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差异性研究

2020-11-06 05:55程哲炀杨天娇李霄鹤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凤山绿道权重

程哲炀,姚 杰,杨天娇,张 丹,曾 真,李霄鹤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1 引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传统城市公园的单纯游憩和观景已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所要求更优质、更便捷的游憩体验。城市绿道相较于传统公园具有空间形式多变、生态组合独特、景观元素丰富以及小气候变化大的独特环境特征,这也使得城市绿道肩负了美学、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然而,目前关于城市绿道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游憩体验及生态康养方面,缺少从视觉吸引角度出发对景观视觉质量的分析。国内相关研究主要由冯纪忠教授于1979年提出以“旷奥对比”的相关概念[1]。刘滨谊等人在冯纪忠中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景观空间视觉要素特征量化[2-4]的方法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视觉是人们感受空间最直接的方式,当人们处于某空间中时,视线会被某些要素吸引,这些要素成为吸引聚焦点,对观赏者感知和心理认知产生影响[5]。由此可见,提高景观空间的景观视觉质量,在改善生态和提高人居环境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福州“公园城市”的建设,城市绿道景观空间的规划设计也随着空间形式、植物资源和用地类型等因素的不同,而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城市绿道。福道作为全国首创钢结构冠顶式绿道其景观空间的视觉质量相较传统城市绿道飞凤山奥体公园就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本研究选取福州两条不同类型的城市绿道(福道-钢结构冠顶式绿道、飞凤山奥体公园-环山落地式绿道)为客体,利用AHP 法构建福州市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两条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模型的比较与分析,获得模型间关键的差异指标,以期为福州市其余3 条城市绿道吉道、文道、乐道的实践提供参考,使当前福州市的绿道建设朝着人性化、多样化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发展。

2 研究对象概况

2.1 福道

福道坐落于福州市鼓楼区金牛山,近年来全国首创钢架悬空栈道,是我国目前最长的空中森林绿步道,属于城市绿道的一种,其环线总长约19 km。福道地理条件优越,以闽江连接廊线,贯穿西湖公园和左海公园,是福州市2 个城区之间的重要纽带。

2.2 飞凤山奥体公园

飞凤山奥体公园位于南台岛中南部奥体片区,以飞凤山为依托,东南为海峡奥体中心,并与齐安山相对;南面为大片的村庄用地,与乌龙江相望,北面为大面积工业区。公园整体布局环山而建,致力于打造方便市民健身攀登的绿色休闲绿道。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基本程序

福州市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如图1)主要通过四大步骤:评价指标归纳与确立、评价指标量化、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模型的建立。通过这四大步骤可以为下文2 条不同类型的城市绿道的评价实证及对比归纳做好理论与实践基础。

3.2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指标确立

3.2.1 准则层指标确立

在知网文献库中对2010年到2020年间与视觉吸引、景观视觉有关的论文进行筛选,对相关评价指标进行初选。以“景观视觉、评价”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获得423 篇相关的学术论文;以“城市绿道、视觉”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获得61 篇相关学术论文;以“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评价”为主题词进行检索,仅获得了9 篇学术论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准则层指标出现频次进行统计,删除出现少于3 次的指标,并结合实际研究内容。最终确立景观美景度评价、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以及景观视觉吸收力3个方面作为本文准则层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关于景观视觉评价的一级评价指标研究

3.2.2 一级指标层确立

根据知网上检索的相关论文,基于 “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评价”这3 个关键词搜索到的论文仅有9 篇,主要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论文。因此笔者将检索范围扩大,根据“视觉质量”、“景观视觉”这两个要素进行检索,共获得40 篇有关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的论文,将文章中一级评价层指标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如表2)。

在景观美景度评价的一级评价指标下,根据福州城市绿道对空间尺度与多种景观要素的相关性进行综合分类,在景观美景度评价的一级指标下包含近、中、远3 种景观尺度;在景观视觉敏感度的一级评价指标下包含了相对高度、相对坡度、相对坡向、相对距离、观赏视距、视觉几率和醒目程度6 项一级评价层指标。将出现频率次数少等于3 次的相对坡度与相对坡向排除,并结合文章实际研究情况,故最终保留相对坡度、视觉几率、观赏视距和醒目程度4 项一级评价层指标。景观视觉吸收力的一级评价指标包含了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植被丰富度、植被格局和土壤稳定性6 项评价指标,由于最后的视觉质量评价结果是将3 部分内容进行合并的,所以包含在景观视觉吸收力中的坡度坡向删除,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通过结合福州地区所处维度和城市绿道空间特征,排除坡度、坡向和土壤稳定性,最终保留地形起伏度、植被丰富度、植被格局3 项一级评价层指标,如图2所示。

表2 文献中一级评价层指标的频率统计

3.2.3 二级指标层确立

二级评价层指标是对一级评价层指标的细化与补充。因此,为保证整个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需要对景观美景度评价的景观要素部分进行定性处理,将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进行区分,从而获得科学的福州市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体系如表3所示,并最终科学合理的构建福州市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

4 结果与分析

4.1 评价指标量化

在16 项评价指标中,9 项为定性评价指标,7项为定量评价指标。对于定性评价指标,采用景观美景度评价方法进行量化打分;对于定量评价指标采用地理信息数据分析的方法,最终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换算成与定性评价指标一致的计分方式。

表3 福州市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体系(自绘)

(1)景观美景度评价方法

研究中的定性评价主要包括景观美景度评价所包含的各项指标。通过对福州市2 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绿道福道和飞凤山奥体公园中选取的景点进行现场照片拍摄,选取典型景点照片制作问卷,由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研究生进行美景度评价打分。按照心理物理学评价方法,即美景度3分值打分尺度3:很喜欢、2:喜欢、1:较喜欢、0:一般、-1:不太喜欢、-2:不喜欢、-3:很不喜欢。收集所有统计结果后,按照景观美景度各要素权重进行计算整理后取均值得到景观美景度评价得分表,即为此绿道此项评价指标得分。

(2)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方法

研究中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作为定性评价的其中一个部分,通过对福州市2 条不同类型的城市绿道景观视觉敏感度的评价;主要利用ArcGIS10.5软件中的高程分析和坡度分析对研究地的相对坡度、相对距离、出现几率和醒目程度进行分析,最终通过数据的叠加,进而获得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指标得分。

(3)景观视觉吸收力评价

研究中景观视觉吸收力评价为定性评价的另一个部分,通过对福州市两条不同类型的城市绿道景观视觉吸收力的评价;主要从植被格局、植被丰富度和土地多样性3 个因子进行综合评价,利用ArcGIS10.5 软件分别对研究区现存植被和地势起伏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再按权重进行叠加分析,进而获得景观视觉吸收力评价指标得分。

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通过研究制定《福州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影响因素重要度评价表》,问卷中将影响福州市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质量的评价指标划分为不同的重要程度:同样重要为1 分,稍微重要为3 分,比较重要为5 分,十分重要为7 分,绝对重要为9 分。将调查问卷通过电子表格的形式发放给与建筑学相关的专家、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手中,邀请他们对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问卷发放35 份,回收35 份,问卷有效率为100%。将调查结果导入到YAAHP 软件中进行判断矩阵的运算,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具体步骤如下:

(1)构造判断矩阵

以A 表示目标,ui、uj(i,j = 1,2,…,n)表示因素。uij 表示ui 对uj 的相对重要性数值。并由uij 组成A -U 判断矩阵P。

(2)一致性检验

以上得到的权重分配是否合理,还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使用公式:

式中,CR 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 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它由下式给出:

RI 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1~9 阶的判断矩阵的RI 值参见下表4。

表4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4.3 指标权重结果及排序

本研究利用YAAHP 对本评价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其结果如下。

(1)福道评价指标结果及排序

表5 福道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体系

表6 福道景观美景度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

表7 福道景观美景度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

表8 福道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

表9 福道景观视觉吸收力评价指标体系

(2)飞凤山奥体公园评价指标结果及排序

表10 飞凤山奥体公园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体系

表11 飞凤山奥体公园美景度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体系

表12 飞凤山奥体公园美景度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体系

表13 飞凤山奥体公园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

表14 飞凤山奥体公园景观视觉吸收力评价指标体系

4.4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模型差异性分析

4.4.1 权重值排序比较

(1)准则层排序比较

通过2 个评价模型权重分布和评价结构图(图4、图5)对比发现,准则层权重大小排序存在差异,福道评价模型中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权重最大,飞凤山奥体公园评价模型中景观美景度评价权重最大。为传统的环山落地式城市绿道,其主栈道环山而建且坡度相较福道更加平缓,场地流线及布局更偏向传统城市绿道坡度平缓、地形起伏舒缓和群树环绕的特点。同时,飞凤山现存植被资源较为丰富且林相层次分明,因此在飞凤山奥体公园评价模型中景观美景度评价权重最大。

(2)一级指标排序比较

福道评价模型中景观视觉敏感度权重最大的原因在于;福道主体位于福州市金牛山,其山体面积较大(山体面积约为175 hm2),由于地壳活动特殊,造成其形成地形狭长,两侧陡坡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较具利用价值。而福道的主栈道采用“单柱点+ 栈道架空+ 14.4 m 大柱距” 最大限度地适应多变地形与复杂的山势,在保护植被和山体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还原了金牛山陡峭的地形坡度和独特的观赏视角。因此,福道评价模型中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权重最大。反之,飞凤山奥体公园属于较

通过将2 个评价模型对比发现,一级指标权重大小排序存在差异,福道评价模型中远距离景观权重最大,且与排序第二的近距离景观权重值相差较小,飞凤山奥体公园评价模型中近距离景观权重最大。

由于福道全线主体采用镂空钢结构挑空式栈桥和设置钢结构桁架盘绕、环形提升步道及回头弯展线等方式使得福道的观景视线在克服了高差障碍的同时又实现了接近360°无死角观景。在“由外而内”的“刺激应变”和“由内而外”的“目标追踪”2种景观空间的“视觉吸引”机制中,由外而内的视觉吸引,即景观空间中人们所期待的视觉对象能够获得人眼的注意,期待的视觉对象常为风景名胜区、著名景区、网红旅游地等令人向往的景观,近距离漫步在福道独树一帜的钢结构挑空栈道满足其“目标追踪”的条件。而由内而外的视觉吸引过程是指景观空间中那些与众不同的具有较强的新颖刺激的视觉对象能够迅速引起观赏者的注意,是外在事物对人内心直接刺激的作用结果,福道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蜿蜒盘旋的空中廊架相结合带来的“刺激应变”的视觉冲击效果,因此远距离景观和近距离景观的权重排序较高。反之,相对传统的飞凤山奥体公园由于主栈道环山而建,部分路段存在周围森林遮挡,导致存在视野受限,观赏视距缩短的问题,因此其评价模型中近距离景观权重最高。

4.4.2 权重值差异比较

在权重值差异比较方面,从2 个评价模型和评价结构图能够看出,相同的评价指标权重大小有所不同,差异较大的评价指标分别为准则层景观视觉吸收力、美景度评价中的远距离景观、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中的观察距离和醒目程度。

(1)景观视觉吸收力权重比较

景观视觉吸收力权重值差异较大的原因在于地形地貌和现有植被资源存在不同。福道虽原始山林风貌保存完好,但基地内植被以相思树为主,约占总量的90%左右,其余为果树等经济作物,尤以龙眼为主。因此福道的植物群落不丰富,林相结构较单一,缺乏观花赏叶的观赏类植物,植被空间层次差。而基于上一小节视觉吸引机制的分析,游客进入福道大多被独有的钢结构栈道和特殊的地势所吸引,其场地内植物配置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对福道主要视觉吸引目标作用在于点缀和衬托,故景观视觉吸收力影响力较小。飞凤山奥体公园采用森林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的设计理念,采取“线”、“面”结合的布局结构,使得现状林地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林相格局,做到了用动态森林演替方式改造山体林相,使其山体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同时植被景观又丰富多变。同时飞凤山公园在乔木选择上采用慢生树与快生树相结合,落叶与常绿树相结合,使得园区景观色彩丰富、富有季节变化且更具观赏性。因此,其景观视觉吸收力影响较大。

(2)美景度评价权重比较

2 个评价模型在美景度评价一级指标的远距离景观权重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2 条绿道的分布形式存在差异。福道坐落于鼓楼区市中心,还与闽江、左海、西湖和五峰山相邻其先天景观条件优良,同时福道主体栈道采用钢结构架空和盘绕山体的布局方式,因此其视野相较飞凤山公园更加开阔,故远距离景观影响力较大。反之,飞凤山公园由于环山而建和其丰富的植物资源,进入绿道便可沿道欣赏植物景观,因此近距离景观影响力较大。

(3)景观敏感度权重比较

在景观敏感度评价模型中,观察距离和醒目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在于;由于福道架空盘绕的布局形式使其与周边景观较为融合,人在漫步于栈道的同时沿途便可欣赏到鼓楼区的全景,在视觉吸引机制上做到了“内外融合”的“记忆再现”,因此其观赏距离在景观敏感度评价中影响较小。由于福道独特的钢架挑空结构,使得整个绿道犹如一条卧龙“盘绕隐匿”于金牛山中,而随着福州“公园城市”的建设理念不断推行,福道也逐渐成为福州知名度较高的一处 “网红打卡点”,因此其醒目程度影响较大。飞凤山奥体公园相较福道,属于更偏传统类型的城市绿道,其环山而建的栈道布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观赏视野,游客只有在山顶的标志性眺望高架桥上才能获取较好的鸟瞰观景视野,因此其观赏距离影响力较大,醒目程度影响力较小。

5 小结

通过分析两种城市绿道类型的不同,获得钢结构冠顶式和环山落地式2 种城市绿道的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模型。由于2 条城市绿道类型不同,因此其评价指标对景观质量的影响也存在不同,2 个评价模型中影响最大的指标分别是福道的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和飞凤山公园的景观美景度评价;由于地形地貌和规划方式的不同,2 个模型的美景度评价权重排序差异较大;由于场地内现存植被资源差异较大,因此2 个评价模型中景观视觉吸收力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布局形式和周边环境的不同,2 个评价模型中视觉敏感度的观赏距离和醒目程度存在较大差别。

由于篇幅所限,本章仅给出了2 个不同类型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模型的差异性比较及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将根据城市绿道景观视觉质量的综合评价对其美景度差异、景观视觉敏感度差异和景观视觉吸收力差异等做更加全面的分析,为今后福州市城市绿道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建议与策略。

猜你喜欢
凤山绿道权重
梁瀚嵩与起凤山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王凤山:三分“严”+七分“慈”=十分“爱”
权重常思“浮名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Ho Feng—Shan何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