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德育教育的主战场

2020-11-06 06:23李秀珍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礼仪行为习惯法治

李秀珍

我们敬仲镇中学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融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与我校的德育教育为一体,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以主题系列活动为依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堂与主题活动相照应地育人机制。

一、增强课堂教学的情景化——让思品课堂成为德育教育的主战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从内容结构上看,以学生生活主题为基础,以思想品德观点为统领,有运用你的经验、有探究与分享(每个课题下面都有引言并提出问题,每个标题下面都有图片或故事并提出问题)、有社会价值标准和方向引导(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案例启发(课后的阅读感悟)等。可以说,教材的编排体系非常适合运用情景教学,因此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按照我校“自主发展”的德育要求,在授课的过程中进一步植入了“新闻播报”(时政教学)和“身边的故事”(案例教学)两个环节,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情景化。

我校作为德育特色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做到了常抓不懈,又环环相扣,教育效果十分明显。“身边的故事”这一教学环节,就是讲述我校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发生在学校内的故事,像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令人唾弃的可耻行为等,在这一环节中值得肯定的是学生们都很纯真,敢于说真话。通过这一环节,生生可以互相教育,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开展教育工作。

二、整合教材——让礼仪教育课堂化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途径,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进而提升礼仪素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知识传授、情境熏陶,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结合于一体,使三者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来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性。育人先育德,育德礼为先。根据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特点,我们大胆尝试,将礼仪教育与初一、初二思想品德课程进行整合,其中初一与我校的校本礼仪课程整合,加强学生的校园及生活礼仪教育,例如课前待课,敬候教师这一项,我们要求学生做到,学习用品准备充分,规范摆放,坐姿端正大方,精力集中,营造一种安静的学习环境。课中学会欣赏,学会倾听,倡导尊重。课始课终,有礼有节,问好再见。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礼仪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的道德践行。

三、注入情感——寓德育教育于情感之中。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情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其次,也是最关键的,讲课要以情动人,就如演员一样,进入角色。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鳴。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最后,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知心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

猜你喜欢
礼仪行为习惯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