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耀章 刘明岩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江苏 南京210036)
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是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推进的重点民生工程,是确保各类教育招生考试安全、维护教育公平、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教育考试事业发展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江苏省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系统于2012 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教育考试安全体系,系统运行5 年后,针对设备老化、维保到期、考点总量相对不足、标清视频技术标准落后等情况,江苏省于2017年8 月全面启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升级建设工作,在各类国家教育考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家教育考试的安全管理,进一步确保了考试公平公正。
图1 标准化考点升级建设内容
江苏省标准化考点升级建设依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各地开展。省教育考试院负责省市平台、保密室以及专网建设,各地市招考机构发挥网络运营商网络建设和地市人员支撑优势,完成各地市考点、考场的建设,全省建设93 个省市县指挥中心、618 个标准化考点,37291 个标准化考场。建设内容可概括为“一二三”工程:一张教育考试专网,标准化考点综合管理与考试大数据统一管理两大平台,高清网上巡查、考生身份验证、无线作弊防控三大应用系统。
为提高网上巡查系统的应用与管理水平,满足各级联动、实时监控和综合指挥的需要,结合高清视频数据传输实时性、稳定性和大容量的特点,江苏省建设了一张覆盖由省到考区(地市、县区)、考点的四级教育考试专网。标准化考点省市骨干网专网由省端节点路由器和各地市节点路由器组成,省端到每个地市路由器都采用“口”字型双链路连接,每条链路带宽为1Gbps,确保省市骨干线路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业务系统对带宽的需求。专网采用了广域网SDN 技术,可实现智能流量选路功能,根据不同业务对链路等资源的差异化需求,进行精细化的路径优选和调整,保障网中关键业务的质量和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全网视角对整网资源进行统一优化,提升整网链路资源的利用率。为确保专网的安全,专网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进行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建成了防御、检测、审计等多个纬度的立体防护体系,并部署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对专网实时监控和分析。
(1)标准化考点综合管理平台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指南(2017)》的要求,平台覆盖省、考区(地市、县区)、考点、考场等五级用户,各级用户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和数据访问权限。可以与国家端系统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省、考区、考点、考场用户通过浏览器、软件客户端和智能终端等多种方式访问省端系统,完成考试业务工作。围绕“业务、数据、指挥”三条主线,遵循“业务过程全程覆盖、考试数据及时采集、考情动态全面掌握”的建设原则,重点开展平台基础建设、考试业务系统、决策指挥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及数据交换平台等五大建设任务。
(2)考试大数据统一管理平台
对不同考试的考试业务进行整合,提供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功能,实现多系统的应用入口的整合。为第三方应用系统提供标准的接入接口和标准,并提供接入服务。提供统一的日志审计接入接口和标准,实现对系统安全跟踪管理。
收集、汇聚各业务子系统历年的数据,进行汇总、存储、分析和输出,提供一站式可视化大数据管理。业务子系统通过数据平台的有机衔接,达到业务能力的提升。基于角色权限,围绕考试业务,从不同维度解读数据、分析数据间关联性、提炼关键数据,形成考情指标和专题报告,建立跨考试的基础信息和考试评价信息的考务画像,挖掘数据价值,为管理和决策提供量化支持,推动管理和决策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1)高清网上巡查系统
图2 专网的网络架构
图3 标准化考点综合管理平台总体结构
图4 网上巡查系统应用总体架构
高清网上巡查系统是包括了巡查技术、通讯技术、音视频技术和教育考试管理技术的一套综合性业务应用系统。从系统应用构成的主体类型上可分成巡查资源、传输网络、巡查中心和用户终端四个组成部分。本次升级对网上巡查系统进行了全面的高清化改造,从考场、考务办公室到保密室,所有的摄像头全部由原有的标清升级为高清。实现了系统的多级注册,考点可以将设备同时注册到省、市、区县,中间即使市或县级的设备掉线,仍然不影响省级指挥中心对考点的监控。
针对于多厂家设备的互联互通问题,发布统一标准的接口,使用统一的视频巡查客户端完成网上巡查工作。与考务紧密结合,视频监考人员可以通过巡查客户端实时、准确的掌握每个考场的情况。可以快速实现从考务数据到通道图像的查找和定位。考生和监考教师如有违规的情况发生,可以进行标注并记录,同时自动截取录像片段或图片。
(2)考生身份验证系统
建立各级考试机构的考生身份信息和生物信息的采集网络系统。每一个标准化考场均配备考务通手持终端,采用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以及公安部认证的第二代身份证阅读模块,对考生的身份信息进行对比,对考生进行身份智能分析。在考生进入考场时,现场验证结果可通过网络实时上传或通过离线导入至后台身份验证系统,从而快速获取总人数、验证通过人数、缺考人数等信息。监考教师可以通过终端登记缺考违纪考生、填写备用卷启用信息、记录考场情况等,真正实现了考务管理在手持设备上的集成。身份验证系统提升了考试考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减轻了监考教师验证工作量,提高对作弊替考的震慑力度,防止冒名顶替行为的出现,最终实现考生身份信息合法性验证的目的。
(3)无线作弊防控系统
在全省考点部署作弊防控系统,采用目前先进的侦测引导阻断技术,通过利用电磁环境侦测技术、通信信号分析技术、自适应信号内容提取技术、阻断信号生成技术等实现对作弊信号频率的无缝覆盖。
同时,将可疑信号和作弊信号信息通过网络传送至省级平台,形成全省完整的防作弊体系。通过对考场侦测的无线信号进行还原和智能分析,了解无线作弊信号的分布和趋势,给公安部门和无委会提供执法依据。
加强作弊防控系统的建设,采取多种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方式,包括侦测定位、无线屏蔽、其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现阶段公众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非常迅速,从模拟信号到2G、3G、4G 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更多公众频段有可能被使用,因此防范设备和技术手段应具有可扩展性。
为此,在采购时就对作弊防控设备提出明确要求,在5G 商用之后,必须根据实际的频谱进行免费升级。
图5 身份验证系统架构
首次应用网络时钟,授时精度高,接受巡查服务器的统一授时,做到全省的考试时间同步。实现试卷全生命周期的流转,运转、保管、分发全过程各环节均进行监控和督查。对考务上要求的6 小时回放制度,利用视频浓缩技术,提取录像的关键帧,减轻工作人员的回看量。监考教师可以进行在线考核、培训,并按考务要求对监巡考人员进行编排。充分整合标准化考点的基础设施与数据,实时显示考生入场、考务通道、考场周围环境、天气、交通等各种情况,基于电子地图技术和数据可视化呈现方式,提供管理决策人员更加直观的决策辅助方式。支持多种终端(如PC、手机、PAD)认证接入系统,方便随时了解考试过程信息。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移动通信和物流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标准化考点利用新技术扩展新功能进一步成为可能。例如RFID 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在试卷流转管理中。试卷运输、存放、交接过程中涉及到多次、大量的试卷信息管理工作,传统的方式只能依靠人工清点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和RFID 技术结合,能够自动提取试卷的流转信息并通过网络传输至信息管理平台完成自动化管理。身份验证系统中使用的验证终端,不仅仅是在考试入场时用于对考生进行身份验证,在报名信息的采集、体检信息的采集中同样可以使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江苏省已经在高考体检中实施“无纸化体检”,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利用云存储存放录像资料,减少存储设备的数量及设备的维护量,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增强了资料保存的安全性。探索这些技术在标准化考点中的应用,可以继续推进标准化考点的创新与发展,为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