有利于大公者一定干,有利于小公无害于大公者可以干。这就划清了处理“大公”、“小公”关系取舍的标准。

二、有效解决了食盐走私出口问题

盐是边区最大的出口物资,一般占边区产品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二,对平衡进出口和稳定物价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我

们的东西卖不出去,需要的就拿不进来。”盐的运销是直接关系边区国计民生的大事。边区盐的收入每年五十亿元,其中边区政府得到的盐税、公盐代金、盐业公司卖盐收入共二十亿元,老百姓得到的收入三十亿元。如何把边区的盐按有利价格卖出去,一直是摆在边区政府面前的大问题,也是陈云主持西北财经办事处工作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为了使食盐按有利价格卖出去,避免出口走私,以保证边区的收入,边区政府曾于1941年12月决定食盐对外统销,并于1942年9月成立盐业公司,专门从事食盐的对外统销业务。可是,食盐出口的走私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1943年由盐池运出食盐五千万斤(三十三万驮),除内销公私用盐七百万斤外,盐业公司只收到三千五百万斤,还有七百万斤没有下落,相当于盐业公司收进数的百分之二十。这些盐实际上都走私出口了。

陈云主持西北财经工作后,对食盐走私出口的情况进行调查,找出症结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堵住了这个漏洞。朱劭天回忆说:食盐走私出口难以完全制止的原因是:口岸盐业公司收购价格低,盐农成本高,运盐赔钱;公家沿途开的某些骡马店,强迫运盐脚户投宿,并提高住宿费用或收取法币;一些盐业公司采取不公平的手法与盐农交易,对脚户的盐低价进高价出,有意低估盐的质量,大秤进小秤出,每驮盐要挖两碗,引起运盐群众对食盐统销政策及盐业公司不满;国民党统治区西北几个省都靠陕北边区的盐,采取阻塞大路、开放小路、抑制官盐、高价收购私盐等手法,刺激走私。“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后,陈云同志指示有关部门积极改善盐业机关与广大运盐农民的关系,克服对立情绪,互相配合,整顿草料店,减低运盐费用,改善运盐途中条件;提高口岸收购价(较规定的外销价只差百分之二十),保证运盐户有钱可赚。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堵住了食盐走私出口,盐农自觉自愿地把食盐卖给盐业公司统一外销。”

由于统一步调,注重掌握商情,强调运用经济手段按市场商品流通规律办事,不仅棉花按有利于边区的价格进口,盐按高价旺销,实现了有利于边区的进出口价格上的等价交换,1944年出超十九亿元边币,1945年继续出超,扭转了进出口贸易入超的被动局面。

三、稳定了金融波动和物价飞涨

贸易状况同金融状况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边区的情况也是如此。

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流通于边区市场,边区银行以其领导下的延安光华商店名义发行少量辅币-光华代价券,作为辅助法币找零的需要。皖南事变后,在国民党政府的严密经济封锁下,为发展经济和解决财政困难,1941年1月28日,边区政府决定发行边币,并禁止法币在边区内流通。但是,边区的对外贸易只能使用法币,无法使用边币。边区出口盐和土产品就是为了换来法币,再用法币进口棉花、布匹等边区必需品。

1943年陕甘宁边区经济工作的另一个问题是金融波动、物价飞涨。以1943年1月为基数,上半年食物类价格上涨3.6倍,衣着类上涨4.3倍,燃料上涨2.4倍,土产上涨3倍,杂项上涨2.9倍,平均上涨3.59 倍。下半年涨幅更大,以上各类别分别比6月份再度上涨4.8、4.9、8.6、3.9、7.7倍,平均上涨5.4倍。如果以1月份物价为基数,以上各类别分 别上张17、21、20、11、22倍,全年平均物价上涨了19.5倍。在物价上涨的同时,边区各地的边币比价不断下跌。以延安市为例,从8月到12月,每元法币换边币的黑市价格,从4元涨到10元;在三边分区,从10月到12月,边币与法币的比价由8:1跌到15:1,甚至拿边币买不到东西;在陇东分区,12月边法币比价跌到18:1;关中分区的边法币比价最低,也是10:1.导致物价上涨与边币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边 币的过量发行和财政过多垫款,如1943年7-9月的财政垫款占3个月发行额的84%。面对如此严重的物价飞涨和金融波动,陈云倾注全力扭转这一严重的经济危局。

1944年4月26日,陈云同贺龙、南汉宸、叶季壮、贾拓夫、黄亚光、曹菊如等议定:(一)“暂不大量发行边币”;(二)“非到万不得已不发新票子”;(三)少量发行只为“照顾投资开支和金融周转”。在5月23日西北财经办事处会议上得到通过。会议决定:发行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其目的是整理金融,活跃市面。当天,贺龙、陈云颁发关于发行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的决定,指出:商业流通券名义上是贸易公司发行,实际上由边区银行发行;流通券每元折换边币二十元,逐步收回边币;今后边区贸易往来、债权债务清理,一律以流通券为本位币。经过陈云的艰辛努力,“1944年上半年陕甘宁边 区的对外贸易出超50多万,金融物价相对稳定下来。10种主要物品延安市上涨29%,绥德、关中、富县、定边跌了30--16%。而国民党统治区的洛川、蒲城则上涨了50%以上,榆林涨了1倍多。”同时,陈云还亲自领导开展消灭法币黑市的斗争,严格金融法令,有意识压低边、法币比.价,加之控制食盐走私出口,促使食盐涨价,很快增加了边区法币储备,平衡了法币供求关系,从根本上扭转了1943年物价飞涨和金融波动的局面。

四、规范借贷 建立信用制度

陈云主持西北财经办事处之后不久,就开始部署陕甘宁边区的信用建设。1944年4月,西北局确定陕甘宁边区银行属于企业性质。西北财经办事处“确定了银行的资本金,并规定汇款要收汇费,放款要收利息”,要求“建立有借有还的正规信用制度,尊重銀行的企业性质”。西北财经办事处在《关于陕甘宁边区银行特别放款办法的决定》中指出,特别放款必须由借款单位出具正式借据,说明金额、用途、归还日期、利率和付息办法,借款单位必须专款专用。

在财经办事处金融会议上,陈云在发言时提出,要建立制度,保证银行在借贷后插进贷款单位参与管理。为确立边区银行的企业性质,建立规范的信用制度,陈云于1944年5月10日,在西北财经办事处会议上提出:禁止各分区擅自挪用银行、物资局、税务局、仓库的现款和物资。各机关拖欠银行的款项要一律收回。6月10日,他又在西北财经办事处会议上,要求财政厅向银行借款,也要经财经办事处批准,按借贷关系办理,要有手续,有借据,并以财政贸易税作为抵押,由物资局担保归还。二是借款要有利息。5月12日,西北财经办事处作出《关于银行资金、放款等几个问题的决定》。规定银行汇款要收汇费,放款要收利息,尊重银行的企业性质。三是集中发行权于西北财经办事处。5月14日,贺龙、陈云写信给黄亚光、贾拓夫指出:今后银行增加发行必须经过财经办事处书面批示。

陈云还提出支持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放款原则,要求银行在支持生产时,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他很关心边区工业的发展,1944年以来阅读了大量关于公营工业和私营工业的调查报告,详细了解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6月10日,西北财经办事处会议提出了工业投资上要坚持的三项原则:一是必须投;二是投了不导致金融波动;三是钱要用得当。规定工业投资要由建设厅审核,经财经办事处批准后方得由银行支付。

当时陕甘宁边区主要是农业经济。边区银行为了支持缺乏耕牛农具的农户购置耕畜,帮助农户植棉,开办了农贷业务。但是,一些农户却把贷款用于解决生活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十一月下旬,陈云主持西北财经办事处金融会议时,提出要严格农贷,农贷既要有经济性也要有政治性,不能只是从政治上考虑,不能把经济原则搞成救济原则。

西北财经办事处还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制定各种制度和办事章程,如金融管理制度、货币发行制度、财经结算制度、财产保管制度、费用开支制度以及价格政策等,有力地促进了边区各项业务的开展,为中国革命夺取胜利做出了贡献。

五、重视干部 培养经济工作人才

他主持边区财经工作后,多次组织短期业务训练班,培养经济工作人才。1944年5月28日陈云在边区会计人员训练班开学典礼上说:“做一个革命商人,算不算一个十足的革命家?现在革命已进入这样一个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人民生产,促进抗战胜利,如果同志们的观念,还停留在初期宣传工作的阶段上,那就不是现实的革命家,而是过时的革命家,空头的革命家。同志们如能为群众服务,解决他们的吃饭穿衣问题,就是群众中间的领导者,就是一个十足的革命者。”有人认为做经济技术工作是“大材小用”,陈云认为这个问题应从两方面来看,首先要问:是否“大材”?还要问:是否“小用”?他说:“抗战前二十年一个铁路司机还是目不识丁,但到了后十年就大不相同,同蒲路的司机已是中学生在担任了。将来这种情形将更为普遍,同志们应眼睛向前看。其次,以事业的重要性及经验来说,同志们今天还显得贫乏。因此,这个工作对于大家很合适,同志们应兢兢业业把这个工作做好。”

陈云兼任西北财经办事处政治部主任,不仅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使财经干部的政治素质明显提高,而且要求干部认真学习业务,精通业务,向一切内行的人学习。陈云结交了很多科技人员、经济理论学者,如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陈康白、经济学家丁冬放、留德化学家刘咸一、延安兵工厂厂长沈鸿、化学家钱志道等,经常向他们请教。西北财经办事处秘书长曹菊如、工业组长陈郁,边区财政厅厅长南汉宸、贸易总局局长叶季壮和副局长范子文,边区银行行长黄亚光、银行研究室主任苏子仁,边区土产总公司经理喻杰等,都是对边区财经工作某个方面有经验的领导人员。陈云经常召集他们对当前财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交流咨询,研究决策。陈云还经常在晚上找曹菊如等去他的住处,围绕一个问题、一件事情交谈,边拨算盘,边酝酿考虑。他同别人交换意见,总是不管什么意见都耐心地听,甚至欢迎人家同他抬杠。在陈云主持下,边区财经工作的重大决策,都是在集思广益、全面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弄清根据、并且经过反复考虑后才作出的。

陈云主持边区财经工作时在很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来之不易。1944年12月初,他说:“自3月6号朱总司令和我谈话以后,到现在差不多有九个月,这九个月里,我感觉比做组织部的工作难得多。”陈云把这个“难得多”的工作做出“这么大的成就”来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个原因特别值得重视。

一个是注意搜集经济情报,注重调查研究,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工作。

为了掌握商情、抓住时机,陈云不仅自己经常到延安市场上了解情况,而且派人到西安等地侦察、搜集经济情报,还注意从报纸、杂志和过去的文献资料中寻找有关动向的蛛丝马迹。朱劭天回忆说:“陈云同志非常注意从各方面研究和了解市场发展情况,他曾亲自带领我去枣园党中央图书馆,查阅国民党地区发行的各种报纸、杂志和书籍中有关西北盐业及花纱布的产、供、销资料,指导编印《西北盐业资料汇编》及《西北花纱布资料汇编》二书,送解放社印刷厂各印三百册,分发有关干部学习参考,使大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陈云同志指导编印的《经济消息》半月刊,是革命根据地铅印出版最早的经济报刊,主要是从订阅国民党统治区的各种报刊上摘选财经资料和行情变化讯息,提供业务部门干部参阅,并送中央领导同志研究。创刊前,陈云同志亲自到解放社印刷厂,商定为保证出版及时,每期稿一到即交排印。平时,他看到有用的材料,便立刻交代采用。从1945年1月23日至9月29日,共出版了三十期,开始仅印一百份,后增至二百份。所有铅印书刊,都用陕甘宁边区生产的马兰草纸和自产油墨。”

陈云对经济情报的搜集,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大力支持。1944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向各地下发《关于收集研究全国经济情报的通知》。《通知》指出:“由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西北财经办事处负责编辑一种带全国性的经济情报,委托各根据地及办事处向一定的大城市收集必要的材料,按期编成情报,通知各根据地作参考。”各地“每周或每半月或一月用专门的经济情报密码向西北财经办事处通报一次,如遇金融上重大风潮时,随时报告”。陈云还致信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经济组组长许涤新,要他们向西北财经办事处介绍国民党政府的黄金政策、外汇政策、币制改革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收支政策和棉布政策等。

陈云重视在商言商,在行通行,反对空头政治。他批评:“经济机关里有些知识分子,他们对于业务不在乎,天天讲国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罗斯福当选。这样还得了!我们应该业务第一,政治第二。”“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共产主义社会也是这样。如果政治第一,业务第二,病人快死了,他还不管,说:‘我要开政治座谈会,这就没有社会分工了。永远是业务第一,政治第二。实际第一,书本第二。”这里讲的政治也是指空头政治。他说:“先做工作,后摸规律。好多知识分子同志,到下面去找规律,工作还没有做,哪里去找规律?先做工作再讲,不要先找规律性,找不出的。”

在边区经济工作中,陈云反对照抄照搬《资本论》和一般经济学的原理,模仿伦敦或上海的做法,主张从边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他说:“我们不要那些洋的”,“我们要从土的出发,从延安出发,不从伦敦出发,不从上海出发。过去研究之类的机构很多,有各种各样的研究室。每一个学校有一个研究室,有马列主义研究室、经济研究室、党建研究室,甚至一个训练班也有一个研究室,后来解散了,都搞到机关中去,一个机关有好多研究员。还有,许多同志叫做研究专家,什么问题都请他去研究,平時他也没有做这个工作,要他去作结论,所作的结论大都是牛头不对马嘴。有些人不自觉,认为我是研究员,架子很大,这样,研究工作定做不好。以后,第一要挑起担子,你卖盐就研究卖盐的问题,卖布就研究卖布的问题。”

陈云能做好边区财政经济工作的另一个原因,是注意培养经济工作干部,经常集中大家的智慧。

陈云主持边区财经工作,不到一年半时间。他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改变了贸易入超的被动局面,实现了金融稳定、财政平衡和生产发展。这对打破封锁、实现边区军民的“丰衣足食”,为抗日反攻准备力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云年谱》1905-1995上卷

[2]《陈云传》上卷364、392页

[3]朱劭天《陈云同志与西北财经办事处》1996年版96-97页

[4]《解放日报》1944年6月7日

⑤陈云在西北高干会上关于财经问题的报告记录,1944年12月1日、2日

注释

①朱劭天《陈云同志与西北财经办事处》,见《陈云和他的事业》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办,第97页

②《陈云传》上卷379

猜你喜欢
金融稳定陈云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
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功能综述
陈云拒礼
经济开放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论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关系论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另一面的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