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玲,娄晓鸣,2 *,尹田田,吕文涛,2
(1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8;2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江苏苏州)
朱顶红(Hippeastrum hybridum)为石蒜科(Amaryllidaceae)朱顶红属(Hippeastrum)多年生球根花卉,别名君子红、华胄兰、孤挺花等[1]。朱顶红原产于中南美洲,我国引进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宜植于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朱顶红花朵硕大,花色丰富而美丽,既可作室内观赏,又可作庭院栽培,观赏和经济价值都很高。但朱顶红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抗寒力较差。耐寒性问题是推广朱顶红的最大制约因素[2]。
田间自然鉴定是抗寒性鉴定中广泛应用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3]。本研究对20 份朱顶红资源进行抗寒性田间自然鉴定,旨在为朱顶红的生产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供试材料来自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城科技园江苏省球根花卉种质资源圃的20 份朱顶红资源(表1)。
2019 年12 月,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调查栽培在单层塑料大棚内的20 份朱顶红资源的抗寒性。根据朱顶红寒害的症状,主要以叶片黄化(植株叶片发黄程度)、叶片萎蔫(叶片失水变性程度)和叶片下垂(叶片寒害后逐步变成倒伏)3 个指标对朱顶红抗寒性进行判断,每个指标均分成5 级,具体评分标准见表2。
每份资源随机选取30 株进行观察,记录叶片黄化、叶片萎蔫和叶片下垂3 个指标的寒害级别,计算各资源寒害指数[4-5],寒害指数=寒害级别分数之和/最高分值×30。最后根据寒害指数将抗寒性划分3 个等级:Ⅰ级(强抗,寒害指数≥0.9);Ⅱ级(中抗,0.6≤寒害指数<0.9);Ⅲ级(弱抗,寒害指数<0.6)。
表1 朱顶红资源及性状
表2 朱顶红抗寒评分标准
由表3 可知,不同朱顶红资源的抗寒性表现了很大的差异,寒害指数为0.2~0.99,最高的0.99,最低的0.2。‘小青龙’‘凤蝶’‘红宝石之星’和‘迷雾’叶片黄化和萎蔫程度在5%左右,成熟叶片叶尖部位黄化萎蔫,植株挺拔;‘小精灵’‘贝贝星’‘柠檬冰糕’‘火焰孔雀’‘妙龄响铃’叶片黄化和萎蔫程度为25%,老叶下垂,部分成熟叶片从中部折断;其次‘红孔雀’‘女巫’‘红狮’‘奥林匹克’和‘魔幻之绿’叶片黄化和萎蔫程度在50%左右,除嫩叶外,成熟叶片基本全部下垂;‘孔雀花’‘卡里美柔’‘悉尼’‘甜蜜妮芙’叶片黄化和萎蔫程度大于75%,基本下垂贴地;最不抗寒的是‘僵尸’‘霓虹灯’叶片基本全部枯萎、下垂贴地。
表3 朱顶红抗寒性田间自然鉴定评分
表4 朱顶红抗寒性与各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
通过朱顶红不同资源寒害指数(表3)与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4),由结果可知,叶片黄化、叶片萎蔫、叶片下垂3 个抗寒性评价指标与抗寒性(寒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2、0.8194、0.7355,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叶片黄化指标与朱顶红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叶片萎蔫,最后是叶片下垂。
低温严重制约了朱顶红的应用和推广,田间自然鉴定法可以很直观、简便地对比朱顶红的抗寒性,在选育抗性品种[6]、病虫害鉴定[3]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由结果分析可知,20 份朱顶红资源抗寒性差异很大,其中有‘小青龙’‘凤蝶’‘迷雾’‘红宝石之星’4 份资源抗寒性最强,‘贝贝星’‘小精灵’‘火焰孔雀’‘柠檬冰糕’‘妙龄响铃’‘女巫’‘红孔雀’‘红狮’‘奥林匹克’‘魔幻之绿’10 份资源抗寒性为中等,而‘孔雀花’‘悉尼’‘甜蜜妮芙’‘卡里美柔’‘僵尸’‘霓虹灯’6 份资源抗寒性最弱。抗寒性强的品种可以考虑露地园林应用,弱的则需进行设施栽培或室内园林应用。
另外,朱顶红不同资源抗寒性与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田间自然鉴定朱顶红抗寒性,可以通过叶片黄化、叶片萎蔫、叶片下垂其中1 个指标来初略判断朱顶红的抗寒性,可以为生产栽培提供初步的参考。
朱顶红资源抗寒性的田间自然鉴定是一个综合的反映,它的叶片黄化、萎蔫和下垂除了寒害的影响,还会受到病虫害和灌溉等的影响。可以考虑持续的多次田间鉴定,以及结合生理指标等的综合分析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