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教育援藏硕果累累

2020-11-06 13:48:18湖北省襄阳市援藏办公室、襄阳市援藏工作队
民族大家庭 2020年5期
关键词:格桑花襄阳支教

金秋的西藏,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在全国第36个教师节到来前夕,湖北省襄阳市教育援藏团队再获喜讯:在2020年8月26日召开的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赴藏支教项目获评2019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4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这是该项目继荣膺西藏自治区年度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后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荣誉。一年来,襄阳市教育援藏团队奋战在雪域高原,用辛勤和汗水收获了累累硕果。

绽放高原支教路,格桑花开别样红

2020年8月31日,湖北文理学院第10批大学生“格桑花”支教团队进藏,8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正式开启新一轮支教工作。

2014年,湖北文理学院在获悉襄阳市对口支援县——西藏山南市琼结县急需援藏教师的情况后,经与琼结县沟通协商并报襄阳市政府同意,决定立即组建“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对西藏山南市琼结县开展对口支教工作,每期支教时间为半年。2014年5月8日,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第一批4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首批“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启程赴西藏琼结县开展支教工作。

第七批格桑花队员与学生合影

2020年5月,襄阳援藏教师到琼结县拉玉乡德庆村幼儿园进行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党日活动

支教团队组建6年来,已有9批共45人次大学生自愿参与爱心支教。6年来,支教团队以爱心结对、师生募捐、学校帮扶、社会资助的方式,募资设立了近8万元的“格桑花支教爱心基金”,已累计捐助7万元资助当地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开展“暖手、暖智、暖心”结对帮扶活动,每年组织琼结县中学学生到北京、襄阳等地参与“启梦行动—大手牵小手,笑眼看世界”活动,实施“首都参观”“隆中访学”项目,坚定了学生的成才决心。团队积极推进第二课堂建设,编辑出版了琼结县中学第一份校报,举办了第一届艺术绘画展,组建了第一支合唱队、第一个葫芦丝演奏团、第一支校园武术队、第一支国旗护卫队,协助建设了第一个美术室、第一个音乐室、第一个科技制作室,成立了绘画社、美术社、朗诵社、篮球社、足球社、HS科创社等一大批学生社团;为琼结县中学捐赠了用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10台Makeblock Ultimate2.0版十合一形态编程机器人。

“格桑花”团队的努力使琼结中学第二课堂建设取得素质教育零的突破,支教队员指导学生在“北斗领航梦想”全国青少年北斗科技实践系列活动中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北斗领航梦想”全国青少年航天实践活动之“创艺北斗”科学创作活动中获二等奖1项;在“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西南赛区三等奖1项;在山南市运动会上首次获得奖牌并取得篮球联赛冠军;合唱队等十多个首创课外学习实践项目扎实推进,琼结县中学七、八年级学生第二课堂的参与率达到95%以上。支教团队先后荣获“西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荆楚楷模”年度人物、湖北省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等10多项省、市级表彰;入选中央文明办发布的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榜”,荣获中宣部2019“最美支边人物”称号。如今,支教队员中已有6人毕业后返回西藏工作,并有30名深受教育的非支教团队学生毕业后到西藏就业创业,投身西藏建设。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尔辛苦为尔甜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襄阳市“万人计划”援藏教师用实际行动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抓住短板弱项,突击教研提质。援藏教师通过充分调研,发现受援地学校存在“教”和“学”两张皮分离,教学效果落实不到位,教学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决定充分发挥援藏教师经验优势,加强新课程校本教研活动。几名援藏教师分别担任了年级教研组长,推行“同课异构新课堂”教研模式,即要求同学科老师统一开展教研活动,同年级同学科老师进行讲公开课时,必须讲同一个课题,相互之间比一比,看一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努力,现在受援地的老师已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教学教研氛围。

拓展智力援藏,助推学校提能。2019年以来,襄阳援藏教师多方努力,筹措物资,助力学校完善育人环境,提升育人水平。在襄阳援藏工作队的支持下,援藏教师联系襄阳市新华书店为琼结县中学捐赠了价值5.8万余元的图书,使中学图书室藏书达到2万册以上,生均图书近50册;以“一考三评”为契机,援藏教师发挥自身技能,为学校微机室设备和仪器进行维护、维修,自费购买教学软件等,同时多次组织全校老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大大提升了当地老师的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让学生们掌握到了与内地学生一样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援藏教师为联系点幼儿园捐赠学习用品

慰问家访帮扶,解决学困难题。援藏教师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分批次对全校学困生及家庭进行了家访慰问,送去慰问物资,尽绵薄之力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扰。大家进社区、进家庭、进田间地头,向社区干部了解情况,与学生家长亲切交流,与学生谈心交心,每学期每名老师家访谈心不少于5人次,每学期进社区不少于两次,每年慰问帮扶不少于两次。小家访解决大问题,小谈心立下大志向,援藏老师从根本上扭转了部分学困生学习上的家庭困扰、不良习惯、厌学情绪等问题。

交流融合发展,携手合作育才

2020年8月22日,“湖北省襄阳市第35中学联校”在琼结县中学正式挂牌,这是襄阳市加强教育援藏、智力援藏、交流交往交融的又一硕果。

大力支持受援地教育硬件建设。襄阳市援藏工作队大力支持琼结县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十三五”以来共投入近4000万元帮助琼结县建设了集中办学项目,投入近500万元为琼结县中学建设了锅炉房、多媒体录播室、校园安全监控网、校园广播平台等。这些措施有力改善了琼结县中小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

结对共建向纵深拓展,积极搭建受援两地交流合作平台。2020年7月,襄阳援藏工作队邀请华中师范大学代表团到琼结县考察交流,促成华中师范大学决定实施教育援藏行动计划,主要依托远程教育手段在琼结县中学开展包括“一对一”在线助学、深度教学课堂改进、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校长领导力与学校治理、区域教育现代化、党建校外基地建设等6个专项合作计划,联合打造学生自主学习体系、教师自我成长体系、现代学校体系、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同时,遴选骨干教师以及校长短期脱产到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名校进行脱产学习、跟岗培训。8月,襄阳市教育局、襄阳市樊城区委区政府连续专门安排专家团队到琼结县进行教育考察交流,深化两地教育交流、帮扶共建,在琼结县中学举行了襄阳市第三十五中学和琼结县中学“手拉手”结对共建联校揭牌仪式,并承诺襄阳市樊城区将充分贡献自己的教育优势资源,搭建襄阳市樊城区与琼结县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倾力支持琼结教育向更高、更好发展。

年年辛苦育人,岁岁硕果累累。在襄阳市教育援藏团队的积极努力下,琼结县中小学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学生考入内地西藏班的人数逐年提升;琼结县中学先后被山南市、琼结县评为“教育质量先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校”“教育综合评估先进学校”。

猜你喜欢
格桑花襄阳支教
襄阳市第七中学
成才(2023年13期)2023-10-24 08:46:50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华人时刊(2023年11期)2023-07-29 06:27:20
送你一朵格桑花
心声歌刊(2023年2期)2023-07-16 05:56:04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48
小小格桑花
民族音乐(2019年3期)2019-08-14 01:05:18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1:47
又见格桑花
青年歌声(2017年7期)2017-03-14 12: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