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来华留学生,现任驻华大使

2020-11-04 01:56吴富贵
国际人才交流 2020年10期
关键词:驻华大使苏丹古巴

文/ 吴富贵

今年1月6日,北京雪后初霁。

人民大会堂迎来2020年第一位到访的外国元首——基里巴斯共和国总统马茂。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上又有一些国家同我国建交,我国建交国达到180个。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第180个朋友,正是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

习近平主席指出,总统先生访华正值北京迎来新年第一场雪。中国有句古话,瑞雪兆丰年。我们有信心,2020年中国的发展会更好。

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一席话,意蕴悠长。

德不孤,必有邻

这是一份近年中国“结交朋友”的时间表——2016年,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2017年,巴拿马;2018年,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萨尔瓦多;2019年,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四年间,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复交,充分说明一个中国原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为此,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当下与中国建交的180个国家中,曾经来华留学后来被所在国委派出任驻华大使的高级外交官大有人在。

这充分说明,留学生互派工作,对中国来说,虽是起自69年前的事,但在中外各国经济建设数十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确是一项对科学技术、人才交流、高科技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是培养各国高级人才的一种特殊手段。

新中国成立伊始,1951年中国派出留学生380名,新中国第一次留学高潮的大幕就此拉开。与此同时,对等接收来华留学工作便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记载,1951年,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接收了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等东欧5国的33名留学生。1952年9月,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成建制并入北京大学,更名为“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同年,还接收了两批共89名朝鲜学生到北大实习。

1954年万隆会议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得到发展,越南、朝鲜、蒙古、老挝等国留学生相继来华。从1950年到1978年,中国共培养了12800余名海外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几乎全部由中国政府提供奖学金。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中国同阿盟所属的22个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张骞开辟“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时期。谈到中阿留学生互派历史,在2015年召开的中阿大学校长论坛上,“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这句出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名言几乎成为每位与会者表达中阿深化人才培养合作意愿的开场白。正如与会学者反复研讨的那样,中阿深化交往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也将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走向深入。

在苏丹历任驻华大使中,欧玛尔·伊萨在华累计工作将近30年,是苏丹政府外交系统中最熟悉对华事务的高级外交官之一,他为增进中国和苏丹两国友好关系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曾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首批苏丹公派留学生。

2018年,欧玛尔大使在离任致答辞中表示,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是他美好回忆停留的地方,也是他人生中学习、工作了将近30年的地方。从一位苏丹来华留学生,到进入苏丹外交部,进而有幸代表苏丹政府成为派驻中国的特命全权大使,他深感荣幸。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对他的培养和教育。担任苏丹驻华大使,荣幸且自豪地见证了苏中双边关系的稳步发展,双方高层保持了广阔和开放的对话渠道,培养了苏中互信,更滋养了两国建交60年的友好关系。

欧玛尔大使说,他在任的五年中,苏丹总统曾两次访华,其间也有许多中国高层官员访问苏丹。中国始终致力于支持苏丹政府发展国民经济,他对中国政府深怀感激之情,感谢其对苏丹政府在国际双边和多边舞台上给予的支持,同时也感谢中国各友好组织、机构和企业长期以来对苏丹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现任苏丹共和国驻华大使的加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博士,和欧玛尔大使一样,也是一位“中国通”。1996年加法尔获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中阿关系史研究,两年后出站。加法尔博士学历层次高,可谓上学上到头了,他或许是中国高校培养出来的第一位阿拉伯博士后。加法尔博士很看重自己在中国的求学经历,他曾说:“如果没有在中国的留学经历,我的思想大门就不会打开。”

1991年至1992年加法尔博士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了一年半的汉语,打下基础后又不断自学,现在已能借助辞典阅读中国古籍了。这使他在以中阿关系为主线的研究著述《跨越二千年的苏丹中国关系探源求实》一书中,能够准确地引用中国文献,也使他在研究同一专题的阿拉伯学者中独具优势,卓尔不群。在本书中,他甚至可以从广东方言读音上,辨析古代中国人的名字,从而获得独到的见解,让人依稀看到那些海外中国学大师的身影。而他对阿拉伯古籍的熟稔程度,研究同一专题的中国学者则很难望其项背。

2013年10月7日,由执政党提名的穆拉图·特肖梅(Mulatu Teshome)当选为埃塞俄比亚新一届总统。消息刚一传出,北京语言大学校园就沸腾了,北语师生带着喜悦与自豪以“北语出了个国家总统”为题,欢庆传递着这一特大信息。据北语校志记载,早在1976年,穆拉图·特肖梅以留学生身份初次来到中国的首站便是前往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后于1977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于1982年获学士学位,于1985年至1991年在北大国政系继续深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另据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校志记载,该校毕业的历届外国学员中,累计诞生过5位总统、1位副总统、1位总理、8位国防部长。

值得提及的另外一位是地处亚洲西部阿曼苏丹国第8任驻华大使纳赛尔,他也是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的阿曼籍留学生。

人民网记者曾书柔曾以《阿曼留学生的中国梦:让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题,撰文介绍纳赛尔:早在1990年,他便作为阿曼苏丹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华学生,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度过了难忘的7年时光,陆续拿到了本科和研究生学位。1999年,他第二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外交学院进修了六个月。2013年,他再次回到熟悉的北京、熟悉的校园。与中国有着如此不解之缘的他,汉语也异常流利——外国人普遍掌握不好的四声调,他却能字正腔圆。说起汉语,他一方面为自己懂汉语感到骄傲,另一方面他又大力赞赏了中国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的努力与成果。他认为,中国不遗余力地对外推广汉语与中国文化,是非常有眼光的行为。因为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工具,文化是增进不同国家人民相互了解的桥梁。如今,世界各国都有学习汉语的学生,这是中国文化魅力所在。“如果说我也有一个中国梦的话,那就是汉语和中国文化能被更多人熟知。”纳赛尔说。

国际人才交流的重要途径

2019年11月25日,古巴新任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在古巴大使馆举行履新招待会。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秦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拉美局局长王玉林、古巴友好国家驻华使节等50余人出席活动。

佩雷拉大使在致辞中说,自古中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始终走在拉美国家与中国交往的前列。如今面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古中两国在捍卫国家利益、主权和独立以及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比以往更加团结。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吴富贵(右一)和王燕(左一)向苏丹前驻华大使欧玛尔·伊萨(中)赠送礼品

佩雷拉大使表示,他曾于1991年至1993年赴中国进修学习,曾荣获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关系硕士学位。此前,他曾出任古巴驻华大使。时隔八年再次担任古巴驻华大使,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他将同古巴驻华使馆团队及古巴其他驻华机构共同努力,加深并巩固古中历史联系,造福于两国人民。

外交部副部长秦刚强调,古巴是西半球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建交59年来,在两国历代领导人的亲自缔造、关心和培育下,中古传统友好关系经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历久弥新。中古政治互信牢固深厚,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成果丰硕,人民间友谊薪火相传。他表示,相信古巴驻华使馆在外交经验丰富、熟悉中国国情的佩雷拉大使的带领下,能为中古友好事业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已经成为接受留学生的大国。2017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和亚洲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留学目的国。据相关数据:2017年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48.92万名各类留学生来华留学。中国拿出了33亿元资助其中6万名左右外国留学生,另外约43万名外国留学生给中国带来了350亿—400亿元的教育收入。改革开放后允许自费留学生来华学习,到允许取得硕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华就业;从1978年来华留学生1200人到2017年在华留学生近50万。40余年来,来华留学生的各种变化,证明了中国的吸引力正在大大增强。

拥有多年驻美国、澳大利亚使领馆教育领事工作经验的魏礼庆,在教育部工作期间曾做过统计:从1979年到1989年,我国共接受130多个国家的40221名留学生,其中奖学金生13699名,自费生26522名。从此,自费留学生逐渐成为来华留学的主体。“这一时期,来华留学生队伍中出现了学位生,海外留学生不再是短期培训为主。加之自费生的出现,体现了中国的来华留学工作的层次、质量和规模,也体现了来华留学工作逐步与世界接轨。改革开放后,海外留学生来华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中国开放自费留学政策。1978年,有1200人在华学习。当1979年国务院批准《关于接受自费留学生收费标准问题的请示》后,当年有300余名自费留学生来华。”魏礼庆说。

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语言大学一所高校便为世界上17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5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他们已经成为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

教育合作与国际人才交流在中外全面合作中具有先导意义,对于推动双方互信友好和科技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和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外青少年正在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从目前来看,中外之间优秀学生互派培养,已成为促进彼此友好合作的桥梁,留学生起到的民间外交的作用不可估量。

留学生互派工作已然走过近70年的历程。实践表明,留学生互派工作已成为各国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环节,是国际人才交流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抓手,是“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驻华大使苏丹古巴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苏丹总统被推翻惊世界
“苏丹”之死
和驻华大使聊天
古巴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