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苗
店长小丽最近郁闷坏了。这不,眼看着姓朱的顾客再次气冲冲地走进门店,小丽不免头皮发麻,但还是得勇敢面对。她挤出笑容,硬着头皮迎上去:“朱姐,您好!” 还没等话音落地,朱姐“啪”地拍了下店内收银台桌面,震得上面的笔都飞了起来。“你们店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我花这么多钱买的新眼镜不中用?上次你们说换成新的肯定满意,结果呢?还是不好用!我是信得过你们,才来你们店配眼镜的,这样以后谁还敢光顾你们店呀?!”转眼间,朱姐高亢的声音在店里响起,本来在店里选镜的两个顾客,一位皱起了眉头悄然出去了,另一位则好奇地伸着脖子打量着。
眼看门店当天的客流量就少,可别把这两笔生意给搅和了!
见此情景,店长小丽说道:“朱姐,我们非常乐意为您解决任何问题。对于之前您选好的款式,我们是再三讲清楚了的,它是纯钛材质的无框眼镜,虽然韧性好,但也禁不起折腾,你第一次放在沙发上被坐坏了,拿到店里来,我们也是尽量给您修复好了的。您别着急,先消消气,进内屋喝口茶,我们一起解决这件事,好吗?”
当有顾客反复上门投诉时,店长应当快速控制事态发展,转移顾客投诉场所,尽量减少对门店的不良影响。
经过沟通,原来朱姐是门店多年的老顾客,每次换眼镜都会来店里,只是她买东西比较挑剔,过后也经常到店做些清洗、维修等小服务,这对于门店来说是基本的服务,大家也很乐意提供。但这次购镜的价格比以往的高,让朱姐在购买时多少也有些心疼,没想到用了一段时间,眼镜由于保管不当,接连出现两次返修,且都是由于她在家里随意摆放导致的,第一次是放在沙发上被压弯了腿,另一次则被孙女乱摆弄折断了镜腿。当她第一次拿回门店返修时,店员及时给她作了修复处理,第二次由于镜腿被折断,需要返厂维修并支付相应的费用时,朱姐就不乐意了,接二连三地来到门店嚷嚷,让门店员工感到很无奈。当眼镜出现任何问题时,哪怕并不是门店服务或者商品质量造成的,就像是习惯性差评顾客一样,极难应对。
所谓习惯性差评,通俗地说,是指商品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因为买家本身比较挑剔或者觉得未能满足要求,从而给出差评。比如感觉商品没有期望的那么好,有些失望,或者买到手后没几天又不太喜欢了等等。总之,这类顾客对产品的总体感觉很难达到满意,抱着习惯性差评的心态,稍有不如意就上门投诉。
对待这一类顾客,店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需要分析一下这类顾客的心理,并做好预期。通常情况下,这类顾客有三种典型心理:一是期望过高,二是发泄情绪,三是想占便宜。针对期望过高的顾客,要让顾客明白“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在售前和售中的过程中反复说明,同时给出不同档次的几种同类商品,解释说明不同的利弊,让顾客自行选择。针对购买不如意后想要发泄情绪的顾客,安静地倾听就好。购物有疗愈心情的神效,人们在购物时,心情会更放松。不管是出于同理心,还是职业要求,如果顾客只是想要发泄心情,只要专注聆听,认真应对。此时在顾客眼里,过多的解释反而会变成狡辩。当顾客发泄完毕,再表明态度。对于爱占便宜的顾客,就要果断处理。包括两方面:一是发现顾客有爱占便宜的心理,不妨直接退货,少做一笔生意,节约不值得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二是将此顾客列入消费黑名单,当其下次来时,谨慎销售,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除此之外,店长在处理门店常规顾客的异议时,必须尽量避免以下两种错误行为:一是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让顾客去和其他员工沟通;二是认为事情的发生是顾客的不对,不予理睬。如果遇到有顾客上门投诉,店员可先稳定顾客的情绪,让顾客说明问题所在,引领顾客至当班店长面前,向店长简述缘由,店长负责处理投诉,注意应当将顾客引至内屋等不为人注意处。对于出现的问题,表达方式及说话语气应当以顾客能接受为宜,试图明白顾客对此问题的处理意见。一旦想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应尽快解决,以免顾客反复到店。如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应与顾客约定准确且方便的时间,记下其姓名、电话,以便能及时通知顾客,切忌在顾客再次来到时问题仍未解决,这会使顾客永久地失去对品牌的信任。
商品——商品的工艺、质量、污损问题;标识问题,如尺寸的标识不清,标识与实物不符等;价格问题,是否超出了顾客的承受范围。
服务——店员的态度不佳或行为不当,让人难以接受,导致顾客不愉快;是否对商品的了解不够或对顾客说明不够充分详细引起的,如介绍商品时出错,导致顾客后悔;未按公司的规定流程执行引起的,如没达到给顾客承诺的效果,包装不规范,奖券兑现困难。
店铺——店铺的环境问题,如地面不干净、地面湿滑导致顾客跌跤等;意外事件如玻璃柜边缘划破手,或灯、沙发、设施设备等对顾客造成的不便;包装袋质量问题,导致顾客购买的商品丢失等。
1.认真倾听顾客的叙述。应表现出认真、诚恳的态度。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都应表现出关心、真诚,以积极的方式倾听,比如在适当的时候点头表示理解,在不太清楚的时候适当提问,请对方进一步说明。切勿居高临下或过于激动。从顾客的言辞中找出自己赞同的方面,向顾客表示同感,在值得同情的方面不吝惜表示体谅,从使顾客的不满的情绪有所缓解。倾听时注意记录顾客所讲的内容,如在什么时间地点购买、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顾客需要什么样的结果等。
2.向顾客诚心诚意地道歉。对于自身在服务中的错误,应勇于承认,并表示感谢,因为顾客的意见会使我们避免更大的错误。不可与顾客一意争辩,甚至指出顾客错误。盲目辩解会使顾客认为我们不信任他而激怒他;直接指出顾客错误也是不礼貌的。圆满解决问题的原则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去指责谁的责任。
3.与顾客沟通,达成共识。站在顾客的立场,真正把顾客需要视为自己的需要,努力解决顾客的不满。等待顾客情绪冷静后,双方依据事实,对投诉进行分析、确认,并厘清责任。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经过沟通最终确定解决方案,并清楚地告知顾客。
4.实时有效解决。如果顾客证实商品确有质量问题,并出示相关票据,店长应迅速调整心情,尽快第一时间帮顾客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让顾客目睹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明确给顾客一个时间计划表。
5.后期跟进工作。在解决了投诉后,由店长亲自致电或者发信息表示感谢,对此事件进行反省和总结。店长可以定期对投诉记录进行总结,如发现某类投诉经常发生,就要查清原因,对组织流程相关方面提出改善方法并实施,防止类似投诉的再次发生。
1.改变人物处理。可以郑重地对顾客说“请店长直接跟您商谈”“请稍等,我去请负责人来”等。当顾客对某店员的服务感到强烈不满时,便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假如该店员继续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向顾客解释,顾客的不满会加剧。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请该店员先回避,请其他人员充当调解人。
2.改变接待场所。可以对生气中的顾客说:“您来这边来休息一下,好吗”“咱们到这边来谈,好吗”。当抱怨的顾客在店里大吵大闹时,不仅直接破坏了店里的购物气氛,还会影响其他顾客,进而店铺形象。这种情况下,请顾客到另外的场合进行交谈是很有必要的。
3.改变沟通的时间。当双方陷入沟通僵局时,可以对顾客说:“因为这个问题需要和总公司商谈,可否请您明天或改天再谈”。如果更换了调解人员、改变了沟通场所,仍无法平息顾客的怒气,最好的方法就是取消当日的会谈,另外约时间再谈,但在此之前千万不要忘记仔细记下顾客的联系方式。
这些禁忌语包括:“一分钱一分货” “绝不可能有这样的事儿发生”“我不知道” “我不清楚”“这是公司的规定” “我绝对没说过”“我现在很忙,我们稍后再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