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多年的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于晓冰坦言,智力超常的孩子一定存在,但是少之又少。目前很多“奇才”大多是“人造奇才”,为了升学或一些别的目标,刻意营造出的假象,这样的教育偏离了儿童成长规律。14岁就每天写诗2000首的少年,这不是锻炼,是对天赋的“压榨与透支”。中科院某研究所研究员蒋俊认为,少年“奇才”频现,似乎凸显了孩子的过人之处,但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的功利与焦虑。
浙江某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曾昊溟发现“大手拉小手”突破底线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教师和家长资源丰富的学校和地区,这种现象越发突出。青少年在成人指导下参与科学项目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方式,然而科学素养如何培养,“大手拉小手”的度在哪里,考验着师生和家长。
于晓冰举了小学生做手抄报的事例,“大部分时候,手抄报是大人帮助做的。似乎越繁复越好,越‘高大上越好,甚至搜索引擎上,也有很多相关模板供家长选择。这是在训练孩子的创意还是训练家长?”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