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问题探讨

2020-11-03 06:09李远勤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策略分析小学数学

李远勤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们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发生的改变,如何提升教学效果也成为了教师们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课程的抽象性导致学生们无法真正理解重难点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及时认识到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致力于为学生们打造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问题;策略分析

引言: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教师们都在为提升教学效果进行不断的努力与探索,虽然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是通过对实际教学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数学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阻碍着高质量课堂的构建。所以本文我们将要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保障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受因我国教师常年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传统且落后,即便在新课改的潮流下,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一时仍然难以转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说教、讲解、灌输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对于这样的数学课堂难以提起兴趣,更不要说主动学习,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学内容统一

通过对实际的数学课堂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数学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所教学的数学内容以及教学完成后所布置的数学作业都是统一的,换言之无论学习能力强与弱、学习成绩好与坏的学生所接受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小学生之间无论是性格、爱好还是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都存在明显的区别,数学教师采用相同的方法教学统一的内容是忽略学生差异性的表现,学生并不能学到适合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长时间跟不上数学教师的步伐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阻碍学生们的进步。

(三)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很多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取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权,对于学生全面成长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实际合作学习中,很多数学教师并没有领会到该学习方法的精髓,学生们的合作学习很有可能成为成绩优异学生的独角戏,而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依然没有参与和发言的机会,合作学习的目的自然也就无法达成。

二、解决小学数学教育问题的举措

(一)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教育,数学教师应当及时革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学习和探索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生活化教学、翻转课堂等等,积极发扬创新精神为学生们呈现更为多彩的数学课堂。只有数学课堂变得生动且充满吸引力,学生们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升[1]。

例如数学教师在完成“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后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这样一个短片:阳光明媚,微风拂柳,教师带领学生们去划船。首先教师售票人员说:我们有两种大船和小船两种乘坐方式,大船可以乘坐8人,小船可以乘坐6人。接着教师说我们班一共有40人,学生们议论纷纷:那我们应该怎样买票才最划算呢?这样的小短片相对于练习册中的文字来说更有吸引力,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对问题进行分析。在学生完成题目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为学生们分步展示解题思路与解题过程,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板书时间,同时还能够使解题过程更加直观,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二)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适合自己的内容

在实际学习中,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会造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困惑,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习、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为学生们传授知识,那么学生很容易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造成数学学习止步不前。所以数学教师应当采用分层教学法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布置不同的数学作业,这样才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

例如在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时,对于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准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夯实基础;对于数学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不仅要要求他们掌握概念,还要知道生活中所蕴含的分数知识,并能够运用分数表达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还要学会联系生活,做到有效运用;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掌握概念和应用是最基本的,教师还要选择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供他们学生解答,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突破。

(三)把握合作学习精髓,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合作和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与成长[2]。所以数学教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精髓,是学生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每个成员都带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在面对同一问题时秉承“人多力量大”的原则,轻而易举将问题解决。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之间的解题思路是不不同的,这样学生们便能集思广益收获多种解题方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道例题:正方体的棱长为4厘米,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样的问题非常具有讨论价值,学生们通过讨论可以掌握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对于拓展学生思维有重要意義。

结束语: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小学数学教育得到了提升和完善,但是就实际教学而言,小学数学教育中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等待教师的发现和解决。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善于反思、勇于创新,通过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策略等手段提升数学课堂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雁明. 小学数学教育问题探讨[J]. 文理导航(下旬),2018,000(018):P.29-29.

[2]王亚芬. 小学数学教育的问题探讨与策略方案[J]. 赤子,2017(30).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策略分析小学数学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