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个研究团队在抗衰老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筛选了超过10万种已知的化学物质,成功地发现了能够恢复小鼠体内端粒长度的小分子。相关研究发表在《细胞·干细胞》杂志上。
现阶段,人类抗衰老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染色体末端的“小帽子”——端粒上,端粒能够防止基因DNA密码的“磨损”,这在生物健康和衰老进程中至关重要。但在细胞每次分裂时,端粒都会变短一些,直到细胞不再分裂而死亡。如果能干预这一过程,则将实现对衰老以及衰老带来的不良影响的调节。
201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PARN”的基因,其在端粒酶的作用中地位突出,因为这个基因在正常时会稳定端粒酶的一个重要成分“TERC”。当其变异时,则会导致端粒酶的产生量变少,从而导致端粒过早地变短。
此次,研究人员筛选了超过10万种已知的化学物质,以期找到能够保护“PARN”健康功能的化合物,最终发现通过抑制一种名为“PAPD5”的酶可以实现。该酶能有效影响“TERC”,恢复端粒酶的正常平衡。
研究人員期望利用这种化合物,开发出一类针对人类全身干细胞的新型口服药物,从而在治疗衰老所引起的疾病时,甚至在解决更广泛的人类抗衰老问题中起到作用。
(摘自: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