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者个体化抗结核治疗价值分析

2020-11-06 04:20王斌
写真地理 2020年32期
关键词:个体化肺结核

王斌

摘 要: 目的:研究个体化抗结核治疗应用于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开展年限区间范围2019年8月-2020年8月,纳入样本为此期间就诊76例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均分为研究组(个体化抗结核治疗)、对照组(标准抗结核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保肝治疗率、肝损伤发生率、抗结核方案完成率、首次肝功能损害发生时间、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行个体化抗结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关键词: 肺结核;慢性HBV感染;个体化;抗结核治疗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2.255

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临床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临床尚无该疾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常规治疗多采用抗结核药物干预,此类药物可诱发肝损害等不良反应,为此需对治疗方案适当调整[1]。本次研究汇总我院相关患者基础性资料,研究分析个体化抗结核治疗的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开展年限区间范围2019年8月-2020年8月,纳入样本为此期间就诊76例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全部患者经痰培养及肺部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肺结核,依据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相关标准确诊为慢性HBV感染,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以治疗方案差异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汇总两组患者基础性资料,研究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跨度区间25-77岁,平均(51.28±2.64)岁。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跨度区间27-74岁,平均(51.14±2.58)岁,基线资料对本次研究结论无影响(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标准抗结核治疗,异烟肼片每日顿服1次,剂量为5mg/kg。利福平片每日顿服1次,剂量为0.45g。吡嗪酰胺片每日顿服1次,剂量为15-30mg/kg。盐酸乙胺丁醇片每日顿服1次,剂量为15mg/kg。强化期治疗药物选择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盐酸乙胺丁醇片、乙胺丁醇片,共治疗2个月。巩固期治疗药物选择异烟肼片、利福平片,共治疗4个月。研究组患者行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治疗前患者均行痰培养及痰涂片药敏试验,医师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肝毒性小且治疗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完成治疗。(1)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每日注射2次,单次总剂量为0.5g。异烟肼片每日顿服1次,剂量为5mg/kg。盐酸乙胺丁醇片每日顿服1次,剂量为15mg/kg。强化期治疗药物选择硫酸链霉素、异烟肼片、盐酸乙胺丁醇片,共治疗2个月。巩固期治疗药物选择异烟肼片、盐酸乙胺丁醇片,共治疗10个月。(2)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片每日顿服1次,剂量为0.6-0.9g。利福喷汀胶囊每周口服2次,单次服药总剂量为0.45g。每日静脉注射1次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剂量为0.5g。每日静脉注射2次左氧氟沙星,剂量为0.2g。强化期治疗药物选择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片、利福喷汀胶囊、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共治疗2个月。巩固期治疗药物选择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片、利福喷汀胶囊,共治疗4个月。治疗强化期间隔2周检查1次肝功能,治疗巩固期间隔4周检查1次肝功能,如患者合并腹胀、乏力、恶心等症状需及时检查肝功能。ALT指标低于200U/L且无典型异常症状可持续性抗结核治疗,配合采取保肝治疗方案。如ALT指标低于200U/L且产生典型临床症状或ALT指标超200U/L需停止抗结核治疗,并行针对性保肝治疗。

1.3 评价标准。对比两组保肝治疗率、肝损伤发生率、抗结核方案完成率、首次肝功能损害发生时间、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x±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x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对比两组保肝治疗率、肝损伤发生率、抗结核方案完成率、首次肝功能损害发生时间、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肺结核属临床多发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为结核杆菌感染,该疾病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严重威胁。慢性乙型肝炎属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抗结核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案,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可产生直接性或特异性肝毒性作用,为此需对基础治疗方案适当调整[2]。

总结本次研究中各项数据资料,采用个体化抗结核治疗的研究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保肝治疗率、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抗结核治疗方案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可认为个体化抗结合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利福平属临床常用利福霉素类药物,单独用药耐药性发生率较高,联合异烟肼用药肝功能损伤发生率约为30%。利福喷汀半衰期及抗菌活性均优于利福平,且肝损伤发生率低于利福平。异烟肼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抗菌效果显著,且药物毒性作用较低,肝损伤发生率偏高。吡嗪酰胺可杀灭半休眠状态结核杆菌,用药后肝损伤发生率偏高[3]。为降低抗结核治疗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需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及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肝损伤发生率。

由此可知,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行个体化抗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 阿孜古力·司马义,米那瓦尔·江恩巴衣.乙肝病毒感染合并肺结核治疗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6):67.

[2] 巩向诺.探究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肝功能及HBV-DNA水平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1):38-39.

[3] 吴伟光.不同方案对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連续型电子期刊),2019,19(79):59-60.

猜你喜欢
个体化肺结核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耐多药肺结核化学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