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璐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近年来人工智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这一突破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层面,更体现在各种实践领域的产品开发与服务上,从而给许多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而言,“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师职业是否必要”“教师该何去何从”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不得不回应与反思的中心问题。
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难免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传统的教师职业观大多突出教师的自我奉献精神,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导向作用,也肯定教师对学生发展的积极性作用。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不可避免地对旧事物产生冲击和影响,人工智能无疑对全人类发起了挑战,教师的职业发展也陷入了困境,甚至有不少人担心人工智能有可能取代教师的角色[1]。机器人是否已经发展到能够替换教师的程度值得思考,面对时代的变迁,不顺应发展潮流的任何一种职业都将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奉献。综合来看,以下几种教师面临着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困境。
一种是传统的“教书匠”式教师,这样的教师只是在用某种独特的技巧(如教学模式、原则和方法)加工别人提供的材料,将教材内容传给学生[2]。而人工智能的优势恰巧是能够快速、系统地输出已有知识,并且能够以图文并茂、虚拟现实等多元的形式来呈现不同的知识样态,能够使受教育者更高效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因此,只是将知识的传授作为一种 “考据之学” 和 “记诵之学”的 “教书匠”将会被代替[3]。
另一种是故步自封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往往不关注自身的发展,停留在原地,只输出知识,而不接受新的知识。然而,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全民“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 “学会学习”的时代,知识更迭速度非常快,教师如果想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同时要成长为“永恒的水源”[4],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必将会被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所淘汰。
还有一种是无视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往往对师生关系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单方面认为学生就应该无条件地服从教师,认为教师是学生的掌控者。在新的师生关系视野下,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这样的教师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师生关系的构建。
与传统的教师职业观相比,新型的教师职业观在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见表1),其内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呈现着截然不同的本质特征如下。
表1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职业观的转变
“人工智能”一词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是一门新型的技术科学,属于计算机领域,研究主要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应用系统,即可以通过了解人的思考和行为的本质,产生出一种新的智能机器,赋予其类似于人类的某些思维方式和行为体现[5]。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要“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积极开展智慧教育,支持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必然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从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教师而言,我们迫切需要关注人工智能的优势是什么?它在呼唤怎样的教师?历经时代的变迁教师职业永恒不变的又是什么?怎样在教师和人工智能之前建立起合作关系?
人工智能拥有海量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卓越的数据处理速度,能够胜任教学中大部分重复的工作,并且可以快速集结多元的教育教学信息,准确快速地收集数据、处理复杂的数据,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拥有的人类无法超越的优势,教师只有抓住时代发展的契机,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创造[6]。由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该做到:
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学习工具与教学工具,例如智能化教学平台、教育机器人、智能的学习软件等,这些教与学的工具都成了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元素;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搭建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便利,使得数字教育资源环境更走向智能化学习资源环境[7]。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资源的优化、教学工具的创新,都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学生更多的作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者和积极参与教育过程的新理念、新知识的创造者。传统的“按部就班式”的传授式学习,尤其是固定的命题性知识的学习,将会越来越以“个别化”的面貌出现。因此,新时代的教学活动要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过程更贯彻参与性原则和生产力原则[8]。在教师教学层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备课,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生成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从而精准地指导教学,实现智能化精准教学,帮助教师从简单、固定、烦琐的教学事务中解放出来。在学生学习层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智能化环境的构建,能够创造出多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自主预习新的知识、交互学习新知、智能化陪伴练习、智能引导深度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提供了一种更便捷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构建技术赋能的智能化、个性化管理及教学环境,培养智能化教学新模式,加速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变,优化和重构学校教学流程,实现校园的精细管理及个性服务。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检验教学效果、诊断教学问题、引导教学方向、改进教育管理策略的教学变革。
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学管理者进行更全面的督导,使得过去传统的以经验为主的管理方式向科学化、智能化的现代管理方式转变,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建立学习者的数字画像,通过数据分析系统生成每个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特征,并智能分析、评价学习者行为,从而破解个性化教育难题,科学地辅助教师针对具体教学问题进行决策。同时,通过人工智能对教学的诊断反馈,能够进一步为教学组织活动、学习活动、课堂互动等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人工智能变革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变革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习惯、教育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在未来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作用反而显得更为重要,教师面临的挑战也愈加严峻,只有自身不断成长发展并更新观念的教师,才能在时代的更迭中更好地做好育人工作,完成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