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
加入《扶贫第一线》栏目组,对蔡婷毓而言是个全新的起点。这档全景式反映脱贫攻坚中心工作的栏目于2018年策划筹备,是甘肃卫视重点节目之一。节目以“采访第一线”“拍摄第一线”“节目录制第一线”为核心创作理念,忠实记录、展现扶贫工作为贫困地区带来的帮助和变化。作为栏目编导,蔡婷毓在《扶贫第一线》中主要担任内容策划与文稿撰写工作,正是通过这档栏目,她开始深入接触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收获了一份份来自扶贫一线的感动。
用真心换真心
蔡婷毓发现,扶贫类节目的创作和其他新闻类或综艺类节目存在较大不同。相对匮乏的新鲜感和趣味性,让扶贫类节目的内容略显枯燥。对于主创人员而言,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困境所带来的冲击感也会随之减弱,当这种感受成为一种习惯,会对后续内容的创作产生一定影响。要想做好每一期节目,团队就必须努力从类似的故事中找到不同点。
扶贫节目的创作往往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譬如甘肃各地区方言不同,十里不同音的语言隔阂让“外来的”栏目组很难融入乡亲们的谈话中。常年封闭的居住环境,也让村民们对栏目组有着一定的排斥感,拒绝采访拍摄几乎是家常便饭。
对此,蔡婷毓和栏目组成员的解决方法是“用真心换真心”。“当地的乡亲其实特别淳朴,他们只是很少有机会面对摄像机和话筒,‘长枪短炮的阵仗容易让他们产生距离感。” 在蔡婷毓看来,想要收获感动,就要付出真心。当团队成员真诚 、耐心地跟当地人民交流,像朋友一样和他们话家常,乡亲们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他们,甚至还会拉着摄制组去自己家做客。“现在各地方言已经不再困扰我们了,有时候我们还会用蹩脚的方言跟乡亲们聊天呢。”
两年间,蔡婷毓和栏目组几乎走遍了甘肃省大大小小的贫困地区,与扶贫干部、贫困居民、相关组织机构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他们的镜头也记录下无数感人的瞬间。
以生活巨变展现脱贫成效
《扶贫第一线》栏目组常常需要前往很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村落,住在深山里的老人们甚至一辈子都未走出过村口。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前,部分群众还在吃涝池水(一般指农村小型蓄水工程中收集的雨水),因为村里没有通公路,孩子们上学要走几十里山路。
听乡亲们讲述过去的生活,蔡婷毓和栏目组成员才真切感受到深度贫困地区居民曾经的生活困境,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教育、医疗保障都难以实现,更不用说发展产业了。蔡婷毓表示,自己也是这时才明白,脱贫攻坚工作为什么要把解決好“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作为群众是否脱贫的底线。
蔡婷毓告诉《综艺报》,“天翻地覆”是节目拍摄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无论是采访当地群众,还是栏目组切身感受,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词穷到只有‘天翻地覆才足以表达这些年贫困地区发生的变化。”
曾经山大沟深的穷山沟“天堑变通途”,为大山深处的人们带来了外面世界的信息,也把大山里的农产品带到了山外,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装进乡亲们的口袋;过去简陋的泥土房全都变成了整洁漂亮的砖瓦房,家门口上学、就医也不再是梦想;常年留守在家的农村妇女,就近走进村里的扶贫车间当起工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栏目组所到之处,处处都看得到变化,每个变化都是乡亲们幸福生活的印证。”
使命感与自豪感
提及摄制过程中的困难和心态变化,蔡婷毓感触颇深。刚开始参与扶贫节目的彷徨犹豫,难以融入当地百姓时对自己的质疑,加之每年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贫困村里度过,蔡婷毓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
由于贫困地区大多位于深山,地理环境复杂,多变的天气和不便的交通已经成了栏目组需要面对的常规障碍。令蔡婷毓感动的是,每次遇到极端天气,当地干部群众都一如继往地配合,和摄制组一起淋着雨、顶着雪,坚持完成节目录制。乡亲们表示,他们要把脱贫后最好的精神状态展现出来。
渐渐地,蔡婷毓开始喜欢上和各地村民打交道,听他们讲各种有趣的故事,“听着他们的讲述,仿佛我也经历了他们的人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随着录制不断深入,蔡婷毓感受到了扶贫节目创作所带来的使命感、自豪感。《扶贫第一线》中,有一个名为“鸟瞰乡村”的板块,即通过航拍镜头展示拍摄地风貌,讲述山乡变化。在村子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常常会对她提到,几十年来自己脑海里的家乡一直是房前屋后的景象,在节目中,他们从空中视角看到了自己的家乡,才发现家乡原来这么美,生活在这里,自己感到很幸福、很骄傲。
在张掖市民乐县祁连山区,蔡婷毓认识了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乡村企业家。他放弃了城市的工作,回到村里创办“馍馍加工厂”。起初,这位企业家非常排斥采访,他觉得接受采访、拍摄节目对乡亲们并没有什么帮助。节目播出后,他的“乡村馍馍”接到了外地顾客的订单,让他感到非常惊喜,不太擅长交谈的他只是把一个个订单截图发给蔡婷毓,再附上一句“谢谢”。蔡婷毓说:“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