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1-03 02:54涂加炳
康颐 2020年8期

涂加炳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采取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治疗的具体方法实际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入院的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进行研究,合计有58人。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采取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具体表现,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复位效果良好,组间没有切口感染、血肿以及食道损伤并发症的出现,且在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在治疗后,A级、B级患者中共有30例转为C、D级,可见治疗后患者ASIA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也有所保证,利用减压复位能够促进患者自身脊髓的恢复功能。

【关键词】颈椎前路;减压复位;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交锁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下颈椎部位是人体压应力的集中位置,所以该位置也发生颈椎损伤的情况也最为常见,同时是由于外界暴力伤所导致的颈椎损伤,致使颈椎椎体、附件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颈椎的稳定性,继而患者会因为颈椎不正常弯曲等因素影响,出现脊髓、神经根损害。对于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患者,临床中一般首先恢复患者颈椎稳定性,避免出现继发性损害,同时要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保证脊髓完好,避免损伤神经功能[1]。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采取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治疗的具体方法实际实际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入院的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进行研究,合计有58人。其中男性人数为37人,女性为21人,患者年龄分布为23-64岁,平均年龄为(32.3±5.2)岁。A级损伤19人,B级损伤17人,C级损伤13,D级损伤9人。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CT或MRI检查,确诊为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发病原因:暴力伤37例,车祸伤17例,高空坠落4例,跌伤20例。

1.2方法

患者取合适卧位,行全身麻醉,將其躯体转变为过伸位,对患者颅骨进行牵引治疗,先将头颈部屈伸约30°,然后开始牵引,起始牵引重量为5kg,每5min增加2.5kg,在牵引过程中采取C臂机进行透视,直到患者交锁部呈现尖端相对的状态。然后调整患者头颈体位,继续牵引[2]。

手术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取仰卧位,然后进行伸拉牵引,选择患者头颈部损伤位置的中段作为手术切口,从血管鞘以及内脏鞘进行进入,玻璃患者颈长肌后,暴露钩关节,然后通过C臂机对手术的具体部位进行确定,放置颈椎牵引器,调节牵引器的张力,按照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对脱位椎体进进行减压或切除操作。小关节复位采取骨膜剥离器,充分减压后放置植骨,采取钛合金钢板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缝合患者手术切口,放置引流管。术后采取抗生素、继续以及消除水肿药物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手术资料,分析术后有无血肿、食道损伤、神经根麻痹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采取脊髓功能损伤量表(ASIA)[3]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两组患者的所有数据,均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标准差表示(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取%显示,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并发症

本组患者经治疗后,复位效果良好,组间没有切口感染、血肿以及食道损伤并发症的出现,且在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另外,患者治疗后的颈椎生理曲度处于正常范围,仅有1例患者出现声带损伤,采取消炎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患者出现神经根麻痹症状,采取塞来昔布治疗后,其相关临床症状明显消失。

2.2 ASIA评分

在治疗后,A级、B级患者中共有30例转为C、D级,可见治疗后患者ASIA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现如今对于骨折脱位和下颈椎损伤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中发现采取保守治疗并不能恢复颈椎的稳定性,而且对于脊髓、神经的恢复也没有促进作用,不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情况,所以,临床中对于下颈椎损伤通常采取手术治疗。采取手术治疗的主要入路为前路、后路以及联合进入等,但是联合入路对患者会造成严重的创伤,同时手术时间较长,操作较为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所以临床中一般不首选此类方法治疗。选择颈椎前路治疗,可以有效解除脊髓压迫力,从而恢复患者的颈椎高度,保证其处于正常的生理曲度,从侧面保证了椎间植骨的稳定性,利于重建颈椎。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治疗后,复位效果良好,组间没有切口感染、血肿以及食道损伤并发症的出现,且在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在治疗后,A级、B级患者中共有30例转为C、D级,可见治疗后患者ASIA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颈椎前路手术尽管对于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因其手术部位和方法的特点,所以术后并发症也较为多发,并十分严重。

综上所述,采取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也有所保证,利用减压复位能够促进患者自身脊髓的恢复功能。

参考文献:

[1]简伟,吴广森,隰建成,才晓军,陈兴,王永川.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36):85-88.

[2]徐进,程建华,郑璟,严力军.前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11):853-856.

[3]刘维,徐阳.护理干预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3):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