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梅和她的新田园诗词

2020-11-06 07:33罗道美
东坡赤壁诗词 2020年5期
关键词:清平乐红梅木耳

罗道美

黄红梅,家住湖北省随州市农村。近年来,她辛勤耕作,勤奋创作,每年在《中华诗词》《湖北诗词》《东坡赤壁诗词》《长白山诗词》等刊物和网站上,发表诗词60至100首左右,并有部分作品获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田园诗词,其风格清新,特点突出,可圈可点。

一、语言鲜活,通俗易懂

传统诗词除有一定的字数格式要求外,还要讲平仄,还要不违格律。因此,诗人词家们在创作时,往往会用一些古奥生僻和一字多义的字词,来概括自己要表达的情感。而黄红梅作品的语言,都是现代白话,鲜活流畅,通俗易懂。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在一次学术报告中,号召传统诗词的诗人要向新诗学习,加强当代口语的运用。他讲道,最重要的是克服古奥生僻、照搬成语、醉心用典等毛病,在每行每句都限定字数、整齐划一的形式之外,要尽量突破窠臼,学习借鉴新诗明白晓畅的灵动语感和新鲜句式。黄红梅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如她的《清平乐·摘木耳》:“非花非果,木棒生千朵。挤挤挨挨忙抢座,卡在中间多个。

下蹲四顾三番,里摸两手无闲。摘剪摊开晾晒,收工日上旗杆。”(载《中华诗词》2016年第9期)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木耳的生长状况,下半阕写摘木耳的勞动情景,简单明了,朴实无华,逼真形象,又有谁看不懂呢?笔者认为,要想传统诗词这一国粹传承久远,必须鼓励用现代语言创作,包括一些好的流行网络词汇,只有这样,才能扩大读者群,感染更多国人,达到传承久远、发扬光大的目的。

二、情景交融,感情真挚

黄红梅长期在农村生活,了解、熟悉农村的山山水水,与父老乡亲朝夕相处,无话不谈。在诗词创作时,能根据需要,立意选材,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并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风光的热爱,对乡亲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诸多情感,融于其中,让人读后感同身受,真实自然。如她的《翻香令·小院》:“熏风门外柳丝牵,艳阳院里石榴燃。青梅嗅,毛桃看,角落边、摘杏味犹酸。

两三莺燕戏窗前,一双蝴蝶浣花间。眼儿媚,佳人醉,忍冬香、时令小词填。”(载《中华诗词》2016年第9期)

短短56个字,作者写了天空的风、艳阳,写了地上的柳丝、石榴、青梅、毛桃、杏,写了飞舞的莺、燕、蝴蝶等,并将之用一座小院连起来,再加上一位佳人,真是太美了。此情此景,此院此人,怎能不叫人陶醉呢?为了表达热爱之情,爱诗之人,当然是写诗填词了。

三、新时期农村知识女性在其诗词中栩栩如生

旧社会,中国女性除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外,还要受夫权的管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她们再也不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与男同胞一样,能参加社会的各项活动。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在农村,广大妇女除种地外,同样办养殖场,办加工厂,办幼儿园,开门诊,办农家乐,当老板,还可以外出打工。黄红梅太熟悉她们了,于是乎便在诗词中将之作为主角,一个个勤劳、潇洒、智慧、漂亮、能干的新女性,便展现在眼前。如她的《西江月·她》,写的就是现代农村知识女性的劳动和优雅生活:“忙种三分薄地,累斟一盏清茶。瓦房虽旧雨风遮,顾影闲来自画。

听鸟飞鸣院落,看藤缠上篱笆。牵牛开放几枝花,摇曳斜阳西下。”(载《中华诗词》2016年第9期)还有,她的另一首《清平乐·初秋》词,写的也是农村新生事物,歌颂党的三农政策:“明朝去么?小径村庄左。红紫葡萄藤下过,前赏流香朵朵。

溪边好客人家,波心并蒂莲花。带露听凭采摘,楚空一片云霞。”反复咏读,形象鲜活生动,诗味无穷,耐人咀嚼。

猜你喜欢
清平乐红梅木耳
清平乐·初冬夜半惊雷
清平乐·归老
清平乐(1)
巧洗木耳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Behaviourism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发现木耳
木耳变形记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