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在森林资源巡护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2020-11-04 10:17李建光王丽丽
绿色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巡山责任区护林员

李建光,王丽丽

(惠州市惠城区自然资源局,广东 惠州 516008)

1 引言

森林是重要的物种栖息地,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也在维持全球碳循环、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又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生态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存在的问题

2.1 巡查时间无法科学界定

很多年来,巡山情况检查一直都是沿用比较传统的方法进行,但实际上一些有巡山工作经验的护林员则往往不真正深入林区巡查情况,却可以将当天的巡山情况“记录”得十分清晰,甚至可以做到想记录多少天就记录多少天。对于这样的情况,基层管理人员也只能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对巡山情况进行监管,以此督促护林员按照要求定期开展巡山检查。但这种传统的方式成本较高,效果较差,而且护林员在巡护过程中发现险情很难及时、准确地上报,甚至护林员自身的人身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

2.2 巡查轨迹无法准确记录

巡山工作是一份相当艰难的工作,每次巡山只能靠简易的出行方式进行,因此,在没有任何监控设备的条件下,让护林员主动到更远的区域完成巡护工作是很困难的,在客观上无法考核。在日常检查中,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护林员的管护区域,发现林区也会有零星盗伐林木的现象发生,这就是无法实现实时监管的原因。

2.3 护林员队伍建设滞后

当前护林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护林员待遇普遍较低,无法较好地招录年轻人从事此项工作;二是缺乏专业的智能移动化终端设备,目前护林员只能依靠自己的手机作为巡护移动设备,但是很多年龄较大的护林员只有老年机,无法联网登录移动终端,导致无法正常工作;三是护林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法快速、准确掌握智慧林业系统操作方法,影响智慧林业的进展。

3 惠城区护林员网格化项目的建立与使用

目前,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管理机制有待健全,传统的林业监管工作在林业监管方面已经凸显出明显的不足,例如,无法对森林资源管护进行实时监控、巡查效率低下、各种灾害无法及时上报、巡护人员的巡查情况无法实时监管以及无法保障巡护人员的安全等问题。为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管护与治理,根据全省林业“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的建设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权责明确、全面覆盖”的原则,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自2019年12月初开展护林员网格化项目的建设,本文从本区智慧护林员系统中几个主要板块功能及应用进行初步阐述,探讨如何利用网格化管理进行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为更好地管理、保护好森林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

4 材料与方法

4.1 惠城区概况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位于该省东南部,是惠州市中心区,与深圳、香港毗邻。惠城区下辖8个街道和5个镇及1个林场,截至2019年底,全区林地面积5.08万hm2,森林覆盖率43.75%,森林蓄积量228.92万m3,全区林地整体管护面积约75万亩,护林员共计166个。

4.2 建立智能巡护系统

该智能系统的建立建设内容按数据性质分两部分。一是属性数据收集,包含护林员个人信息(姓名、所属乡镇、身份证及手机号码等基础信息)和网格属性信息(镇、村责任人的姓名、职务、电话,林分面积,主要树种结构等信息)。二是责任区数据矢量化,通过在1∶1万小班遥感图,根据各林业站绘制的护林员管辖范围,绘图员以勾绘/标绘完整的责任区的纸质图为依据在专业绘图软件上进行数据矢量化、空间拓扑检查、数据修改等操作,并与属性数据进行挂接。实现巡护相关数据的接收、存储、管理、编辑、处理、分析和应用。这部分工作交给专业的信息公司处理。

4.3 划分网格责任区

根据惠城区护林员分布及山形地貌等情况,从林业行业信息化角度进行统一规划,将管护区分成14个的责任区,河南岸街道5人、江南街道9人、龙丰街道7人、水口街道15人、小金口街道6人、桥西街道1人、马安镇7人、汝湖镇16人、三栋镇8人、芦洲镇30人、横沥镇34人、墩子林场17人、西湖景区管理中心6人、红花湖景区管理中心6人。

5 结果与分析

通过云端推送,巡护人员可在移动终端实现自动接收自己负责的网格责任区数据面积图形、移动打卡等操作,系统根据巡护人员的巡护数据自动统计考勤情况、有效里程等,将护林员在各自责任区内的巡护轨迹、时间上报、报警记录、上传照片等进行实时记录,成功实现了对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有效监控,完善了监管体系。

5.1 责任监管到位

5.1.1 责任区网格划分

将管护区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网格责任区块(图1),并将网格责任区跟巡护人员进行绑定,保证每一个责任区都有专人负责监管。

图1 网格化责任区块划分

5.1.2 事件上报及事件管理

当遇到事件发生,巡护人员可第一时间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上报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山火、盗猎、采伐及有害生物等12种事件类型,且针对不同的事件类型包含了不同的上报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坐标、发生灾害面积等,可以以图片、视频、语音以及文件4个方式上传相关资料(图2),通过全方位的事件描述,有利于事件的进一步处理。事件类型点选、定位坐标自动采集等,可以保证事件反馈的及时性。另外,事件趋势可以实时统计上传事件数量及集中发生时间,这样可以让管护单位及人员及时了解每月事件发生量及发生趋势,确保及时做好相关事件应对准备(图3)。

图2 事件上报

图3 事件趋势

5.2 人员管理到岗

5.2.1 巡护轨迹及轨迹查看

护林员巡护时将智能巡护管理系统移动终端APP打开,系统就可自动记录护林员的巡护轨迹,在每天巡护工作完成后,系统可以自动判断当天巡护工作是否达标。护林员也可以通过终端实时查看自己的巡查轨迹,巡查情况以及考勤和达标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巡检情况(图4)。

5.2.2 考勤管理

根据系统设置的考勤规则,可以自动记录护林员每天的巡护情况,形成报表,监管部门可以随时查看一段时间内出勤的护林员名单以及护林员的出勤天数和巡护达标天数。同时,在系统中可以自动生成相关的报表,例如巡护统计报表和出勤次数报表等,以便分析备案用(图5)。

图4 巡护轨迹

图5 考勤管理

5.2.3 有效巡护里程

护林员在进行巡护工作时,开启智能化巡护管理系统移动终端APP,系统便会自动记录、计算有效巡护里程数(即当天巡护总里程中在保护区内巡护的里程数)。每天巡护工作完成后,可以及时判断护林员的巡护工作是否达标(图6)。

6 讨论

护林员网格化管理[1]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移动信息技术、3S技术等,对管护区进行精细化、实时化、网格化管理,整套系统基于智能化管理平台和智能化手持终端组成[2]。智能化手持终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管理平台互联,护林员通过智能化手持终端进行信息采集、传递和存储[3];管理中心通过控制终端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操控。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实时跟踪、定位护林员的准确位置以及巡护轨迹等,将有效解决林业工作监管中存在的部分问题[4],完善了从“发现问题”到“反馈问题”再到“有效监管”的管理体系。消除了“信息孤岛”,打破了“资源壁垒”[5],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森林资源管护的科学性,促进了粗放型管护模式向科学性的管护模式转变。

7 建设与展望

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工作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例如系统本身很多功能还有待完善,护林员综合文化水平比较低以及管理成本较高等问题,今后应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一是加大相关资金投入。森林资源巡护管理工作除了应该有专项资金支持外,也应该适当增加当地护林员的补助,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更加尽心尽职地完成巡护工作;二是逐步完善智慧林业系统功能。例如提供长期的相关数据记录,如有害生物、自然灾害以及山火等高发区域和高发期等,这样可以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较为科学和可靠的信息基础;三是健全管理评价体制机制。逐步提高管理队伍的制度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做好对管理相关工作的评价与反馈工作[6],增强各个系统之间的联动性。

猜你喜欢
巡山责任区护林员
江西继续为2.3万余名生态护林员购买意外保险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浅析生态护林员政策在助推扶贫攻坚的作用
光影视界
再访可可西里
“我每天都会来巡山”
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员责任区建设活动的几点思考
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员责任区建设活动的几点思考
大王叫我来巡山
浅谈如何开展好党员(安全)责任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