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乡村新场景营造实践探析

2020-11-04 03:12石芸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3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乡村振兴

石芸

【摘  要】乡村场景营造是着眼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城鄉协调发展的要求,未来乡村将成为多维度场景的有机集合,不仅以其生态舒适的空间品质形塑着乡村生活,更以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影响着乡村的空间发展,是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着力点,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乡村场景营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美好生活、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四个重要任务之一,是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及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在西部地区的战略部署与实践落地,有利于在西部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为人民提供安居乐业的地方,推动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落实。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强调,面对正在开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新征程,要自觉担当起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大使命,“创造高品质生活”、“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建设“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形态”,使成都市具有的宜居优势进一步巩固发展。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成都更首次提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深度注入场景营造全过程,为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城市提供根本保障。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成都“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筑基工程”。

一、建设高品质宜居地的必要性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中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出的高定位、高要求,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高起点、高目标,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更高要求的积极回应。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将助推成渝地区实现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成为“近悦远来”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之地,而乡村新场景营造是着眼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是以创新场景营造构筑城乡发展治理的新优势,是支撑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成落地的重要抓手。

二、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乡村新场景营造实践做法

近年来,成都西控区域各区市县积极探索林盘空间治理,按照“农创+文创+消费场景”发展思路,以注“智”赋能、艺术介入、招贤引资、自筹共建等方式,强化公共环境整治、盘活闲置资源、功能植入、业态提升、场景营造,打造了竹艺村、七里诗乡、川西音乐林盘、战旗村、天府沸腾小镇等高品质林盘场景。通过优化林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功能布局,推动优势资源集成联动发展,完善升级“吃、住、行、游、购、娱”生活旅游消费场景,推进高品质生活宜居乡村建设,让乡村生态颜值价值最大化。

(一)高品质塑造乡村产业场景

成都依托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盘活农商文旅体资源,推动乡村的场景营造、产业升级、价值叠加。顺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和市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以跨界思维推动产业集群组织形式和分工模式转变,以场景营造促进产业间要素重组、特质渗透、边界消融、优势叠加,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新的模式、新的业态,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改造乡村传统优势产业,通过融合催生更多新场景、新技术、新业态,带动产业整体发展。着眼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以场景构建为核心,对乡村进行多维运营、价值创造,采取“片区开发+天府文化+设计师联盟”方式,系统打造特色镇、川西林盘、天府绿道,营造生态公园场景,同步植入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促进各类场景与多元产业业态的叠加渗透、营造高端产业场景与优质生态的同步提升。以崇州市五星村为例,采取社会资本+集体资产+农户的模式,以培训产业带动村民在地就业、民宿、社区治理、亲子研学、集体经济等方面发展,协同驱动塑造乡村多元产业场景。

(二)精致化打造乡村美学场景

乡村美空间是立足乡村空间范畴,提供普适审美体验,深度黏合社会价值、生活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美学价值的空间场景。成都在乡村美学场景打造中十分关注村民“家门口”的变化,充分体现场景营造理念,其实质是依托乡村风貌、绿道、建筑改造、小品空间等相关场域,以展示乡村地域文化、历史文化、非遗技艺和产业特色为导向,融入艺术和美学元素,彰显主题特征,集艺术表达、文化展示、消费体验、情感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美学运用场景。以大邑县南岸美村为例,以乡村美景为核心,在一三产业联动的基础上,引入艺术家和相关专业人士,构建一个包括美园、美田、美食、美宿、美院、美营的乡村美学场景空间,以生态价值转化推动乡村振兴,书写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乡村美学表达。

(三)高效率营造乡村服务场景

优质的乡村服务场景可以提升游客体验感,也是对村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成都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结合产业功能区建设、乡镇(街道)职能转变等重点工作,坚持管理服务重心下移,积极构建“镇街+工作站+社区”基层治理架构,有效确认行政区划调整后乡村管理不缺位、服务不断档。以崇州市五星村为例,建立了行政事务便捷化、村民自治系统化、公共服务专业化的三化联动机制。下沉145项行政服务,打造15分钟服务圈,并通过市场择优,入驻物业管理公司、社工机构等市场化专业公司,营造乡村服务场景,为游客和村民提供便捷服务。

(四)个性化创造乡村林盘场景

川西林盘是成都常见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林盘场景合理的利用和打造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憩和消费场所,也能为在地村民增产增收。成都按照“生态筑基、产业植入、机制创新”的理念,强化林盘场景植入和业态提升,赋能传统林盘“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新场景。秉承“一个精品林盘(聚落)催生一个规上服务业企业”理念,全面梳理评估区域内特色林盘资源。向具备开发价值的林盘聚落派驻经济专员,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针对性的实施“片区开发、整体招商、一体运营”方案,引入社会资本做好乡村林盘场景营造,持续壮大集体经济、转化乡村生态价值、带动农民增收。以彭州市为例,依托优质林盘资源禀赋,以乡村民宿为切入点,促进社会资本有序进入乡村,有效盘活了乡村资源,极大激发了群众、集体经济组织以及社会资本在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创造林盘新场景的热情,造就了高品质宜居地的乡村表达,有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三、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乡村新场景营造的问题及建议

近几年,成都深入推进乡村的生态价值转化,完善乡村、绿道的场景与业态融合,以新场景营造为着力点,激活乡村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转化,打造了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美好乡村,诠释了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乡村表达。

这些探索,不仅极大改善提升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也为外地居民休闲旅游提供了别样选择,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源泉。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基于乡村的先天资源和开发价值不同,产业场景和文化场景等的营造并不适用于每个林盘聚落,由此产生了乡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此外,由于各场景间融合度不够,“农商文旅体”各要素间简单叠加、浅层融合,极易造成消费场景同质化竞争,还有部分乡村新场景在沉浸式、体验式的新业态上培育不足,也没有根据市场和游客需求及时的提档升级等,对此,应从以下几方求突破:

(一)突出特色优势,提供基础保障

突出乡村游憩功能、气候温润、出行便捷、营商环境和生活优势。应紧紧围绕将生态游憩、文化游憩、康体游憩和游乐游憩等方面做文章,加强乡村场景的体验感。合理开发和运用乡村湿地、绿道、绿色生态环境,凸显乡村气候和空气质量的优越性,增强乡村可感可及性,加强乡村“旅游环线+骑行+公交+步道”的绿色低碳出行体系,为乡村打造创业、投资更加自由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增强乡村对国内外先进要素、中高端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

(二)增强智慧基础,优化服务场景

要着力营造以智慧智能为基础的乡村服务场景地图,建设智慧平台,打造集自然资源、社会政务、规划配套和人口结构、生活轨迹、消费需求等多种信息的乡村基底数据库,精心绘制模块化、组合式的乡村场景地图,突破服务能力的属地局限。整合乡村资源和村民意愿,发布新场景需求,吸引企业及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新场景营造,通过平台精准匹配和完善供需衔接,为不同需求偏好的人群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场景元素,推动乡村场景与美好生活需求精准匹配,从而构建起强大的动态管控和服务体系。

(三)营造多元体验,丰富生活场景

要以沉浸式,多元化体验为路径营造丰富的乡村生活场景。最对在地村民而言,应围绕他们全周期全链条生活服务需求,依托15分钟乡村生活服务圈建设,积极培育乡村社区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涵盖睦邻友好、交通出行、托幼养老、管理服务、智慧健康等复合功能的舒适设施体系,以更多元化的生活体验引导村民积极变革生活方式,有效促进乡村人际关系和谐融洽。针对游客而言,要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居住需求及方式,高规格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打造各具特色的康養业态、度假业态、运动业态等。并针对不同消费需求和习惯,引导社会资本提供精致化,个性化,小众化服务,进一步补充和升级乡村消费和生活场景。

(四)搭建创业平台,提供机会场景

乡村场景的营造离不开社会资本和专业人士的参与,要以创业平台为载体打,为乡创客进入乡村提供友好空间场景,充分发挥他们对于乡村创意创业、拉动投资、刺激消费、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促进效应。以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目标,引进和培育适合乡村的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从创新激励、技能提升、人才引育、融资渠道、扶持政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为年轻群体营造有别于现代城市的生活居住环境,为新知识群体、小众创业群体、独角兽群体创造生态化、小众化的生态空间和创新环境,推动创业需求与乡村服务供给零距离对接,营造更适宜乡村发展的场景空间。

(五)完善场景配套,打造宜居之地

乡村场景营造有了多元业态和高端产业的入驻,还需要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乡村的产品不止是乡村本身,还包括活动体系配套、景观体系配套、农业体系及产品配套等方面。在解决配套资金难题上,可以提高市场准入标准,以特许经营权公开竞标的方式引入优质企业,在赋予企业商业利益的同时获取其配套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既减少了政府投入压力,又形成各具特点的场景,提高乡村引人聚流活商的作用,凸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乡村表达。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美好生活”的路上,车是什么样子的?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为了美好生活: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差异与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