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项补短板协调发展谋新篇

2020-11-06 07:34
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京津冀经济发展

四大板块”格局日益优化,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落实??五年来,协调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推动着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四大板块”联动,

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互补共进。东部地区继续发挥领头羊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良好。北京、上海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广东和浙江等制造业大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不断显现。2019年,中部、西部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7.7%和6.2%,快于全国2.0个和0.5个百分点。2018年中部地区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高达25%。去年底西部地区实现90%以上贫困县脱贫。

在京津冀主要城市间,“一小时交通圈”正在形成。“十三五”期间,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加速度”;连接京津冀的高速路网也越织越密,北京高速公路新增里程186公里。京津冀协同发展让三地在产业升级转移、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18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比2013年年均提高8.49个点。

在东北,振兴步伐逐渐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注入了新活力,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高档数控机床等先进装备在东北率先实现国产化。2018年,东北三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791.7亿美元,十几年间年均增速超过两位数。

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超过了45%,并形成共抓大保护格局,沿线地区森林面积显著增加,节能环保力度不断加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为7.2%、8.2%、8.5%和6.1%,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层次和水平迈进,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坚定前行。

城镇化水平提升,释放发展新动能

这5年,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推动城乡福利并轨,消除福利差距,留在村里的人生活质量日益向城市看齐。与此同时,1亿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方案出台,《居住证制度暂行条例》开始实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目前已经基本取消落户限制。

不是简单的发一个户口本,而是要让他们享受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到年底,1亿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的目标将完全实现。目前,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被纳入公租房保障和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的在校率达到了99.5%。这5年,我国城镇化发展正逐步走向成熟,截至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0%,比2016年提高3.25个百分点,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比2016年提高3.18个百分点。一个日益协调的城乡发展新格局正在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乡村振兴也迈开大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5.7%降至2019年0.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017年的2.71降至2019年的2.64。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不斷向农村延伸。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全国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3.5万个、安置住房266万多套,960多万贫困搬迁群众乔迁新居,有效解决了“十三五”期间近1/5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截至2019年10月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977万人,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19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提前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90%以上乡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

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协调性增强

“十三五”时期,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加速崛起,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进军。从“十二五”末的2015年到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0.8%增加到了53.9%,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到39%,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到7.1%。我国经济结构日益优化,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产业融合速度不断加快。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供给体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强,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连续六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的巨大潜力,为中国经济跨越式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消费结构整体升级的趋势明显。

5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增强了经济运行的协调性稳定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大需求共同发力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平稳运行,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京津冀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