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讲,古代是没有“国庆”这一节日的。何谓国庆?国家成立多少周年,当然是普天同庆。而古代值得举国欢庆的大事莫过于帝王的登基、婚娶和诞辰之日了。因此那时的皇帝即位、诞辰等庆祝活动,便等同于如今的国庆了。通常这一天皇帝会大赦天下,赏赐百官,普天同庆、朝野同欢。一般还会举办盛大宴会、歌舞、戏曲表演等活动,这也算是“春晚”的鼻祖了吧。
给皇帝过生日,最早始自唐朝。有大臣提议将唐玄宗的生日八月初五作为国家节日,取名“千秋节”,唐玄宗欣然答应。生日这天,唐玄宗下令全国休假三天,并在宫中大摆筵席,邀群臣共同饮酒庆祝,莺歌燕舞,整座皇宫灯火通明。
“千秋节”这天,妇女出门前都会在脸上画上各式图案以装饰,花样繁多:妆面内容以“斜红、面靥”为主;涂唇则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街头巷口,正值妙龄的少女们穿着亮丽的衣服,场面十分吸引眼球。
不久,“千秋节”改版升级为“天长节”。唐朝的“铁杆粉丝”日本也是在这时漂洋过海把“天长节”带回了国,为明治天皇庆祝生日。
唐以后的五代和两宋也继承了这项“传统”,举国同庆给皇帝庆生。到了明清时,由“千秋节”演变成的“万寿节”更是得到加倍重视,与“元旦”“冬至”并称为三大节。
国人向来对于“逢十”的寿辰格外重视,像康熙皇帝在六十岁诞辰这天便大操大办,号令举国上下为自己的花甲大寿举行盛大庆典。官员们在皇宫里专门搭建了彩棚和金殿来摆放寿礼。金殿里挂满了写着贺词的寿幛,戏台上上演着为皇帝祝寿的吉祥戏剧,还有赛马、比武,好一派祥和气息!待到圣上驾銮而来,臣民纷纷磕头祝寿,等待着太监们分发糕点,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君王乐,则百姓喜;举国欢腾,谓之国庆”。
街头也很热闹,戏剧表演、游行、踩高跷……异彩纷呈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绝。
然而上面谈到的“国庆”,都只是帝王们的“私人Party”,客观来讲跟百姓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真正的“国庆”,还得从民国算起。
而民国时期的“国庆”又是怎样的呢?许广平在写给鲁迅的信中曾有过这样一段叙述:“南方‘双十节’很热闹,家家放鞭炮,工会讲演,宣传革命,舞狮子,敲锣鼓,随处皆是。”所谓双十节即当时的“国庆节”,是为纪念辛亥年的武昌起义而设。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南方的“国庆节”同现在一样热闹,然而北方的“国庆节”却与之大相径庭。
在1927 年北洋军阀被打倒之前的民国前十年,北方的“国庆节”却是十分冷清:每年的10 月10 日,上至北洋政府,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没有人过多在意这一天。因为当时南北割据,南方被国民党收割,北方被北洋军阀控制,而北洋军阀认为,武昌起义的胜利跟北洋系没有任何关联。若不是临街商店会在这一天挂出五色旗以示纪念,它也就仅仅如同一个普通的周末而已——机关休假一天,学校放假一天,全然不似南方的热闹。
随之而来的是军阀混战、内忧外患,国家四分五裂下的社会一片动荡,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更是无暇庆祝。直到后来南北获得统一,北方的“国庆节”才终于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