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覃彬
西安城墙永宁门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样在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城乡住房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常住人口占全国的近五分之一,经济总量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关中平原城市群常住人口占全国的近三十五分之一,经济总量占全国的近四十五分之一。与处于第一方阵、立足于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长三角相比,处于第三方阵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差距非常巨大。同时,作为中心城市,西安的带动辐射作用不强,与周边城市没有形成良性的协同机制。
就西安对周边铜川、咸阳、渭南三市带动情况来看。经济方面。近5年来,西安市GDP 增长60.43%,铜川市增长9.3%,咸阳市增长1.83%,渭南市增长24.46%,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对铜川、咸阳、渭南带动不明显。人口方面。近5年来,西安市人口增长17.2%,相比而言,咸阳市增长-12.4%、铜川市增长-5.1%,渭南市增长6.9%。铜川、咸阳、渭南的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旅游收入方面。近5年来,西安市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21.4%、193%,其他三市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平均增长63.38%、89.6%,远低于西安的增长幅度。
虽然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程度低,但一体化仍然是将关中平原城市群打造成引领西北地区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必由之路。圈子越大都市效应会越低,既然现在西安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都非常微弱,更谈不上对规划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我觉得,关中平原城市群可以先从次区域一级的一体化做起。比如,在长三角一体化中,苏州不断厘清自己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提出要做深做实“沪苏同城化”这个核心内核,“上海要什么,我就做什么”,全面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从经济总量到人口规模,西安无疑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我认为,可以依托西安,构建起包括铜川、咸阳、渭南在内的大西安都市圈,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切入点。
目前来说,四个市构建大西安都市圈已经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一是地域相连。目前划定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包括11个市,跨三个省,行政协调难度较大,如果从西安及周边的咸阳、渭南、铜川入手,行政协调难度相对较小。二是交通便捷。目前,轨道交通已经大大压缩了西安和咸阳、渭南的空间距离。咸阳和西安已经形成同城化,渭南到西安的单程通勤时间不到20分钟,同时,西延高铁已经获批,2023年铜川到西安的单程通勤时间将缩短到20分钟以内,周边三市和西安已经和正在形成“半小时生活圈”。三是人口集中。四个市占全省18%的面积承载全省54%的人口。四是经济相对发达。四个市贡献了全省GDP总量的 53%。五是首位度明显。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准一线城市,西安在大西安都市圈中的首位度十分明显。
如果说 “沪苏同城化”是以产业协同发展为着力点,全力构建起经济一体化,那么,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充分依托我们的周秦汉唐历史遗存以及区域内文化资源多元富集等优势,推进我们的一体化。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觉得,大西安都市圈可以率先以文旅一体化为突破口,努力打造大西安文旅圈。
打造大西安文旅圈的重要意义。打造大西安文旅圈既是区域内四个市文旅发展的需要,也是陕西全省文旅发展的需要;既是区域内文旅一体化的实践,也为区域内全面一体化提供了经验。
首先,大西安文旅圈是西安市文旅发展的需要。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西安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托西安城市周边这一空间载体,才能做大做强。铜川、咸阳、渭南三市要从依托西安的战略高度主动融入大西安文旅圈,在更广大的空间配置文旅资源,达到“互补”“互促”。其次,大西安文旅圈是区域内其他三市文旅发展的需要。西安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具有“龙头”辐射作用,作为发达区域的西安,通过资本、管理、服务、技术等的输出,对相对落后的铜川、咸阳、渭南三市的文旅发展产生波及效应,从而推动大西安文旅圈的整体高质量发展。最后,大西安文旅圈是陕西发展的需要。西安及周边的铜川、咸阳、渭南三市是全国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的富集区,比如,2019年,大西安文旅圈旅游收入已经占全省旅游收入的61%,因此,大西安文旅圈整体提升,必然带动陕西全省文旅上台阶。同时,区域内文旅的一体化也必然为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
打造大西安文旅圈的发展基础。发展基础是打造大西安文旅圈的重要支撑。一是国家定位有要求。《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荣耀和厚重记忆。” 要“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国际影响力,建设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交相辉映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因此,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的大西安都市圈应该打造成以文旅、生态为重心的大西安文旅圈。二是文化相通有认同。西安及其周边的铜川、咸阳、渭南都属于关中文化圈,都讲关中方言,有相同的民俗民风民情,区域认同感强。三是资源集中有优势。就文化而言,区域内限上文化企业占全省59.6%;就旅游而言,区域内的4A以上景区占全省的59.5%;四星以上酒店占66.2%。四是发展良好有潜力。比如,2019年,西安、铜川、咸阳、渭南四市的旅游人数增幅,除咸阳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外,其余三市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四市的旅游收入增幅,除渭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余三市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铜川陈炉古镇
乾陵
华山西岳庙
打造大西安文旅圈的总体布局。总体布局关系大西安文旅圈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大西安文旅圈应努力构建起“一核一带三区域”的总体布局。“一核”是指西安市依托发达的交通枢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作为大西安文旅圈的文化引领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一带”是指依托“安澜渭河”,将渭河关中段打造成古今辉映的文化带、令人向往的旅游带、生态秀美的绿色带;“三区域”,区域内的铜川、咸阳、渭南三市依托自身独特的文旅资源禀赋,差异化的开发文旅资源、打造文旅品牌,从而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大西安文旅圈区域内的文旅发展协作。
打造大西安文旅圈的发展举措。在共建大西安文旅圈上,不仅仅是理念的融合,更需要我们在顶层设计层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我觉得,四个市在文旅发展上必须相向而行,合力推进“六个一”。一是一个协调机构。由省上文旅部门牵头,成立大西安文旅圈领导小组,相关市为成员单位,就大西安文旅圈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协调、规划,并制定相关政策。二是一个发展规划。衔接中央和陕西“十四五”规划,编制《大西安文旅圈“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大西安文旅圈的发展目标、任务举措和组织保障。三是一个对外形象。共同推介区域文旅产品,共同塑造区域文旅形象,共同优化区域文旅环境,合力提升大西安文旅圈影响力和美誉度。四是一个服务平台。要努力实现大西安文旅圈文旅服务联网、文旅消费联通、文旅市场监管联动,在圈内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一张卡办理”“一个口受理”。五是一个共享机制。要积极构建起区域内文旅资源共享机制,共同承接国内外重大文旅活动,联合开发区域文旅资源,共同分享区域文旅发展红利。六是一个政策体系。要共同营造区域内文旅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共同制定鼓励支持区域内文旅企业发展的举措和办法,共同应对区域内文旅行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总之,作为大西安文旅圈的首位城市,西安必须更好的服务于区域内的其他城市,主动利用好其他三市的文旅资源,而区域内的其他城市必须更积极地融入大西安文旅圈,主动迎接西安的辐射,努力把大西安文旅圈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从而为把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