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新
【摘要】农村中学美术课教学受到的限制因素有很多。师资力量的不足;即便有美术教师,但是由于考试导向使大部分美术课被占用;经济条件的制约也非常明显,教学硬件设施瘫痪,无法正常使用;在学生的观念里认为美术课无关紧要,加上从小学开始就没有好好上过美术课,导致孩子们对美术课的兴趣缺失。通过对现实学情与局限性的分析,结合当地实地的美术资源,将美术课程与现实生活进了整合,让美术课堂具有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农村中学美术教学课程整合兴趣魅力
美术课程一直以来深受学生的喜爱,可是在偏远山区的农村初级中学,美术课程缺少专业教师执教,学生很难学到专业的美术,更欣赏不到美术的意境之美和内涵之美,很难学到专业化强美术课程、更谈不上欣赏美术作品的外显美感。农村中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不可能达到教学的要求。若一味地按照课本内容讲授美术教学知识,将不利于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加之设备落后,导致美术课没有办法让孩子们看到更多优质的图片,优秀的同龄学生的作品,很多直观的感受都无法呈现给孩子们,很多教学内容没法拓展,学生的欣赏水平很难提升到新的高度,关于中学农村美术教学还有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学生们不重视,没有兴趣。
作为美术教师的我,正在寻找农村中学学生美学素养提升之路。希望通过我的教学,能够让中学生们对美术课程产生好奇与渴望,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好习惯、好行为。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农村中学美术课的教学更有魅力呢?针对上述种种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问题,我们新时代美术教师理应站出来,为美术课程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和提升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元素的感知能力,科学设计美术课程思维,利用好农村美术课程材料和平台,确保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能有所发挥。
根据学情与素材情况,我对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做了如下的尝试: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尽量让课程贴近农村的生活实情;让农村实景资源走进美术课程;结合农村学校的自然条件,让学生在作品绘制中感知构图、比例、阴暗等专业技巧;在美工作品制作中让学生在感知美的同时体验美术的德育价值,体验美术设计者的智慧与艰苦付出,以及它对后人的美术文化熏陶,实现美术教育与情感的深度融合。
接下来,我将以《花卉图案》为例,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尽量让课程贴近农村的生活实情为案例,进行课程设计与分析。
1.案例背景分析。正直春季,在农村的上学的小路上的路边,有许多盛开着的丁香花、打碗花、蒲公英花、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野花,等等。五颜六色的野花正在怒放着,上课的前一天我让学生在来学校的路上采摘一些野花,插在教室里的空瓶中,尽量多采摘一些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作为美术课上课的材料。
2.案例目标分析。培养农村中学生喜爱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学习习惯。
3.案例重难点及方法分析。了解花卉图案的制作过程与制作花卉图案。在准确把握重难点的基础上,选择观察法、课堂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4.案例实施用具分析。结合课程特点及生活资源情况,选择路边的野花、家里的花布、枕巾、衣服等素材。
5.案例实施模式分析。欣赏—讨论—启发—观察—实践—修改—再制作—展示作品。
6.案例实施过程分析:
(1)导入设计过程。教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的这些花布做成的实物,上边的花你们认识吗?这些图案有什么规律?请你们相互讨论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同学:认真观察,相互讨论后回答花卉的名称,并说出来花卉的图案是重复的。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像这样重复的图案有不同的分类和名称,教师分别讲解哪块布料是单独/二方/四方连续纹样,最后再让学生们认真观察一下这几种纹样。教师:同学们请仔细想一想你们在哪些物品上看到过不一样的纹样,能举例说明吗?同学:包包、建筑物彩绘、瓷器、衣服,等等。教师:你们想自己设计纹样吗?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设计的纹样更漂亮。同学:想。
(2)绘制纹样过程。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之前让你们采摘的野花,让我们以这些野花为原型,先将这些野花的样子进行概括,提炼简单的线条,注意观察它们区别于其它花的特征。学生:用写生的方法画出花的样子,将花朵进行简化,用线条表现出来。教师:同学们画得很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些简单的装饰,用一些线条和不同形状的点对花朵进行装饰,可已经简单的花朵装饰一下,如果是复杂的花朵就不要再装饰了,不然会看起来有些乱,还可以适当的删减一些内容,添加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让学生动手装饰一下这些野花。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手绘花朵。教师:介绍一些其它表现形式给你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①夸张,可以将花朵的显著特征进行夸张,将特征夸大或缩小,或者进行强调,突出特征。②几何化,可以将花的形状提炼,简单化,弧线转弯可以画成直角转弯,可以将弯线变成直线,用更简单的线条概括形体结构,画面中的花朵有一种机械的感觉。其次,讲解二方/四方连续的画法、注意事项及最后效果,以此来给人带来视觉的冲击。二方连续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平纹式或立体式,等等。四方连续是以某纹样为基础单元,向四面八方重复延伸并不间断的连续基础纹式,组成最后的纹样形式。请同学们绘制纹样,注意重复的图案和大小形状要一样。学生动手,将自己设计的野花纹样进行重复,自由选择制作形式。
(3)着色与展示过程。
教师:画好后,我们就剩下最后一道工序了,那就是给我们设计的文案进行着色,可以选择野花本身的颜色,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着色。学生:给自己的纹样作品上色。在纹样作品展示过程的讲解中,既练习了学生的应变素养和表达素养,又培养了孩子们发散性的思维。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检查一下画面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然后请同学们按照分组展示和讲解。学生:其他学生展示和讲解作品时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具体的总结。
(4)修改作品过程。对作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最后展示大家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
(5)案例总结过程。今天,我们共同经历了花卉纹样的制作过程,对二方/四方连续有了清楚的理解并能掌握绘制方法,学习了怎样提炼我们生活中的实物,怎样描绘物体的特征,将大自然中的事物艺术画,经过同学们的巧妙设计,我们的野花展现了艺术之美、设计之美,我们可以用这些纹样装饰我们的墙面、黑板、书包,衣服,等等。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望同学们试着感受生活中的美元素,养成勤于观察的学习习惯,并且可以通过线条将你们感知的美表现出来,练就你们改善生活的能力。
本案例的实施,致力于怎样使美术课堂发挥它强大的活力和魅力,让农村的中学生愿意参与到美术课堂来。要想把这些魅力和活力元素开发出来,就必须我们美术教师开动脑筋、创新美术课模式,让学生拥有自己的美术创作平台,尽显学生们的美术潜能和内在素养,给学生们创造美的一片天地。
美术课程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美学元素,更关键的是在美术课程实施中教给学生如何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若课上教师只讲文本信息不接触生说学生很不爱听,所以在进行传统文化的美术教学时,可将农村区域特色的美术资源引入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歷练学生的构思技巧和设计组织素养,让学生们在学习美术知识中体验生活之美,让美术课堂更具活力和魅力。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合作学习[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朱水萍.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理论审思[J].中国成人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