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东部地区隐伏岩体成矿作用及区域金多金属矿成矿规律

2020-11-04 03:45葛再洋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本区铅锌金属矿

葛再洋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一地质队,安徽 滁州 239000)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地层

区域地层主体是上太古代五河群,是蚌埠隆起的主要组成岩层,自下而上分为下亚群西堌堆组、庄子里组、峰山李组和上亚群小张庄组。

1.2 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东南缘蚌埠隆起东段南翼,东侧紧邻郯-庐断裂带。受郯-庐断裂带影响,区域蚌埠隆起区域内断裂发育,主干断裂主要发育有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方向的断裂。北北东近南北向的断裂系统,属郯庐断裂带的同方向系统;近东西、北西西向断裂系统,多数断裂属郯庐断系统的共轭断裂或在其发展过程中某阶段与郯庐断裂带共轭发育[1]。

(1)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北北东-近南北向断裂相对较晚,切割蚌埠隆起及发育较早东西向次级断裂,自东向西大致呈平行等距排列,包括五河-红心铺断裂、霸王城-鹿塘断层、临淮关-亮岗破碎带(大王府-江山多金属矿赋矿断层)、门台子-棋盘路断层等。

(2)近东西向主干断裂。区域东西向断裂发育较早,自北向南为:马头城-临淮关断层和官沟-下纪家断裂。官沟-下纪家断裂带多金属矿化蚀变普遍,并在江山、中家山附近形成大中型铅锌金多金属矿床,为区内重要控岩控矿构造。

(3)岩浆岩。中部尚家岗-查潘村一带,在临淮关-亮岗破碎带和霸王城-鹿塘断裂带中及其附近,零星分布着查潘庄正长斑岩体、二铺闪长玢岩体、屈家湾正长斑岩体、张家洼闪长玢岩体、尚家岗正长斑岩体[2]。

2 隐伏岩体的分布特征

据已知资料,本区变质岩地层密度值一般3.03g/cm3,蚌埠期岩体密度为2.61g/cm3,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密度差,约0.4g/cm3。据此,说明利用重力差异圈定隐伏岩体是可行的。

本文首先将区域1/5万布格重力异常图进行数字化,再利用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的MAGS4.0重磁反演软件对重力数据进行再处理,利用3阶细节异常(剩余异常)0mGal等值线圈定隐伏岩体的大致分布范围(图1)。

图1 隐伏岩体分布示意图(附断裂构造)

由图:隐伏岩体整体侵入方向北西-南东,北部以沫河口-临淮关-霸王城-安子集-中家山一线为界,在凤阳县-临淮关一带向西南收缩扭曲,至五河-红心断裂截止。南部以南吴庄-亮岗一线为界。

3 区域典型金多金属矿床特征

区域金多金属矿床主要沿官沟-下纪家断裂带分布,矿床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主要典型代表为中家山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江山(大王府)铅锌金多金属矿床。

3.1 中家山铅锌金银多金属矿

(1)矿区地质特征。地表为大面积第四系覆盖,主要赋矿地层为上太古界五河杂岩小张庄组。控矿构造为郯庐断裂带和官沟-下纪家的次级构造,主要有北东和北西西向两组断裂构造带。围岩蚀变种类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绢英岩化、重晶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及Pb、Zn矿化等。矿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

(2)矿体特征。主要分为三个矿段,十个矿体。矿体多为铅锌矿体、铅矿体、铅锌金银矿体,多呈单脉状产出,在走向上呈舒缓波状,严格受构造蚀变带控制,矿体连续性较好,属较稳定型。矿体由含矿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碎裂变粒岩组成。

(3)矿体围岩。矿体的围岩主要为变粒岩、黑云母微斜长片麻岩,由于受到构造活动的影响,近矿围岩多次破碎形成碎裂岩,多分布于破碎带两旁,当岩石破碎,黄铁矿化、硅化等蚀变作用增强后,形成碎裂蚀变带,为矿体的近矿围岩[3]。

3.2 江山(大王府)铅锌金多金属矿

(1)矿区地质特征。位于蚌埠大型复式背斜中东段南东翼,北北东向临淮关~亮岗断裂带、霸王城-鹿塘断裂与近东西刘府-下纪家断裂交汇部位。地层由太古代五河群庄子里组、峰山李组组成。构造线方向近东西向,局部有变化。岩浆岩主要有小王府岩体,呈北东方向展布,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斑岩、石英闪长岩。岩石呈黄褐、深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与下伏古元古代五河群庄子里组的接触面上,具有烘烤现象。

(2)矿体特征。主要发育上、下两层含矿构造蚀变带(Ⅰ、Ⅱ号)。Ⅰ号蚀变带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缓-近水平,具向北东侧伏的特征。蚀变带内赋存多个金银铅锌多金属矿体,靠近顶板常发育数层厚大的金矿体;靠近底板常发育脉状、透镜状铅锌矿体。蚀变带自北西向南东,由浅至深,有矿体厚度变小、品位增高的趋势。Ⅱ号位于Ⅰ号蚀变带之下约100m处,为隐伏的含矿构造蚀变带,总体走向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缓-近水平。蚀变带赋存多个透镜状金矿体、金铜矿体,普遍伴随有较强的Ag、Pb、Zn矿化。矿体沿走向、倾向均呈透镜状,在纵剖面上也呈连续的透镜状变化。

(3)矿体围岩。由于矿体赋存于构造破碎蚀变带中,其顶板围岩为构造蚀变岩、碎裂岩、闪长玢岩、硅化大理岩、角砾岩,底板围岩为构造蚀变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碎裂岩、大理岩、硅化大理岩。

江山矿床矿化对岩性有一定的选择性,金矿体围岩的原岩以斜长片麻岩为主、次为大理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另有少量是闪长玢岩、花岗岩,白云母片岩。铅锌矿体的围岩原岩主要为大理岩。

4 隐伏岩体与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关系

中家山矿矿石普遍含铜,富矿石在金银铅锌铜含量都很高;江山(大王府)铅锌金多金属矿沿走向向北东侧伏,在平面和垂向具有清晰的矿化分带,即自南西向北东、自浅而深表现为:铅锌-贫金+铅锌-富金-富金铜,均具有岩浆热液参与成矿的特征,也侧面验证了隐伏岩体的存在,即深部岩浆成矿热液受断裂构造影响,由深部向上贯入上部的容矿空间,形成了金多金属矿床。

5 区域金多金属矿找矿

5.1 地质背景标志

本区位于华北陆块东南缘东西向的蚌埠隆起和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在本区交汇形成本区基本构造格架,五河杂岩构成蚌埠隆起的主体,是重要的赋矿围岩并提供部分成矿物质。燕山期深熔型二长花岗岩、同熔型花岗岩及其派生的中酸性脉岩是成矿岩体,其岩浆活动为成矿作用提供热动力和部分成矿物质。规模较大的东西向断裂与北北东断裂交汇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次级断裂构造控制了矿床的分布。

5.2 蚀变、矿化找矿标志

地表虽然大面积第四系覆盖,仍有零星的露头分布,岩石的矿化、蚀变(如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等)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如大王府、江山、傅家、京山、拖龙山、中家山等都有零星的矿化露头。

5.3 地球物理信息找矿标志

5.3.1 航磁异常

本区高强正磁场,是晚太古代变质镁铁质岩系的反映;异常的局部错位,反映了NW、SN向构造的存在;NE向展布的条带状正负磁场带,是断破带的显示;SN向线状低磁带反映了SN向的断裂带。在区域构造运动过程中,部分成矿物质被活化富集,所以本区线状磁场下降和负磁带,是成矿的控矿构造重要的间接标志。

5.3.2 航电异常

本区航电低阻带集中成群成带分布于尚家岗-江山-查潘庄(5条),中家山-小溪河(2条),其中D-87-37与中家山矿对应,D-87-4、D-87-66与大王府、江山矿对应,显示本区航电低阻带是可靠的找矿标志。

5.3.3 重力异常

不同岩石之间存在密度差异,重力信息可以识别和推测本区可能存在的较深大的断裂构造、岩体和地层的空间分布位置;还可以大致圈定本区隐伏岩体的分布范围,是本区比较可靠的间接找矿标志。

5.3.4 激电异常

激电异常在区内寻找金多金属矿矿床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江山铅锌金矿就是对D2激电异常钻探验证发现的,中家山铅锌金银矿激电异常与矿体分布基本吻合,说明激电异常在本区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5.3.5 遥感找矿信息研究

蚌埠隆起受岩浆热液影响,并活化转移五河群铁镁变质岩成矿元素,至有利构造部位形成金多金属矿。遥感影像信息能够帮助区域线性、环状(弧形)地、构造体的解译,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找矿工作。

6 金多金属矿找矿规律

6.1 地层控矿规律

上太古界五河杂岩是有利的赋矿层位,控制了区内金及金多金属矿的分布。

6.2 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多级别断裂的控矿作用。构造对金多金属矿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断裂对金多金属矿的控制作用。深大断裂是区域性控岩控矿构造,它们提供了导岩导矿通道,次级脆性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断裂,控制了矿体的产出形态和分布。

立交桥式成矿模式:区域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为网状断裂系统,郯庐断裂带及近东西向和南北向(含北东向)深断裂控制了区域岩浆岩和成矿带的分布,是主要的导岩和导矿构造。北东向、近东西向、北西向断裂控制岩体和矿床点分布。特别是网络状断裂构造的节点部位控制了金多金属矿床(点的)分布。

因此发现成矿断层并围绕其开展找矿工作,厘清其断裂系统,寻找断裂交汇部位等有利成矿部位是本区找矿的有效途径。东西向的官沟-下纪家断裂(东西芦山-江山-中家山破碎带)是区内重要的控矿断裂,它与北北东向(近南北向)大断裂的交汇部位往往形成较大的矿床。

6.3 岩浆活动控矿规律

据上文,岩浆热液均参与金多金属矿的成矿,因此通过重磁和遥感解译等工作手段,确定隐伏岩体的分布也是重要的找矿依据。

猜你喜欢
本区铅锌金属矿
河南崤山东部浅覆盖区磁异常特征及其银铅锌找矿预测
湘南长城岭锑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内蒙古李清地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内蒙古巴尔陶勒盖-复兴屯发现特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
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对地下金属矿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