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东 朱盈玫 禄树晖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加重视居住环境的舒适、美观以及安全程度。为了兼顾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多方面需求,生态化适应性成为现代民居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生态化适应性的建设理念包括了丰富的内涵,如保持地方特色、使用本地建筑材料、节能环保,以及重视房屋对气候环境的调节能力等。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藏式民居的构筑技术和生态理念,可为现代民居的生态适应性发展提供借鉴。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个民族的风俗、文化不尽相同,居住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生态迥异,这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建筑差别很大,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价值。藏族传统民居建筑是藏族人民群众几千年来宗教信仰和生活生产经验的凝聚,承载着藏族人民的文化和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西藏建筑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和深入,且大多集中于宗教建筑、建筑装饰艺术方面,如陈耀东的《中国藏族建筑》、赵朴初的《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等著作从宗教文化的视角出发,阐述了藏族建筑文化以及建筑技术成就。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更多地对藏族民居建筑进行系统的研究,如翟辉等著的《云南藏族民居》、徐宗威著的《西藏传统建筑导则》等著作阐述了不同地域藏族民居建筑的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和相关发展;李春生等著的《温馨家园 藏族民居》从环境、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探索了藏族民居建筑。以上的相关研究多局限于宗教文化、民居装饰和外观等方面,而对藏族民居中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不足。本文尝试从生态适应性角度出发,通过具体锁定林芝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从结构、布局、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等方面探究林芝地区藏式传统民居的建筑技术和建筑理念。
朝向的生态适应性
林芝大部分区域地处浅丘高原河谷地带,平均海拔3100米,其气候类型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17℃,昼夜温差较大,全年温度较低,一年四季没有明显的差别,因此,高原低温是林芝地区民居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房屋朝向的选择尤为重要。和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正南朝向是房屋能接受日照时间最长的方向,充足的光照能够使林芝地区藏族民居的屋内温度不至于过低,有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为了比较精确地掌握光照对室内温度的影响,笔者选取了林芝市巴邑区张麦村的两栋朝向完全相反的民宅,其中一栋为朝向南面的房屋A,一栋为朝向北面的房屋B,笔者测量了这两栋房屋在9月份十五天里的室内温度,测量时间为每天的下午三点。根据测量结果,朝向南面的房屋A在十五天里每天下午三点的平均温度为19.9℃,朝向北面的房屋B在十五天里每天下午三点的平均温度为16.7℃,两栋房屋的平均温差为3.2℃,由此可见,是否在迎着太阳的方向建造房屋对室内热环境质量影响较大,充足的阳光是影响房屋空间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林芝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中,当地群众的日常活动主要在朝南的主立面房间内进行,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第一,当地民居建筑的室内热量来源主要为太阳光的辐射,朝南房间的温度最高;第二,通过门窗进入室内的太阳光也起到了照明的作用,朝南房间的光线最亮;第三,由于当地海拔高,紫外线强烈,充足的光照也可为朝南方向的房间提供一个细菌相对较少的生活环境。
笔者进一步选取了林芝市巴邑区周边具有代表性的索朗、拉姆家的传统藏族民居作为研究对象,两家的房屋都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四十多年的历史,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笔者总结林芝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的朝向主要包括两方面:(1)当房屋建在四周无明显遮挡的平坦地面以及山体的平台上时,房屋一般朝向南面,以保证通过增加房屋接受光照的面积来提升室内温度;(2)当房屋周边有山和河时,当地藏族群众在选择 “背靠山面朝河”布局的同时会兼顾日照时间和强度,尽量将房屋的正立面设置朝南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还会考虑避开沙尘风力。
围护结构及平面布局的生态适应性
林芝地区的人口密度低,土地资源丰富,当地的传统藏族民居大多建有封闭或半封闭的院墙,一些院墙由附属性建筑所代替,一般用于储藏木材、牛粪等燃料,亦或是用于圈养牲畜,其朝向设置与主屋相比较为随意。此类附属房屋或院墙将院内主屋围护起来,成为林芝地区传统民居围护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围护结构还包括主屋墙体、屋顶、门窗等。此类结构最重要的功能是防御,即防止外人入侵,同时也起到防风、防尘以及防止室内热量流失的作用,一个好的围护结构既能在冬季保证室内温度,又能兼顾通风换气,同时还可保证夏季温度不至于过高。在林芝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满足人体需要的热舒适度的方式方面,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该地区拥有充足的太阳能资源,在居民通过多种方式使房屋吸收足够的太阳辐射后,围护结构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室内外空气对流,保持室内热度。综上,围护结构不仅起到保证建筑的基本功能——遮风、避雨、抵御外敌,同时也起到了保温、隔热、通风、采光的功能。
林芝地区传统民居一般为两层建筑,房屋内的柱子分布规范整齐,横向和纵向的柱子间距基本相等,大多在2.5米到3米之间。多数房屋宽度大于深度,房屋形状比较规整,也有一些特殊的几何形状的平面布局建筑,比如在房屋入口处的侧面会突出一部分,形成小“L”形的布局。一般常见的平面布局形式为规整的方形,高度一般为二至三层,少数为一层或四层,“L”形和其他异形平面布局的房屋建筑高度一般为二层或者三层。也有一些房屋底层为规则的方形平面,二层以上为“L”形平面,这样二层以上就会空出一个露天的平台,此露天平台可以用于晾晒青稞等农作物,同时也可为人们休息和生活提供方便,也有部分农户将露天平台改造成阳光棚,即用玻璃架与二层房屋连接起来,搭建成密闭的玻璃房屋,阳光透过玻璃进入房间,极大地提高了室内温度,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建筑形式和采暖的生态适应性
早期藏族工匠砌筑建筑的手艺十分高超,即使在缺少相应辅助工具的情况下也能砌出平整、牢固、美观的墙体。漢朝时期,从内地来到吐蕃(古代藏族所建政权)的工匠带来了汉族的房屋修建工艺、技巧以及相关的设备,自此林芝地区传统藏族民居建筑文化与汉族建筑文化开始交融,林芝地区的民居建筑在结构、形式、外观、施工流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藏族工匠们的建筑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林芝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的修建不依靠图纸,甚至早期的建筑完全没有图纸,主人家根据投入的成本和需求直接与工匠商议讨论,再结合地方特色和环境确定房屋的面积、层数、进深、装饰、材料使用等信息,工匠们根据主人确定的信息进行房屋建造,一般情况下正常家庭的房屋建造约两个月即可完工。参与施工过程的人员不止包括请来的工匠、主人家的人员,还包括主人的亲戚、村民等,他们一般负责简单的搬运工作。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门窗的大小和方位、楼梯的位置、装饰风格等此类信息会由主人和工匠们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讨论确定。传统的藏族民居所使用的修建技術简陋,运输方式原始,需要的人力较多,使得构建房屋所使用的木材、石块等建筑材料不宜过大过长,因此传统的藏族民居建筑层高一般都在3米以内。
林芝地区的室内热度主要受太阳辐射、温度、湿度、风力以及降雨等综合作用的影响,从而影响人体感受。该地区居民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工具以及房屋内保持温度的方式比较单一,即主要采用炉灶和利用太阳光两种方式,燃料主要为木材,再辅以煤炭和少量的牛粪。通过实地室内温度调查可知,当炉子里火较旺时,室内温度一般可维持在10℃-15℃之间,夜晚十二点之后,由于炉火燃料不足,室内温度下降,最低可达0℃左右。炉灶不仅起着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往往还用于烧水煮饭,是藏族居民炊事的重要工具。
抗震处理的生态适应性
林芝地区位于地震频发带,大部分区域属于山区,地理环境特殊,笔者通过中国地震台网的数据统计发现,2015年以来林芝地区共发生地震54次,最高震级6.9级。此外,其传统藏族民居所采用的结构多为砖石混合与木结构混合形式,砖石砌成的柱与围墙起主要承重作用,梁和檩条支撑在墙上,再辅以木材或砖石,稳固整个房屋。墙体所用的材料一般就地取材,选用石块砌体并填充泥土和碎石。由于林芝地区林木资源比较丰富,一些房屋也会采用井干式木结构的建筑方式,墙体用木材堆砌而成,房屋内部一般设置等间距的柱子,柱子只起到简单支撑作用,房屋内部各个房间的隔墙不承重也不支撑,只是简单地隔出空间,这样的建筑结构在发生地震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外墙移动的时候非常容易倒塌。
林芝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虽有基础的抗震措施,但是受地域限制,材料和技术都比较简单。具体措施如下:(1)墙体厚度的构造。房屋地基的设置一般较深较宽,地基与墙体砌成整体,墙体的厚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使得整个建筑的重心向下,有利于建筑的稳定性。就一个三层的民居建筑来说,一层墙体的厚度为700毫米左右,二层墙体的厚度为550毫米左右,三层墙体的厚度为400毫米左右;(2)空间布局的设计。林芝地区传统民居的空间布置多呈规整的几何形状,这也有利于结构的稳定,能够达到一定的抗震效果;(3)抗震材料的使用。部分建筑一层采用土石砌筑的墙体,二层采用局部或整体的木结构,由于木材质量较轻,有一定的抗弯、抗拉性能,整体性较好,能起到一定的抗震效果。并且林芝地区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便于就地取材;(4)一些民居建筑的梁柱采用木榫连接,此类连接能够有效地固定梁柱,不易产生位移滑动,并且此类连接能承受较大的重量,即使产生了一定的变形也不易损坏,当发生地震时能够吸收部分从地面传来的能量,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综上所述,林芝地区藏族传统民居建筑具有非常突出的生态适应性特点。整体来看,民居建筑墙体偏厚且厚度自上往下逐渐递增,能有效地隔热并保持稳固;房屋立面挺拔有力,给人稳重厚实的既视感;多层建筑底层一般不开窗,二层及以上有开窗,从室内往外看,窗户内大外小,从室外看,窗户下大上小,这样的开窗既有利于在增加采光同时阻挡风沙,也能有效地维持室内温度,由于一层很少开窗,有利于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屋顶大多为平屋顶,有利于保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林芝地区的传统民居逐渐被现代建筑所代替,人们生活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得到提升,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林芝地区传统民居和村落所包涵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值得现代村居建筑深入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军环,夏勇,张燕.防御性聚落民居·色尔古藏寨[J].建筑与文化,2016(11):214-216.
[2]张燕.四川阿坝州色尔古藏寨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3] 谢娇. 四川甘孜州藏族民居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4]杨意志,杨进,王倩.新型城镇化下民族地区建筑遗产旅游开发探析——以色尔古藏寨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5(08):204.
[5]周如昌.对我国乡村城镇化的一些看法[J].中国农村经济,1985(12):1-8.
[6]陈耀东.中国藏族建筑[M].中国建筑书店有限责任公司,2015,09.
[7]赵朴初.中国佛教建筑艺术[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06.
[8]翟辉,柏文峰,王丽红.云南藏族民居[M].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2008,05.
[9]徐宗威.西藏传统建筑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06.
[10]李春生.温馨家园 藏族民居[M].重庆出版社,2007,03.
作者简介
陈东东 西藏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