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2020-11-06 03:51:32
矿山安全信息 2020年14期
关键词:煤炭市场煤价库存

学刚看市

沿海地区现货煤价暂获支撑

综合看,尽管沿海地区动力煤市场仍然受到消费增长乏力的不利影响,但是包括部分预期因素在内的一些积极因素继续增加或增强,价格整体运行方向继续向好。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北方四港的动力煤库存继续减少。数据显示(见附图1),北方四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黄骅港)的动力煤库存延续着4 月下旬以来的下降态势,5 月7 日的库存进一步减少至2291 万t,环比前一报告期末(4 月30 日)减少了257 万t,比4月23日近期高点减少了571万t,高库存对港口现货煤价带来的下降压力显著减轻。与此同时,随着港口库存的不断减少,一些优质动力煤(例如:低水、低硫的水泥行业用煤)的资源出现趋紧倾向,价格出现上翘,带动港口动力煤市场的整体情绪好转。

第二,大型煤炭企业5 月份价格措施有喜有悲。一方面,与4月份相比,大型煤炭企业刚刚公布的5 月份港口动力煤价格(包括年度长协和外购长协动力煤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调,给现货动力煤市场信心带来一定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从目前形势看,大型煤炭企业公布的5月份月度长协(或外购长协)动力煤价格与市场现有价格水平基本相当,而且基本上取消了4 月份的“量大优惠”促销措施,也有一定的挺价作用,对5 月份的现货煤价走势也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第三,4月份煤炭进口超预期引发对严控进口的担忧。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进口数据显示(见附图2),1~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12672.6万t,同比增加2680万t、增长26.9%。其中,4月份进口煤及褐煤3094.8万t,同比增加564.9万t、增长22.3%,环比增加311.5万t、增长11.2%,这种逆国内煤价走势、逆限制进口措施而出现的明显超出市场预期的、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的增加态势,在给4月份和5月初国内动力煤市场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使得市场对后期煤炭进口产生了更强烈的减少预期,从而给近期现货动力煤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第四,沿海地区六大发电企业的电煤日耗高于2019 年同期。数据显示(见附图3),进入5 月份之后,沿海地区六大发电企业的电煤日耗出现回升,并且出现2020 年2 月中旬以来首次高于2019 年同期水平的状况,给近期沿海地区动力煤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第五,劳动节过后船舶煤炭运价重拾升势。劳动节过后,电煤日耗增加、大秦线开始例行检修、环渤海港口库存快速下降、部分煤种出现短缺、进口煤限制趋严、南方地区气温升高、长协合同陆续签订、高速公路开始收费导致的公路采购煤炭向港口市场转移、国内煤价趋稳带来的抄底需求增加等因素,促使港口动力煤报询盘趋于活跃,煤炭船舶运力需求再度增加,加之砂石货盘增加的助推,国内煤炭船舶运价重拾升势(见附图4),给未来一段时期的动力煤需求形势带来良好预期。

5月上旬煤市运行稳定 中下旬煤价或上涨

5月上旬,利好和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且势均力敌,港口市场煤价格保持在470元/t左右,呈平稳运行态势。5 月中下旬,随着工业生产及社会秩序的恢复,钢铁、建材等行业主要产品需求快速走强,加之政策加码,用电量回升,电厂日耗有望继续增加。而大秦线检修开始后,港口库存回落,优质煤炭出现紧缺,港口市场煤价格有望在5 月中下旬出现上涨。5月份,随着对进口煤进行限制,市场将有所转好;6 月份,迎来“迎峰度夏”之前的采购和拉运,煤炭市场将走出低谷。

1.神华大幅下调长协价格令人意外

4 月底,中煤集团与华能、华电、国电投正式签订了《2020年煤炭中长期合同》,年度长协基准价格为535 元/t。据悉,5 月10 日前,煤电企业均将陆续完成2020 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长协的成功签订,意味着煤电双方就价格已经达成共识,现货价格也要稳下来了。

4 月初,神华出台2020 年5 月份长协价格,5500kcal/kg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为529元/t,下调14元/t;5500kcal/kg动力煤月度长协价格为470元/t,大幅下调66元/t。在市场明显转好、现货即将止跌企稳之际,神华突然大幅下调年度和月度长协价格令人意外。神华长协价作为行业内的标杆,其价格的大幅下调必然会带动同煤、中煤等其他煤矿下调价格,这也给劳动节过后的5月份市场带来一丝隐忧。

回顾4月份,煤炭市场下行,环渤海港口煤价从月初的530元/t,跌至月底的469元/t,整个4月份大幅下跌了61元/t。煤价持续2个月的下跌引起整个煤炭行业震动。对此煤炭协会发出一系列稳市倡议,呼吁各会员单位根据市场需求,有序释放产能;推动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维护煤炭市场价格稳定。从4 月下旬开始,市场有所趋稳,部分用户抄底,到港煤船出现增多,煤价止跌企稳。

5月份,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推进,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会显著降低,国内经济秩序的恢复力度也将明显加大;加之大秦线检修将近1个月,上游供应和铁路发运受到影响,以及对进口煤的限制。综合分析,5 月份煤炭市场比较乐观,预计到港拉煤船舶将出现增加,沿海煤炭运输逐渐恢复正常,煤炭价格企稳回暖。劳动节过后,下游电厂日耗增加,存煤下降;叠加铁路检修期间,环渤海港口库存下降过快,煤价有望出现上涨。受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拉动,钢铁、建材等行业主要产品需求或快速走强,二季度电煤消耗同比将出现回升,下游用户高位的库存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耗;后续采购和拉运大部分转至国内市场,给环渤海港口和运煤铁路带来发展机遇。

2.协会稳价调控,起到救市作用

春节过后,为保障煤炭供应,上游产地积极响应,迅速恢复生产,铁路发运接近正常水平;南方电力等耗煤企业还大量采购低价进口煤,国内外市场全力增加供应。而此时,沿海地区有的行业恢复缓慢,市场需求不足,造成中转港口以及终端环节库存累高;进入传统用煤淡季,电厂耗煤始终未能实现新突破,需求拉动不足,高位的库存得不到消耗,市场煤价格应声而落。

实际上刺激下游煤炭需求、适当收紧上游生产数量、严把进口关是平衡煤市供求关系、稳定煤炭价格的最佳选择。从二季度起,第二产业全面复工,第三产业也逐步恢复正常运营,煤炭需求将有所增加。此外,进口煤管控政策也在进一步收紧,下游电厂将自身的高位库存消耗的差不多之后,会将下一步采购重点放在国内市场上。预计在5月下旬到6月份,煤炭市场将趋向供需平衡。

从最近的市场情况分析,需求有所回暖,环渤海港口和电厂存煤均出现下降,尤其秦皇岛港存煤降至451 万t。除了港口增多、资源分流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还有以下原因:第一,大秦线检修,每日发运量保持低位,而港口调出量在增加,促使库存下降;第二,在电厂库存高位的情况下,港口严格控制接车菜单,按用户需求装车;第三,煤炭企业积极响应协会号召,限产保价,减少恶意竞争;第四,价格持续倒挂之下,发运企业和贸易商自主减产,尤其实力较差的发运企业陆续退出市场、减少发运。

随着工业生产及社会秩序的恢复,钢铁、建材等行业主要产品需求将快速走强,叠加政策不断加码,经济复苏加快,用电量回升,煤炭需求有望在下半年全面恢复至正常水平。目前,市场已经出现转机。上游煤炭企业应按照协会的倡议,做到以需定产,逐步消化煤炭库存;坚持以市场导向,按合同组织生产和销售。此外,还需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加大对进口煤的限制力度。如果减少部分进口量,将沿海地区部分需求和拉运船舶转移至国内市场,完全可以化解供给过剩、煤价大跌的危机,实现平衡煤炭市场供需关系,保障北煤南运畅通运输,稳定煤价。

3.煤市向供需平衡转化,中下旬煤价有望上涨

在进口煤政策愈发严格的情况下,已经有部分终端取消已订购的进口煤,等高库存得到积极消耗以后,将后续拉运重点转至国内。在进口煤通关操作困难、加强政策干预声音四起的形势下,电厂基于对后市把握难度加大和煤价低位可抄底拉运等原因,释放部分购买需求。受此利好因素影响,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到港拉煤船舶急剧增加,港口发运量低位回升。大秦线展开为期30d的春季集中检修,环渤海港口去库进程加快。截至目前,秦皇岛港存煤454 万t,再次降至500 万t 以下,较4月17日库存最高点下降了234万t。

4 月份,发电量持续保持正增长,劳动节过后,南方部分地区气温急剧攀高,煤炭市场需求可期;主要经济指标显著回升,工业生产规模将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下游用电量后程发力。随着到港拉煤船舶陆续增多,环渤海港口库存不断下降,部分优质煤出现紧缺,煤价不会继续下跌,预计将保持平稳,并在中下旬小幅上涨。

随着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国内经济运行逐渐恢复,用电需求环比将有所回升,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电煤消费水平。截至目前,沿海六大电厂库存1554 万t,日耗65.91 万t,可用23d;电厂存煤和日耗已经接近2019 年同期水平。受进口煤政策收紧影响,叠加国内煤价基本触底,煤炭货盘凸增,采购有所恢复,市场商谈氛围继续好转。从4月底开始,电厂招标采购较为频繁,环渤海港口到港拉煤船舶和已办手续船舶出现小幅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煤价,低硫煤炭按指数小幅上浮出货。

5月份,随着电厂存煤的继续减少,进口煤数量下降,采购国内煤的积极性将有所恢复;而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增加,投资项目的增加,耗电量有所提高,沿海电厂日耗将出现稳中有升态势,预计5月中下旬有望突破70万t。近期煤矿事故的发生叠加5月下旬“两会”召开,安全检查力度将增强,对资源供给有一定影响。大秦线检修期间,以秦皇岛港为代表的环渤海港口库存不可避免出现减少,船等货现象增加,煤炭市场向供需平衡方向转化。

4.进口煤收紧影响后续市场走势

目前,3 亿t/a 的进口煤量对国内40 亿t/a 的消费量来说只占区区的7.5%,但其中的2.2~2.3亿t进口煤是供给沿海市场的,这对于10 亿t/a 需求的沿海调入量来说,比例占到24%。

进口煤的数量直接影响了我国沿海煤炭市场的走势,同时影响着我国煤价的走势和沿海煤炭运输的繁忙程度。在国内煤炭需求低迷的情况下,继续大量进口会严重挤压国内矿、路、港、航各行业的生存空间,造成煤炭供需错配;国内煤炭生产、销售、运输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也使上游限产减产的努力付之东流,使各方面稳价调控的救市措施失去作用。

尽管对进口煤限制措施早就开始实施了,南方部分港口因配额问题致使进口煤通关受限,似乎对进口影响不大。2020年1~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2672万t,同比增长26.9%。在受国际疫情影响、国内煤炭需求不旺的情况下,进口煤同比大幅增加;对国内市场影响加深,也是造成2020 年3、4 月份煤价大跌106 元/t 的主要原因。从前周开始,进口煤市场较为冷清,报价保持低位;在通关政策较为严格的情况下,终端和贸易商对于进口煤的采购较为谨慎,预计5月份进口煤将有明显减少。

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华东、华南出口加工型企业受影响较大,用电需求低迷,我国煤炭需求下降不可避免,预计2020年我国电煤需求将出现大幅减少。即使2020 年我国进口煤数量与2019 年保持一致,国内煤炭生产和运输压力不小,更别说大量增加进口。因此,限制进口煤进入国内市场,来缓解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促进国内煤炭市场供求平衡;这样才能保证运煤铁路、环渤海港口正常运转,稳定煤炭价格。后续逐步进入“迎峰度夏”的提前储备期,叠加基建施工项目加速推进,工业用电亦有提升;经济逐渐恢复,电厂补库积极性随之提振。

(慧民)

4月份我国进口煤炭3094.8万t 同比增长22.3%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4 月份我国进口煤炭3094.8 万t,同比增加564.9 万t,涨幅攀升22.3%。

4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额为222430万美元,同比增长7.62%;据此推算进口单价为71.87美元/t,同比下跌9.82美元/t。

1~4 月份,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2672.6 万t,同比增长26.9%;累计进口金额923870万美元,同比增涨17.5%。

受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国际煤价大幅下滑,澳大利亚NEWC 价格指数下滑至50.76 美元/t,欧洲DES ARA 指数下滑至39.2 美元/t,分别比2019 年同期低36.15美元/t和19.18美元/t。

此前有相关消息称,二季度起国内进口煤通关政策收紧,但是由于价格的优势,4月份煤炭进口量依然居高不下。数据显示,广州港进口印尼煤4500kcal/kg 的价格为59.3 美元/t,相比国内同热值煤价存在7.8美元/t左右的价格优势。

受一季度外加4 月份煤炭进口量明显增长的影响,南方部分地区进口煤额度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且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需求淡季,需求迅速回升可能性较小,在保障国内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的背景下,后期我国煤炭进口政策继续严格管控可能性较大。

进口焦煤出现阶段性低价位 国内焦煤市场承压下行

近期,产地焦煤市场延续弱势,焦企虽成本修复,但对于焦煤采购仍多偏谨慎,主产地多数煤矿出货压力未减,库存高位运行,市场情绪较差。

市场消息称,为应对不可抗力疫情影响,体现产业链命运共同体,山西主流煤企将下调焦煤长协价格,其中,铁路直达下调幅度为20~50元/t,货款、承兑政策另算。

据了解,在下调各煤种挂牌价的同时加大付款优惠幅度及增加相关长协兑现率的奖励优惠。其中,预付款优惠力度由20 元/t 变为40 元/t,承兑加价由30元/t降为15元/t,一季度兑现率大于85%,当月兑现率90%,再优惠20元/t。

整体看一些煤种连同优惠一起的话,最大降幅可达100 元/t 以上,这也是自长协价格机制实施以来,首次一季度内两次下调价格。

中国煤炭资源网分析师吴倩表示,“2020 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进口炼焦煤价格出现阶段性、时点性低价位,钢厂采购纷纷转向进口煤的同时,也在减少煤炭中长期合同用量。”

吴倩进一步讲道,“目前澳煤价格优势较为明显,经测算,山西主流煤企价格比地方煤价高出100~200元/t左右,比澳煤价格高出近400元/t。”

据悉,山东地区主流炼焦煤挂牌价格下调30~50 元/t,现气煤挂牌报价850~910 元/t;1/3 焦煤报1050~1100元/t,均为出矿含税价,5月1日执行,具体还需看各煤矿量价优惠政策。

4 月份,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炼焦煤专委会发出稳定焦煤市场倡议书,建议各焦煤企业在控制产量、坚守长协、稳定价格、控制风险等方面抱团应对,发挥集群效用。

有媒体报道称,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响,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速快速下行,作为我国传统产业的焦化和钢铁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利润收窄、亏损面扩大的严峻形势。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减少炼焦煤长协采购量的意向明显。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从5 月6 日开始,全国高速恢复正常收费,下游用煤企业用煤成本增加,采购需求进一步放缓,为缓解销售压力,多数煤企被迫继续让利降价。

劳动节过后,焦煤市场持续承压,虽然节后下游钢焦市场有好转,但对焦煤市场提振有限,受运费上涨影响,下游用煤成本增加,煤炭需求进一步回落,部分煤企库存压力加大,价格承压下行。短期看,焦煤市场供需矛盾尚未有明显缓解,焦煤市场或仍将继续承压运行。

汾渭CCI 冶金煤价格指数显示,截至5 月9 日,CCI山西低硫煤价格为1335元/t,较4月份同期水平下调40 元/t;CCI 山西高硫煤价格为1002 元/t,较4月份同期下调51 元/t;CCI 济宁气煤含税出厂价报780元/t,和4月份同期相比价格下调30元/t。

山西临汾某主流矿表示,近期受市场影响,瘦煤(S0.4 G55-60)铁路现货价格下调20元/t达到1060元/t,地销现货保持1080元/t不变。

下游焦炭市场方面,河钢集团日前对焦炭采购价格上调50元/t。河北钢铁集团接受焦炭首轮价格提涨,标志着焦炭第一轮价格提涨全面落地。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价格提涨能够顺利落地,一方面得益于节后钢材市场持续走强,另一方面是因为运费上涨。焦炭首轮价格提涨落地后,暂时来看继续提涨有难度。

最新市场方面看,受高速收费及部分路段堵车严重影响,近几日汽运力下滑明显,影响部分焦化企业出货略有放缓,同时钢厂到货不顺畅,整体看当前焦企厂内焦炭库存多低位运行,钢厂高炉开工处于高位,焦炭刚需表现良好,在环保未有明显动作的情况下,焦炭供需面变动不大,短期市场以稳为主。

CCI 汾渭估价显示,截至5 月8 日,山西晋中二级焦价格报1460元/t,较4月份同期上调50元/t;吕梁准一级焦价格报1520 元/t,较4 月份同期价格上调50 元/t。河北唐山二级焦价格为1660 元/t,较4月份同期上调50 元/t;河北唐山准一级焦价格报1720 元/t,较4 月份同期上调50 元/t。山东日照二级焦价格1700元/t,较4月份同期上调50元/t。

全球疫情将不利于稳定国内煤炭价格

继近日油价创纪录暴跌引发“地震”后,受供需关系影响,国内煤炭库存高企,煤价也出现恐慌性下跌。针对煤炭市场目前的状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周健奇认为,煤炭价格是工业运行的晴雨表,主要由市场供需决定。煤炭与石油同为化石能源,都属于大宗生产资料商品,两者的价格走势具有相关性。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而出现暴跌。我国煤价也呈现了下行趋势,只是跌幅小了很多。

疫情对国内煤炭价格的影响主要从2020年3月份开始。但在疫情之前,我国煤炭价格就已经下行。国内煤炭价格从2017 年5 月份开始连续30 个月保持相对平稳态势,一直处于中上游水平,但到2019 年11 月份开始下降,直至2020 年1~2 月份,国内煤炭价格微幅回升至559 元/t,但与2019 年2月底相比仍然低了19元/t。

自2019年11月份以来出现的价格下降反映了我国煤炭供需结构的现状:我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国内煤炭价格即使没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可能也会逐步下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速会加快、降幅会加大。至于国际油价暴跌传导至国内煤炭市场,对价格的影响主要在于2个方面:直接影响煤化工市场,导致化工原料煤价格下降;同步影响电煤消费,抑制动力煤价格回升。

周健奇认为,国内煤炭价格全年趋势也是2019年以“平”为主、2020年将呈现“降”势。根据实际走势,2019 年11 月份很可能是我国煤炭价格的一个新拐点。目前已进入5 月份,影响今后价格趋势的主要因素同样在于2个方面。

首先是我国受全球疫情影响的煤炭内需能否尽快复原,这是影响今后煤炭价格的首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相对于需求,国内与国外煤炭供应能力受疫情影响较小,尤其是国内大规模的供应能力已经基本恢复;国外供应已经成为国内煤炭市场的调节器,能够迅速对国内市场波动作出反应,从而发挥一定的价格平抑作用;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内需是国内煤炭价格的最大影响因素;受全球疫情影响,国内复工复产过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必然会影响内需复原的进度。

其次是天气、安全等非市场因素也将影响今后国内煤炭价格。具体而言,第一,极端天气、较大生产事故等会在一定时间段内制约煤炭供应能力,包括煤炭运能,造成短期内局部供应紧张,进而波及全国煤炭价格;第二,如果水电主要布局区域在夏季降水充裕,将减少全国电煤需求,形成“旺季不旺”的局面。

总体而言,在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下,全球疫情将形成不利于稳定国内煤炭价格的叠加效应。如果出现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或较大生产事故,同时水电能力不足,将出现短期内的煤炭价格较大幅度提升。

正如前面分析所述,国外供应已经成为国内煤炭市场的调节器。如果国内煤炭市场在短时间内供不应求,国内煤炭价格上涨,那么相对便宜的进口煤量就会同期较大幅度提升;随着进口煤需求量的提升,进口煤价格和国际运力价格也会提升,从而缩小进口煤与国内煤的价格差距,那么涨价后的进口煤需求量增速就会平缓,或者下降。反之亦然。整体来看,1~3 月份的煤炭进口同比增速为28.4%,其增速趋势符合国内煤炭市场的供需规律。

秦唐各港降库明显

4月28日~5月11日,秦皇岛、唐山各港合计调进量稳中小涨,合计调出量在拉运阶段性释放支撑下明显回升,调出量高于调进量,秦皇岛、唐山港存煤总量继续下降。

秦皇岛港方面,进入5月份,大秦线3h/d的春季集中修开启,铁路运量受限,日均运量波动在98万t附近,本周秦皇岛港日均调进40.3 万t;调出方面,随着全国气温普遍升高,民用电负荷的增加支撑电厂日耗走高,在煤价逐步企稳下,五一假期期间下游采购需求增加,然而随着电厂阶段性补库结束和水电出力的增加,拉运需求未能得到持续性释放,节后有所回落,整体看,本周期秦皇岛港日均调出51.8万t;调出量高于调进量,秦皇岛港库存继续下探。截至5 月11 日,秦皇岛港存煤438.5 万t,锚地船13艘。

周边港方面,曹妃甸港区日均调进33万t;日均调出41.7 万t;调出量高于调进量,库存大幅释放。截至5 月11 日,曹妃甸港区存煤896.7 万t;京唐港区存煤716.4万t。

下游方面,气温的快速回升刺激电煤日耗快速攀升,目前沿海六大电厂日耗运行在65万t附近,可用天数降至23d,但由于电厂前期阶段性补库结束,在港口、终端库存充裕以及淡季背景下,后续采购释放空间不足局面或将持续,在需求弱势行情未能得到实质性扭转前,港口生产形势仍较严峻。

(马 雯)

猜你喜欢
煤炭市场煤价库存
煤价明显上涨 后市能否延续?
1~2月煤炭市场运行分析与展望
煤炭市场 走强能否延续
“高烧不退”的煤价
能源(2017年11期)2017-12-13 08:12:27
2017年煤炭市场运行分析与展望
2016年煤炭市场会更糟糕吗?
能源(2016年3期)2016-12-01 05:11:15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煤价虽已出现回落 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23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