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研究

2020-11-06 05:52张宇昊梁智琦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7期

张宇昊 梁智琦

[摘    要]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文章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质量信用进行分析,阐述目前企业质量失信现象,指出政府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的措施,为政府提供建议。

[关键词] 质量信用;分类监管;信用监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7. 076

[中图分类号] D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7- 0176- 02

1      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的基本思路

质量信用,就企业而言,《企业质量信用划分等级通则》将其定义为企业“取得并保持消费者对其质量信任的能力”。

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的基本思路如下:

(1)采集质量信用数据,制定质量信用评价规则,建立评价模型,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评定质量信用等级。

(2)按照国家标准,基于质量信用评价结果,对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等级实施分类监管。

2      我国质量信用监管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在我国,产品质量安全需要由政府相关部口负责把控,政府部门需要依据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目前已有北京、重庆、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多省市出台了《质量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全国各级政府积极督促企业发布质量信用报告,并细化质量信用评定准则,根据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对不同企业进行分类监管。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行业在实施质量信用监管方面做得较好,例如食品行业和制造业。食品行业的质量信用监管体系已初步建立并且已初见成效。目前国内己有的食品生产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研究及其研究成果有:高德安(2011)在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质量信用进行评级的研究中,以企业的概括、监管信息和质量信用管理信息等为考察信息构建了指标体系。安玉红,张亚旭(2012)认为对食品生产企业质量信用的评价应从企业的基本要素层、质量表现层、过程控制层及发展导向层等四个层面进行评价。制造行业也在质量信用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条例,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质量信用分类管理措施相对完善。

但目前我国大部分行业在质量信用监管方面仍存在很大空白。特别在医药行业、物流行业等一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药品质量是维护人民健康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加强医药流通行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对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保障医药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物流更是成为当下社会不可缺少的行业,规范物流行业企业的行为,提高物流行业服务质量,对促进信用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3      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的必要性

对企业实行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可以降低政府监督的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可以防范风险, 有效增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约束, 从而促进社会质量信用的普遍好转。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广大消费者切身权益、促进建设诚信社会的重要举措。

总体来看,我国在企业质量信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白。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企业质量信用建设的指导、服务和分类监管。政府要建立一种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质量信用监管体系, 制定信用法律法规来对市场经济进行制度约束,使得失信企业寸步难行。

4      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的基本框架

4.1   以“質量信用”为核心,建立质量信用评价模型,评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

对企业质量信用等级的评价要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信用评价模型。我们重点考虑企业产品质量的构成要素,并根据所确定的要素来建立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模型。为确定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构成要素,我们以经典的“5C”信用评价模型,作为参考。“5C模型”中的5C分别代表品格(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atal)、担保品(Collateral)和环境状况(Condition)。以此为例,我们最终确定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模型中的五个要素为企业产品的实际情况、企业能力、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产品的信用保障和企业所在行业的环境状况。建立的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企业质量信用作为模型评价的对象,其首要信用要素是企业产品的实际情况,包括企业是否具有资质,产品是否合法等,这是保证产品质量最基本的要素;其次,是企业能力要素,要求企业具备相应的能力,比如企业的各项体系是否健全,是否有能力生产出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然后,是企业的财务状况要素,该要素用来判断企业是否有充足的资金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然后,是企业产品信用保障要素,要评测企业所能提供的担保品的价值;此外,是行业环境要素,要评测企业所在行业的环境状况,包括总体行情,市场未来走向等。

4.2   建立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模型,我们从企业产品的实际情况、企业能力、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产品的信用保障和企业所在行业的环境状况五个方面,确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1)企业产品的实际情况要素,包括企业是否具有法定资质和行政许可、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管理是否符合要求等。

(2)企业能力要素,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体系、计量体系等。

(3)企业的财务状况要素,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周转率等。

(4)企业产品的信用保障要素,包括企业提供的房产抵押,原材料抵押,交通运输工具抵押等。

(5)企业所在行业的环境状况要素,包括企业所在行业的基本行情,行业的发展阶段,未来预测走势等。

4.3   确定质量信用等级,进行分类鉴管

基于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按照国家标准《企业信用等级表示方法》所确定的企业信用等级的原则和表示方法,确定被评测公司的质量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级,进而进行分类监管。

5      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的实施措施

出台企业分类监管规定,根据不同企业的质量信用等级,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监管措施,奖优惩劣,建设信用市场,构建信用社会。

5.1   激励守信企业, 加大扶持力度

对与A 级企业, 要予以激励,在政策上提供支持, 加大对其的信任,降低监管频率,减少监管次数。同时可向政府申请授予其模范企业称号,帮助企业宣传,使其在行业内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5.2   对基本守信企业, 加强帮扶工作

对于B 级企业, 要有侧重地进行监管和服务,督促鼓励企业自我修正,尽可能让企业从内部解决问题,自行改善自己企业的行为,提升信用等级。必要时要进行外部监督和检查,帮助其整改。

5.3   惩戒失信企业, 实施重点监督

对于C 级企业,要将其设立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监管次数,加大监管力度。一旦出现失信行为,要督促其立刻整改,提高质量信用等级,否则将对其实施惩戒措施,情节严重者,责令其停业整顿。

5.4   对严重失信企业, 实施信息披露与淘汰

对于 D 级企业,要将其纳入黑名单, 依法向社会公布其违规和违法行为,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企业, 要责令其马上停业,并将其从市场中淘汰。

主要参考文献

[1]咸奎桐,叶如意.基于产品质量记录的企业质量信用评價模型及应用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1):45-48.

[2]邵逸超.企业质量信用及其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2013(21).

[3]高永超,王慧涛,梁厚广,等.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11(4).

[4]陈欢,李海东.产品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研究[J].质量与标准化,2012(9).

[5]蒋家东.企业质量信用问题浅析[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4(3).

[6]殷文正.浅谈产品质量信用与企业质量信用[J].质量探索,2017(2).

[7]余凡.产品质量与质量信用体系[J].大众标准化,2018(8).

[8]陈刚,张伯星.中国医企信用体系建设[J].全球商业经典,2017(8).

[9]戴昇,孙建英.为企业打上“质量信用”标签[J].质量与标准化,2012(7).

[10]沈伟民,黄培东.迎接新挑战 开拓新思路 探索新路径——关于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质量与标准化,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