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游客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感知研究
——基于“猫途鹰”网站英语评论的文本分析

2020-11-06 08:25张珊珊张翊晨
东南文化 2020年5期
关键词:犹太参观者纪念馆

张珊珊 张翊晨

(1.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2.英国伦敦大学 英国伦敦)

内容提要:基于游客网络平台文本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游客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为提升旅游地的传播效果提供重要参考。为了解外国参观者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感知情况,基于NVivo的质性文本分析法,对该馆在全球旅游社交网站“猫途鹰”(TripAdivsor)的英语评论文本进行主题分析。发现英语评论者对此馆整体评价很高,基本能接受“中国人在二战中救助了犹太难民”这一主题叙事,产生情感共鸣,认同纪念馆传达的“和平友善、包容开放”理念,并衍生出对西方难民问题、宗教问题、多民族共存共荣等现实话题的思考。

一、研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实施的大屠杀给犹太民族留下了深刻的苦难记忆。二战之后,本属于民族记忆和精神创伤的犹太大屠杀逐渐转变为全人类的精神创伤,引起了更广泛的心理认同,成为20世纪获得最广泛理解、最具情感震撼力的创伤性记忆[1]。二战期间,中国自身也处在艰苦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仍接纳了近三万名犹太难民在上海避难。其中近两万名聚居在虹口提篮桥地区[2],与上海人民比邻而居,共同度过了战争岁月,因而形成了独特的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历史。多年来,这段历史并未进入公众视线,在犹太难民议题的全球话语中阙如。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和以色列建交,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历史开始受到关注,成为推动中以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同为二战被侵略者的语境下,有关这段记忆的“包容”“友善”“共渡难关”等主题也受到中国官方的关注,成为展现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重要素材。

2007年底,上海市虹口区政府在摩西会堂原址建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并正式向海内外公众开放。纪念馆以“和平、友善、包容、开放”为展览理念,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友善包容的中国文化。纪念馆通过优化馆内展览、举办国内外特展和形式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友善开放的形象,成为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进入并丰富了全球犹太难民记忆的话语体系。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获得了国内外游客相当高的评价,连续三年入选全球最大旅游评论网站“猫途鹰”(TripAdvisor)的“年度旅行者之选:中国十大博物馆”榜单。本研究基于网络游客评论文本,考察该纪念馆的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研究外国游客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整体评价、具体内容感知和解读,从游客体验与感知的角度为了解纪念馆对外国游客的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二、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游客主观感知成为国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领域的重要切入点[3],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游客感知的测评模型、游客感知的影响因素、旅游感知形象、旅游行为模式、旅游者感知价值等方面[4]。博物馆旅游研究也逐渐从20世纪20年代的以场馆为关注点过渡到以参观者的行为特征、心理、动机需求、满意度等为研究主体[5]。国内对博物馆旅游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集中在博物馆与旅游的结合、博物馆开发问题研究、城市博物馆发展研究、博物馆解说系统、生态博物馆研究等方面[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获取网络平台留言来分析参观者对博物馆感知情况的研究方法被学者广泛采用。其中,利用词频及语义网络分析软件对博物馆网络评价的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统计的方法使用普遍。如方世敏等使用ROST CM6.0软件分析湖南省博物馆的网络评价文本[7];王国权等以故宫博物院“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为例分析博物馆的节庆展览游客体验[8];蔡文娟等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研究文博旅游景区的感知[9];陈芸基于文本挖掘江苏苏州博物馆的品牌形象感知[10];邵小伟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分析黑色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11]。文彤等使用NVivo软件对广东南越王博物馆线上线下旅游留言档案进行编码分析,发现建筑遗址、文物遗产、解说系统和游客参与构成了博物馆文化展演的要素体系,强调游客作为记忆主体能够发挥记忆的能动性,并与记忆体发生参与互动,从而使博物馆游览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参与的转变[12];宋竹芳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对线上以中文、英文和日文描述的旅游体验进行分析,基于游前—游中—游后的时间逻辑构建了黑色旅游体验的结构模型[13]。

其他博物馆感知方面的研究中,祝晔运用ASEB(Activity,Setting,Experience,Benefit)分析法,基于面向游客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民俗博物馆的旅游开发策略[14];冯荣用同样的方法开展了对上海地区博物馆的旅游体验研究[15]。在博物馆感知量表设计方面,李海娥根据对湖北省博物馆参观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免费开放背景下游客的感知价值由质量价值、服务价值、休闲体验价值、场所价值及成本价值五个价值维度构成[16];张远结合服务质量测评量表SERVQUA,以苏州博物馆为例构建了针对综合性博物馆等旅游质量体验等[17]。可见,学界对博物馆或纪念馆的游客感知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如上所述,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大量旅游者在网络上发表旅游评论,这些网络评论文本成为研究旅游者对目的地体验和感知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18]。游客发表的网络评论往往描述了他们的旅游体验,包括对目的地进行探索、感知、亲历的行为过程,以及旅游经历给旅游者带来的感受、认知反馈及整体评价[19]。Nvivo作为主流的质性研究工具之一,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使用Nvivo分析游客网络评论文本。本研究使用NVivo 12软件对网站上获取的纪念馆英文评论文本进行编码分析,从外国游客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评价考察其对纪念馆的感知情况。

研究中的评论文本均来自“猫途鹰”网站[20]中“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景点点评页面,选取自2011年10月26日(该景点第一条点评生成日期)至2019年4月15日共计497条38375词英文评价。作为全球知名的旅游社区,世界各地的用户都可以在该网站上发布对各类旅游商户的点评,其突出的用户内容生产功能和国际化特色使其符合本研究对英文点评文本丰富性和真实性的要求。根据网页显示的评论者头像、用户名、地点、评论内容,本文认为作为研究对象的497条点评的撰写者皆可视为外国旅行者。由于“猫途鹰”网站显示的用户地点是“目前所在地”或“家乡”两者之一(仅在用户注册时选择填写,网页上并不明确标注区分),少部分地点显示为中国境内的英语点评者,依据其已发布多条点评内容(提及英语菜单、英语展览、英语讲解、感受中国文化等)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其显示的地点实际均为“目前所在地”,故仍将其视为外国游客。

编码所得自由节点根据其内容共形成六个树状节点:游客背景、展览内容感知、展览内容解读、运营管理、纪念馆参观感受、纪念馆整体推荐度。

四、结果分析

(一)总体情况

1.整体参观感受良好,愿向他人推荐

总体来看,94%的参观者认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值得一去,其中13%的参观者表示会将其作为“必去景点”(图一)。

2.高接受度催生情感反馈和积极反思

具体评价上(表一),“内容可信”已是参观者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最基本的积极评价。本研究收集的全部英语评论中共有256处明显将纪念馆展示内容作为对“历史”的表达,肯定纪念馆的历史价值,认为其“反映历史”(如“保护历史”“如果对历史感兴趣,请一定来看看”),这意味着作出相关评论的参观者已基本认可纪念馆呈现故事的真实性。

图一//“猫途鹰”网站英语评论者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总体态度(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信息有效”“情感冲击”“引发思考”是在“内容可信”层面之上的、显示更高接受度的评价。大量“大开眼界”(所有出现英文词eye opening或表达类似语义的表肯定语句皆归入“大开眼界”节点)和“信息丰富”(所有出现英文词informative、detail或表达类似语义的表肯定语句皆归入“信息丰富”节点)表达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参观者对展览内容真实性的肯定,更表现出其对纪念馆中有效信息数量的满意程度。

表一//“猫途鹰”网站下英语评论者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总体评价与参考点数

部分历史爱好者及有其他犹太纪念馆参观经历的评价者在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后,表示从独特的中国视角了解到更多关于犹太难民的信息,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触。上海犹太难民记忆作为一种新的“互证”,为全球犹太难民记忆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模块和素材。

jakester20(2012.12):

这里信息丰富,展览富有成效,让我了解了上海在二战中的独特历史,尽管我做过很多关于二战中的犹太人经历和大屠杀历史的延伸阅读,却对上海在二战中和犹太人在一起的这段历史一无所知。

AmitabhGupta(2017.3):

我去过很多大屠杀原址和纪念馆,但这个纪念馆……讲述了太多其他纪念馆没有提到的、别的国家没有做到的事情。

在“情感冲击”方面,共有107处参考点表达了“感慨万千”(所有出现英文词干touch、move、emotional、tear或表达类似语意的表肯定语句皆归入“感慨万千”节点)语意。对于这些评论的提供者而言,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不仅作为一种“有效信息”存在,还是众多强烈情感的触发点。不少评论显示这种情感超越了单纯的悲伤或喜悦,也因此给参观者带来了尤为深刻的印象:

225robv(2014.10):

整个参观过程中我都深受感动,它成了我们后来好多天一直谈论的话题。BillE48864(2015.4):

我是强忍着眼泪离开的,但我同时也带着微笑,为了上海人民的义举!

纪念馆所呈现的历史事实也引发了参观者对一些世界性问题的思考(所有出现英文词干education或表达类似语义的表肯定语句皆归入“教育意义”节点,出现英文词干insight、reflection或表达类似语义的表肯定语句皆归入“迁移思考”节点),如当代西方难民问题、多民族国家治理、宗教问题等。这些反思性评论说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所提供的信息能够被反复咀嚼,进而生发出能被应用于实践的“生产性信息”,而非“将相关的主题与潜在的参与者排除在这种纪念之外”的或“没有与当下日常的、世俗生活联系在一起”[21]的“死记忆”。结合之前“情感冲击”“信息有效”分类下相关表达,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所呈现的犹太难民记忆在与全球主流犹太难民记忆话语互证与融合的前提下,成为对全球犹太难民话语的一种重要补充,提供了二战中犹太难民避难上海这一特殊视角的历史叙事,即“苦难中的幸”及这种“幸”背后所蕴含的关于包容、友善等普世的道德理念。

(二)具体内容感知与解读

1.参观者主题感知与纪念馆主旨一致程度高

根据各节点下参考点数量统计(图二),概括性描述纪念馆主题叙事的节点“中国救助了犹太难民”(如China saved/helped Jewish people,China took Jewish people in,Chin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aving Jewish people,China provided refuge to Jewish people)和“犹太难民避难”(如 Jewish people fled to China,Jewish people escaped from the holocaust)是参观者提到次数最多的纪念馆具体展示内容,同样属于主题叙事的有关“犹太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不包含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在上海这段历史)的表达也出现了52次。由此可见,纪念馆希望呈现的主旨内容——“上海接纳了为逃离纳粹的屠杀和迫害而从欧洲来沪的犹太难民,为他们撑起了一艘‘诺亚方舟’”[22]和“犹太人和中国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23]——得到了十分有效的传达。

“中国救助了犹太难民”这一节点的相关表达与“签证”节点紧密相关。共有41处参考点提到了“中国为犹太难民提供了签证,使他们得以来到中国避难”相关内容(另有2处未提到或否认了中国在签发签证中作出的贡献,未计入),其中有32处提到了颁发证件的是中国领事,此外,有6处提到了领事“何凤山”的全名。可见,“签证”作为“中国救助犹太难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参观者的关注。

图二//“猫途鹰”网站英语评论者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具体内容感知与参考点数(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除了与“签证”相关的内容,“中国救助了犹太难民”的相关表达显示出三种语意上的比较结构:一是将中国的善行与纳粹的暴行比较;二是将上海犹太难民的幸运与欧洲犹太难民的悲剧比较;三是将中国的包容与当时其他国家的封闭冷漠比较。

ChristopherW724(2017.6):

我们同情那些在纳粹暴行和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战争罪行下的苦难家庭,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所有这些恐怖之中,对于那些能够从迫害中逃离并来到上海的幸运儿来说,他们拥有的是希望。

Assafgi(2016.5):

每个人都必须来看看,看看中国是怎么在全世界——包括美国都在把犹太难民往纳粹手里送的年代,投入到拯救犹太人的行动中去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参观者关注到二战时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相似的被侵略者身份,将“救助”的内涵深化为共渡难关的同道情谊,使得纪念馆话语中的“中国”没有单纯以“拯救者”的形象出现,而成为拥有更多“理解”和“平等”意涵的“盟友”。中国盟友的出现为另一有相似遭遇的苦难民族给予了“共生”(抵御)甚至“共荣”(反击)的可能性;同时,它将单一的犹太难民记忆向“二战被侵略者的共同记忆”延伸,为该记忆增加了在犹太民族之外的共情元素。

Walkinggranny(2012.2):

即使是这样的困难时期,尤其还是在日本人的占领下,中国是唯一一个在二战中不设人数上限接纳犹太难民的国家!

cynthia20041225(2017.5):

犹太难民逃到了上海,上海人民很热心,让难民们住到他们自己的家里。虽然日本军队的入侵使上海人民的生活质量下降,他们还是尽其所能帮助了犹太难民。

可见,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着力呈现的主题在“猫途鹰”网站下英语评论者中有良好的接受度,它所弘扬的“和平、友善、包容、开放”的内涵也在外国游客群体中得到了有效触达。

2.源于个体故事的群体经验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产生如此高接受度及触发更多相关经验和思考的背后机制。通过对参观者具体感知内容的细化研究,我们发现“个人故事”节点(所有包含personal stories字样或类似语义的都归入“个人故事”节点),及与其有上下级内容关联的“名人”“安妮·弗兰克”“罗生特”“姓名墙”节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个人故事”节点下的参考点数量位列“具体内容感知”分类下节点的第五位。从评论来看,许多参观者将纪念馆中的“个人故事”作为参观的亮点。

BrisbaneTraveller2(2013.4):

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个人和有关他们家庭的故事和照片,他们在上海的生活,还有他们后来的生活。

eddies68(2012.10):

这座纪念馆讲述的不仅是犹太难民作为一个群体的经历,更展现了许多作为个体的犹太幸存者在上海的生活故事。

根据一位评论者详细列举的关于“个人故事”的内容,可以看出,触动人心的“个人故事”是以个人自述式的回忆性讲述,加以实物或图像为辅助的形式呈现的。SECh694(2013.6):

有一部分展览内容是现在已经上了年纪的人回忆他们在上海的童年,他们深情地回忆着曾经的犹太邻居和中国邻居、当地的商店、他们的学校、家庭,还有婚礼和成人礼等特殊时刻。那里展示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本教科书,这些物件都属于一个逃难到上海的犹太男孩。一些曾经的难民后来回到这里探访过去的居住地,还有一个犹太家庭和他们从前中国邻居重聚后的合影。还有展品展示了一些犹太人在上海相识、结婚的故事。所有展品都清楚地表达了犹太人民对中国的感激之情,中国在没有其他国家愿意接纳犹太人的情况下仍然给了他们避难之所。

每一位幸存者的记忆都有效呈现了群体记忆的一部分,数位幸存者具有个人特色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上海犹太难民记忆独特的避难、救助、新生等主题。参观者在了解多位幸存者个人故事时,也在编织构建一幅上海犹太难民的“群像”,这些“群像”形成的幸存者群体记忆因此显得真实而生动。

2015年8月,纪念馆增加了多媒体设施,“个人故事”的呈现形式更为丰富。参观者能观看到幸存者接受纪念馆方采访的视频。受访者多坐在家中,面对镜头,用第一人称讲述曾经的避难经历和上海生活。多位参观者在评论中明确表示对视频采访内容的喜爱,乃至有评论者称因其没有预留足够参观时间、无法观看所有视频而感到可惜。这样的展现方式大大缩小了幸存者与参观者间的情感距离,两者之间产生了一种跨时空对话,加以数位幸存者之间类似经历的“互证”,使得这段故事在实物史料并不非常丰富的情况下呈现出较高的真实感和较强的感染力。

《安妮日记》(Het Achterhuis)的作者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参加过长征的奥地利医生(本名雅各布·罗森费尔德,Jacob Rosenfeld),以及“名人”节点下前美国财政部长沃纳·迈克尔·布鲁门特尔(Werner Michael Blumenthal)和画家彼得·马克斯(Peter Max)的经历都可以作为“个人故事”的一部分。因为参观者同样可以将他们的故事与普通犹太难民的故事作为互证,将安妮的不幸与上海犹太难民的幸运作对比,从而提高他们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呈现内容的认同度。

作为整个参观的“终章”,全球唯一一个以拯救为主题的犹太大屠杀幸存者名单纪念墙[24]是“个体故事”最终具体化的“群体性”呈现,包括布鲁门特尔、马克斯在内的已知的13732位上海犹太难民的名字均刻于墙上,受到许多参观者的关注。

Teddy-at-large(2018.1):

有一面墙上刻着许许多多在上海避难过的犹太幸存者的名字——它能和众多死难者名单墙产生很好的对比。

名单墙上还展示了一些犹太难民的回忆语录,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810firef(2014.11):

让我印象深刻的展示内容之一是名单墙上刻着的伊芙琳·鲁宾的话,说的是他们要学会在一个拥有陌生文化、说着陌生语言的新城市中开始新生活。这句话反映了这座纪念馆的整体氛围,即那些在上海找到避难所的犹太人和他们许多遇难同胞的不同人生。

可以看出,这些评论者把个人叙述(个人故事)及视觉化的个体经历象征(名单墙)作为群体记忆的组成部分来理解。名单墙极富概括性和视觉冲击力的呈现方式也再次强调并深化了纪念馆主题。

对于犹太裔参观者及与犹太人有亲近关系的参观者而言,“个人故事”和“名单墙”的展示可能会使其产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在参观过程中,犹太人本身的民族记忆和文化经验很容易得到激活,进而产生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情感触动。

Immw79(2018.3):

我儿子是中犹混血,所以我很好奇他的中国祖父是否与在上海生活过的犹太难民有过接触。

mynamehere2013(2017.3):

我家族中的很多人都在大屠杀中遇难了,从这一切中走出来的过程相当挣扎。但在这一些不再发生的时候,铭记是极为重要的。上海拯救了犹太难民,我很感激。名单墙做得非常好,这次参观很值得。

在“名单墙”节点下的41处参考点中,有12处提到了在名单墙或幸存者名单数据库中找到亲属或先辈名字的经历;还有一处描述的是寻找不得,但纪念馆工作人员答应在获得更多证明材料之后为他们加上名字。在“个人故事”方面,一位参观者甚至意外发现纪念馆中展示的犹太难民成绩单来自其父母的一位朋友。

由此可见,这些犹太参观者与纪念馆所呈现的犹太难民记忆并不是纯粹“接受”和“输入”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证实、互相增益的“生产性”联系。这种联系是纪念馆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这段故事重新被知晓、被重视源于许多前犹太难民(包括布卢门撒尔在内)的“故地重游”[25],参观者(尤其是与这段故事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参观者)实际上被赋予了一种“生产者”的身份,他们既能以个体经历来强化纪念馆呈现事件的真实性、提高纪念馆内容的丰富程度,也能通过在游览过程中表现自身和纪念馆的联系来感染其他参观者。

leslies939(2017.3):

这里地方相对有些小,但超有吸引力——可以说是隐藏的宝石——幸存者的名单墙非常引人注目。我们遇到了一对来自圣地亚哥的夫妻,他们其中一位的父亲就出生在上海,他的名字也在名单墙上刻着呢。他们甚至有那位父亲曾经在上海的住址,我们的导游帮助他们找到了那个地方。

这种“联系”也可以不断地向爱人和后代传递。

BepeAustralia(2015.4):

我丈夫一家二战时就生活在上海……我们永远感谢中国人民对我们的热心照顾……我们来过好多次了,带着我们的孩子和孙辈们来看看他们的外公一家是怎么在这儿生活的。

从参观者的评价可以看出,来自犹太难民个体的故事得到了很好的反馈,这些个体故事能够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建立对上海犹太难民记忆及全球性犹太难民记忆的认知;同时,更多亲历者及其亲属、朋友的参与也使故事数量增加,内容更丰满,进而使群体经验更具说服力和历史意义。

3.“人性之善”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正面解读

“人性”“文化”“铭记”“友谊”是评论文本中较为常见的内容解读切入点。其中,“人性之善”节点的参考点最多,共有30处,提及的内容包括人道主义救助、跨越种族和语言的友情、挺身而出的勇气(图三)。

在文化方面的解读中,“文化关联”“中国文化”“犹太文化”是三个主要的关注点。参观者表示对中国文化、海派文化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犹太人的宗教文化、商业嗅觉、工匠精神;从文化关联的角度,他们认为上海虹口犹太历史文化区是中犹文化共存和交融的体现,突出了犹太民族对上海商业、建筑、文化建设的贡献,并提到了丝绸之路和中犹双方在上千年间的文化交流和商业往来。

此外,参观者也将纪念馆看作历史的见证、友谊的象征,反战的声明,以及人类在黑暗面前对人性光明一面的坚守。

以上节点反映了纪念馆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友善包容”主题的良好呈现效果,以及对丝路建设核心理念“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有效诠释。

(三)纪念馆运营管理评价

1.布展“小而美”

“Small”一词在评论中被提到142次,多形容纪念馆的面积较小。有趣的是,大部分参观者并没有将纪念馆的面积视作影响参观体验的问题,而是用“虽然小,但是……”这样的句式来赞美展览质量,更有人将纪念馆比作“小巧而精美的宝石”。从参考点的数量来看,共有106处表达了“布展科学美观”(well-exhibited、well-organized、well-displayed、well-maintained、well-managed)的语义,34处提到“展品保存完好”(well-kept、well-preserved)。

在具体关注点上,参观者比较重视纪念馆展品的丰富程度和多媒体的运用,“展品丰富程度”“多媒体设施”节点下分别有52、63处参考点。提到的展品类别主要有实物、复制品、照片,多媒体则指馆内播放的电影和通过视频呈现的幸存者采访。大多数参观者对纪念馆的展品丰富度和多媒体表示满意。

2.讲解员素质高

志愿者的讲解对纪念馆内容的阐释发挥着串联和强调的作用,他们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呈现很可能影响参观者的体验。在所有评论中,有关讲解员的表达共有92处,绝大多数人认为纪念馆的志愿者讲解员专业能力强、素质高,有几位参观者甚至表示讲解员是此次参观体验绝佳的重要因素;仅5处提到了志愿者工作的不足。

具体来看,参观者主要从外语能力、知识丰富程度、行为举止三方面来评价讲解员。在“外语能力”节点下的41处参考点中,有14处称赞了讲解员的英语水平,1处提到了希伯来语讲解,仅有3处表示对讲解员的英语能力不满意。22处有关“知识丰富程度”的评论中,有20处认为讲解员的知识储备丰富、有见解。在行为举止方面,15处参考点普遍表示讲解员态度友好。

(四)作为“回声”的文化风貌区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在摩西会堂旧址上修建,是“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边的霍山路、舟山路建筑群在二战时曾是犹太难民的集中居住区,其充满异国情调、热闹非凡而被称为“小维也纳”[26]。节点“纪念馆周边区域”及位于这片区域内的“摩西会堂”“白马咖啡馆”均为关注度较高的内容(图二)。其中,“摩西会堂”“纪念馆周边区域”节点的参考点数仅次于“中国救助了犹太难民”和“犹太难民避难”,显示出很高的吸引力,很多参观者表示游览纪念馆周边区域很有意义。这片区域基本保留了那个年代的建筑风貌,并有一些纪念性设施,能作为一种记忆的“回声”呼应纪念馆呈现的内容。

lalabelle84(2014.5):

这周围会给你一种特别的感觉,它曾见证了救赎,见证了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慷慨之心,然后渐渐隐没于一个几乎要被忘却的旧区。……很难向你解释为什么这座纪念馆和它的周边区域值得一看,但事实就是这样。在如今的上海,很多东西都是肤浅的、迅捷的,令人眼花缭乱,但不走心。这里就恰恰相反,它会在你的灵魂中留下一个温柔的印记。

“周边游”也引发对于上海“新与旧”“中与西”的思考。

30justinj(2013.6):

能在上海的中心地区找到这样一块地方让我非常惊讶,当你走进纪念馆的中庭,看到周边的建筑设施时,你不会觉得你身在中国,而会以为自己在曼哈顿下东区。

一些参观者对纪念馆及其周边的团队游有很高的热情。在“团队游”节点下,共有20位评论者表示参加了由资深导游作为领队的“上海犹太文化游”。提供这项游览服务的公司主要有两家:Dvir Bar-Gal和China Click Go。这些评论者认为,除了能够听到更专业的讲解之外,团队游能让游客充分游览与上海犹太记忆有直接联系的区域,丰富和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作为这片历史文化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纪念馆的核心建筑,摩西会堂神圣肃穆的宗教气氛被保留,未有过多装饰,象征着那个年代犹太难民素朴而虔诚的精神生活。会堂保存有以色列前总理拉宾伊扎克·拉宾(Yitzhak Rabin)在1994年参观时留下的感谢信和以色列领事馆赠送的妥拉(Torah)和约柜(Ark of covenant)幕布。由于摩西会堂是纪念馆参观路线的起点,它很容易受到参观者的关注并为整个参观体验定下基调。

图三//“猫途鹰”网站英语评论者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呈现内容的正面解读(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图四//“猫途鹰”网站英语评论者对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质疑和批评(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Journeyer(2011.7):

我们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参观的第一座建筑是以前的摩西会堂,从我们走进去的那一刻起,我丈夫的表情和声音就让我知道他被感动了。教堂会众的座位全都向西面朝耶路撒冷,在美国和欧洲,因为相对位置,位置都是向东的。

参观者对纪念馆及其周边历史风貌的关注反映出他们对这段历史的兴趣,积极、深刻的评价体现出纪念馆较高的接受度。事实上,包括霍山路、舟山路建筑群,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旧址,霍山公园,犹太难民收容所旧址,大西洋咖啡馆,白马咖啡馆在内的虹口犹太历史文化风貌区已经是纪念馆官方推荐的相关游览景点,在纪念馆入口处和官网均有简介和游览路线推荐,这也体现出纪念馆对游客需求的准确把握及对提升整体参观体验的重视。

(五)质疑和批评

在497条评论中,仅有33条涉及对纪念馆的质疑和批评,主要集中在政治宣传疑虑、内容分配不当和意识形态问题上(图四)。

值得注意的是,在13处质疑纪念馆有政治宣传行为的参考点中,仅3处完全不能接受纪念馆呈现的主题和内容;其他质疑基本运用建议的口吻,希望纪念馆在此类表述上有所改进,但总体上仍然认可上海在庇护犹太难民中的巨大作用。

507mattewb(2015.2):

非常开心能看到这样一段生动的、鲜有人知的犹太历史。我要说明:这些展示的事实——虽然也没太大的错——是有一些操纵的,很可能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举个例子,纪念馆把这件事情归功于中国,但其实它是一系列分散的事件和临时决定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这个展览这样说也没有造成坏影响,说到底上海就是当年一大群犹太难民的避难地,没有上海的话,他们都很可能会遇难。

在8处认为纪念馆内容分布不当的评论中,有7处为2014年9月纪念馆增加实物展品和多媒体设施之前所作的评价,包括缺少有关前期犹太定居者的历史呈现及其如何应对时代变化的内容;缺乏有关犹太难民在上海居住时面对各方面困难的展现等。这些问题提出较早,纪念馆在2015年的改造中已有所提升。

在刻板印象方面,2位评论者将犹太难民最后离开中国归因于中国政治,1位评论者认为纪念馆“过度针对日本人”,1位评论者认为纪念馆展品较少。其他方面的极个别批评有展览时间线不清、实地参观与网上浏览无甚差别、缺少实物展品、没有明显的临时闭馆通知、不应向儿童收费等。

五、结语

本文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为案例,通过使用NVivo 12软件对“猫途鹰”网站中有关纪念馆的英文评论文本进行编码分析,从外国游客对纪念馆的评价分析其对纪念馆的感知情况。研究发现,“猫途鹰”网站英语评论者对纪念馆整体评价很高,绝大多数参观者能够接受“中国人在二战中救助了犹太难民”这一主题叙事,认同纪念馆传达的“和平友善、包容开放”理念。在参观者中引发强烈情感共鸣和积极迁移思考的上海犹太难民记忆不仅进入且丰富了全球犹太难民记忆,还因其与众不同的“幸存”话语成为这段苦难记忆的独特组成部分,令参观者在同情犹太难民遭遇时,也为其得救的经历感到庆幸,为中国人的义举而感动,并引申出对西方难民问题、宗教问题、多民族共存共荣等现实话题的思考。在叙事方式上,纪念馆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多位幸存者的故事,这些由个人故事形成的群体记忆同时又唤醒参观者群体中更多的个人相关记忆,两者之间互相证实、互相增益,使纪念馆呈现的内容更具说服力。另外,纪念馆周边与馆内一体的犹太文化气氛和历史感、纪念馆内精致紧凑的展览设计和高素质的讲解人员,都是让参观者形成正面感知的重要因素。总而言之,游客对纪念馆高度正面的感知分析表明,纪念馆讲述的这一独特的中国故事取得了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经验为国内抗战历史纪念馆提供了两方面启示。一方面,纪念馆在叙事中如果将中国抗战叙事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事话语体系,则有助于外国游客更好地理解纪念馆的主题叙事。二战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历史记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纪念馆可在叙事中将本土反侵略的革命叙事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叙事形成对话和勾连,既为外国游客理解中国抗战史提供认知和情感参照,也为国内游客提供理解本土历史的国际视角,从而有利于“重建二战的中国叙事”。另一方面,纪念馆应加强对具体展品的叙事建构,着重挖掘和讲述展品背后的个体故事和群体记忆,在具象的叙事中赋予展品鲜活的时代意义,从而使主题叙事引起参观者的情感共鸣。

[1]〔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著、周怡译:《社会生活的意义——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5页。

[2]上观:《“犹太难民与上海史料展”第一次走进校园,在北京巡展》,[EB/OL][2017-11-03][2019-09-20]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0039.

[3]王路平:《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在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中的应用——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为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4]张春香:《基于因子分析的屯垦博物馆游客感知评价体系研究——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年第3期。

[5]李永乐、孙婷、华桂宏:《博物馆游客满意因素与价值追寻研究——以中国漕运博物馆为例》,《东南文化》2019年第3期。

[6]方世敏、戴巧灵:《基于网络文本的湖南省博物馆游客感知研究》,《博物馆研究》2019年第1期。

[7]同[6]。

[8]王国权、王欣、陈微:《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博物馆节庆展览游客体验研究——以故宫“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为例》,《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年第4期。

[9]蔡文娟、李开宇、邵振宇、肖智仁、张行:《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文博旅游景区游客感知——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年第3期。

[10]陈芸:《基于文本挖掘的城市博物馆品牌形象感知研究——以苏州博物馆为例》,《武汉商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

[11]邵小伟、王凡凡、魏其武:《基于文本分析的黑色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例》,《人文天下》2019年第10期。

[12]文彤、刘璐:《博物馆文化展演与城市记忆活化传承——基于旅游留言档案的文本分析》,《热带地理》2019年第2期。

[13]宋竹芳、张高军、李树民:《黑亦非黑:基于线上数据的黑色旅游体验及群体比较》,《旅游学刊》2019年第5期。

[14]祝晔:《基于游客的民俗博物馆旅游开发策略探讨》,《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30期。

[15]冯荣:《基于ASEB分析框架的上海地区博物馆旅游体验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16]李海娥:《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博物馆旅游优化研究——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7]张远:《综合性博物馆旅游体验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18]何孟艳、张言庆、吴明玉:《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邮轮旅游体验感知研究》,《旅游论坛》2017年第6期。

[19]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旅游科学》2005年第6期。

[20]TripAdivisor:The World’s Largest Travel Site TripAdvisor Announces Strategy to Better Serve Chinese-Speaking Travellers Worldwide,[EB/OL][2019-09-03]https://www.tripadvisor.cn/Attraction_Review-g308272-d2239837-Reviews-Shanghai_Jewish_Refugees_Museum-Shanghai.html.

[21]PARTRIDGE,J.DAMANI.“Holocaust Mahnmal(Memorial):Monumental Memory amidst Contemporary Race.”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2010,52(4):820-850.转引自杜捷欣:《“苦难”中的“幸”——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空间的生产》,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4页。

[22]《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总览》,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官网,[EB/OL][2019-09-03]http://www.shhkjrm.com/content/ClassNo248706783603.html.

[23]内容摘自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中文讲解稿。

[24]同[22]。

[25]同[21]。

[26]同[22]。

猜你喜欢
犹太参观者纪念馆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最美的蝌蚪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掠影
萧军纪念馆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脑洞大开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阿莱雅维的《犹太女》
关上手机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