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福生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政府)
2020年8月24至28日,湖北省民族地区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培训班在恩施举办。培训教学中,专家学者从专业角度、理论高度、实践维度,用大量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案例生动,剖析深入,紧贴实际,对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民族工作者,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收获颇丰。可以说,此次特色村寨系列课程来得恰逢其时,解了我们基层民族工作者思想之渴、方法之困,及时纠正了认知之偏,从理论到实践层面都提供了一顿丰盛的知识盛宴。
特色村寨
特色村镇文化和中国古建筑体系理论博大精深。华中科技大学的几位老师从理论层面对聚落、特色村镇形成发展作了研究论述,从实践层面对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系列问题进行了解剖阐释,以所见所闻提供了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众多生动事例、故事、图片更是直接展示了各地民族村镇特色文化的特征和魅力,给我们从事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者带来全新视野和认知。同时,仅从民族地区特色村镇建筑一角可以得见,中国不仅有建筑学,其建筑史更是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直到今天依然活力四射。
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极端重要。从专家学者授课案例中可以看出,运用特色村镇建设相关理论、方法、策略推动发展,可以有化腐朽为神奇、画龙点睛的神奇力量。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实事求是,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村镇建设,挖掘出自身的潜力和特质。尤其是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的文化镇村,民族性是本地区老百姓长期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最基本特性。比如笔者工作的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是土家文化昌盛之地,其浸润下的社会、产业、心理状态就是最原始、最质朴、最有魅力、最具保护与开发价值的内容,是旅游开发保护中必须要抓住的关键。否则,在新时代旅游开发潮流中就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站不住脚跟。做好系统性民族地区特色村镇建设这个课题,既能最大限度保护本土遗迹、留住家乡记忆,还能为民族地区镇村致富发展找到新路径。
专家学者授课案例中列举了很多名为保护实则破坏的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建设误区,如“一刀切”地把石板路硬化、老旧房屋设施拆除、老物件损坏等等,说的就是身边事,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比如,有的镇村基层干部对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片面追求经济性、实用性,求洋、求外、求新等错误观念比较深。有的特色村寨建设能力不足、专业性弱、水平不高、缺乏规划与设计,搞驳岸硬化、石板路硬化、石柱式亲水走廊,本意是美化环境、便利村民,但实则缺乏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审视问题,事与愿违,好心办了坏事,原因在于村级甚至镇级在建设中没有专业能力拿出一个好方案,结果只能越改越糟。还有的特色文化保护力量不足,单靠政府毕竟力量、财力有限,团体、私人参与积极性还未充分挖掘,大保护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
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建设理念抓融通。首先,民族地区特色村镇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规划中必须把业与居、行动者网络、融入自然等理念、观点、原则融进去,不能脱离文化底蕴抓发展、定规划,不能以牺牲特色文化代价追求经济利益,不能把其他地区的建设经验粘贴复制。其次,这些建设理念要融入民族地区镇村干部教育培训中去,让本土的干部、来到民族地区镇村的干部真正了解、热爱本地民族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爱好者、守护者、传承者。
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抓载体。留住乡愁更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得见、摸得着。失去物质载体而空说的文化是可悲的,没有说服力的。因此,要抓好发展载体。对民族特色的老物件要保存,如石磨、风斗、油灯、木床等等要尽可能完整保存起来,村史博物馆、民宿收藏都很好。民族特色的“老建筑”要保留,石台阶、石板路、沟渠、古水井、祠堂等要抢救,发动群众不要轻易拆除。民族特色的“老习俗”要保护,哭嫁、撒叶儿嗬等民俗活动要想方设法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来,创新活动形式,加深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抓保障。首先,做好政策供给。在上位法约束下,最大程度保护、复原传统民族文化,一些面临破坏的要强制性保护。其次,做好基层文化保护队伍培养。镇村一级最大限度组建、团结、凝聚一支以镇村干部、传统工匠、民族文化爱好者等为主体的保护队伍,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力量,让全社会都来参与到保护的行列。镇村一级还要培养一批懂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明白人。再次,做好必要经费保障。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开展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要整合保障必要经费,应对建设中的各类问题,既要包括“建”,又包括“管”,还包括“用”等各项内容。
当然,抓好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整体的,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持之以恒的。但只要我们思想认识上来了,一定还有更多空间值得我们努力去创造,还有更多美好需要我们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