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有一位官员拒贿有术,既不得罪人,自己又一尘不染,保持清廉之身。他就是北宋时期官至御史中丞的刘温叟。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名门之后,其祖先为唐朝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刘政会。其叔祖刘崇望,在唐昭宗时期担任宰相。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
刘温叟为人厚重方正,举止遵循礼法,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官至御史中丞,在朝中身居要职,素以清廉著称。
有一天,一个自称是刘温叟学生的年轻人来到刘府,送来一车粮草,以谢师恩。刘温叟深知这个年轻人肯定有求于自己,如果收下他的礼物,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他要求的事即使不合法也得昧着良心去做。于是百般推辞不收。可是这个年轻人说:“我不求您办事,只是聊谢师恩。”刘温叟推辞不掉,又不好伤他的面子,于是说:“你的礼物我收下,为表示感谢,我也赠送你一件礼物。”说着,他让家人拿出一套华丽的衣裳回赠,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数倍,寓意不言自明。年轻人见达不到行贿送礼的目的,只好将粮草原样拉了回去。这事传出后,一些想给刘温叟送礼的人再也不敢来送了。
一车粮草,算不上珍贵之物,但是千里长堤溃于蚁穴。
刘温叟不仅婉拒小民小礼,对王爷皇帝送的珍贵之物,他也是巧妙地回绝。宋太宗赵光义还是晋王时,听说刘温叟清廉,便想试试他。赵光义派人来到刘府,送给他五千钱。这下可给刘温叟出了个难题:如果接受,坏了自己清正廉洁的名声,如果不接受,晋王的面子往哪搁,别人会说你不识抬举。沉思片刻,刘温叟最终爽快地将钱收下,存放在西舍房中,命令府吏贴上封条。
第二年端午节,赵光义又派人给刘温叟送去角黍(粽子)、执扇等礼物,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这人看见西舍房的封条还在,回来后告诉了赵光义。赵光义感慨地说:“我的钱他尚且不用,何况是他人的钱?从前接受下来,是不想拒絕我,现在过了一年还不启封,他的清廉气节显而易见。”于是命令把所送物品拉回。
开宝四年,刘温叟染病。宋太祖赵匡胤知道他家贫穷,赏赐他器币。几个月后,刘温叟去世,终年63岁。
斯人已逝,但朝廷没有忘记这位廉洁忠义之士。雍熙初年,刘温叟的儿子刘炤被罢官待选,因为家贫,他向朝廷请求审查自己的资历和劳绩。
等到皇帝召见时,宋太宗赵光义问他是谁的儿子,回答是刘温叟的儿子。赵光义很悲伤,感慨说当今大臣很少有像刘温叟这样的了。于是召宰相来谈刘炤的事,赵光义问宰相:“刘炤应当充任什么官?”宰相说:“免除待选作为厚恩。”赵光义说:“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够表示劝勉。”于是提升刘炤为太子右赞善大夫。刘温叟的另两个儿子刘炳、刘烨后来都考取了进士。
(摘自《文史博览》 郑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