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注重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并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了独具魅力的党史文化。新时代,弘扬党史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有利于推动文化自觉、自信自强。
关键词:党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自信
一、党史文化的内涵意义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源于《周易》中的“关乎人文,以化天下”,相对于自然规律,人文多指社会人文。文化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经过远古先贤的熏陶,近代以来又通过一批有识之士的引导,文化在五四运动后渐渐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经過革命、建设、改革等阶段,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值得仔细研究论证。
(二)党史文化的概念
党史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及自身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文化积淀。学习党史文化,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深化。党史文化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的各种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是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表现在党史精神文化,党史物质文化和党史制度、理论文化三个层面。
1.党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党史文化的核心
党史精神文化蕴藏于无数的革命先烈和历史事迹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信仰的政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近百年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数不胜数、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并且从中孕育产生了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伟大、永恒、先进的党史精神文化。这些精神有着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和一脉相承的精神血脉,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时刻牢记的使命。
2.党史物质文化是党史文化的主要内容
党史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有些学者将其特指为“以中共党史为题材的文化艺术作品”。笔者认为这种观念不够全面,不能具体表述出党史文化,或者是党史物质文化的全部内涵。党史物质文化应该包括,以中共党史为主要题材的小说、传记等文化作品,以中共党史为主要内容的歌曲、电影等艺术作品,中共党史上一些重要的纪念地、红色景区、爱国基地,中共党史上一些重要的资料文献。这些党史物质文化,有些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有些是历史发展的延伸。
3.党史制度、理论文化是党史文化的重要支撑
党史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而出的重大理论成果。新时代,党史制度、理论文化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在原有制度、理论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党史制度、理论文化的最新表述。这些丰富和日益完善的党史制度、理论文化是党史文化的重要支撑。
二、弘扬党史文化的重要性
弘扬发展党史文化,就是将党史文化的精髓展示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是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就是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中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权。为了给弘扬党史文化提供动力,本节将明确在国际、国内弘扬党史文化的重要性。
(一)在国际舞台上弘扬党史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多次面临外族入侵或外来文化入侵,但都在自信的、强大的、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面前败下阵来,甚至主动融入其中。然而到了近代,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不仅军事上败下阵来,而且在文化交锋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文化自信大幅下降。直到五四运动,早期先进的共产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的帮助下,一定程度地遏制了文化自信心的下降趋势。由于当时长期的国内战乱和国家积贫积弱,时人在文化上失去信心,直接表现为一些人崇洋媚外,如一些文艺工作者以获得西方奖项为评判成败标准,为贴合西方评委叵测的评奖心理和评判标准,而主动揭示社会阴暗面,通过放大社会“小矛盾”来寻求所谓的“大奖项”,以致形成一种“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奴气十足”的社会文化舆论氛围。这对尚未形成自己独立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的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影响。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从未停止向中国文化侵略和文化渗透的进程。他们利用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的先发优势,脱离中国实际,大力鼓吹自己的价值观,表面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但本质属于文化侵略。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弘扬党史文化,就是要在新的历史定位下,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抨击那些崇洋媚外的错误思想,抵御那些不怀好意的文化入侵。弘扬党史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不受制于人,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人才,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在国内环境中弘扬党史文化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财富。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建设。弘扬党史文化,有助于带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近年来,网络上频频出现历史虚无主义者用猜想来代替真实,以“阴谋论”“厚黑学”为“理论圣经”,用所谓的“历史细节代替全部历史”幻想出不合逻辑、超脱现实的故事世界,进而歪曲事实、诋毁先烈。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但无论他们如何演绎,在党史文化这面“照妖镜”下,都将无处遁形。
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弘扬党史文化就是铸就文化的“金箍棒”,将历史虚无主义打回原形。只要人人学习党史文化、社会营造党史文化学习氛围,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就会没有市场,终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三、弘扬党史文化是时代的选择
不同时代会孕育不同文化,只有响应时代号召的文化,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号召力和创造力。新时代,弘扬党史文化,就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历史”的眼光看待党史文化,既要了解它的过去、观察它的现在,又要预见它的未来,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党史文化从来就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弘扬党史文化必须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西文化论争伴随着中国近代以来思想文化变化的整个进程,党史文化就是在这一时间阶段诞生、发展的。可见,党史文化在诞生之初就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党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作为理论源泉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动实践创造、不断实现文化发展,使党史文化具有了鲜明的中国形势和中国气派。同时,党史文化的发展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使党史文化不断发展、创新成为时代文化的“领头羊”。
习近平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党史会议上指出:“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可见,弘扬党史文化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作导向,有利于创造出体现正确价值观的文化作品,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重视党史文化发展就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党史文化就是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条件下进行文化改革、文化创新。在解答时代问题的实践中追求文化的进步,这是党史文化新的文化使命、行动方针和时代要求。因此,弘扬党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必然还是时代的选择,同样是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情怀。
参考文献:
[1]颜晓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探索[J].前线,2020(3):7-10.
[2]罗永宽,朱静芸.上好党史和新中国史这门必修课[N].湖北日报,2019-09-26(023).
[3]王炳林.中共党史应该设置为一级学科[J].中共党史研究,2019(9):127.
[4]沈庆妹.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党史文化[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4):42-47.
[5]姚传江.新时期党史文化建设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
[6]谢承新.党史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道路选择(下)[J].湘潮,2019(2):4-9.
[7]谢承新.党史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道路选择(上)[J].湘潮,2019(1):4-9.
[8]肖际唐,肖祥生.论新时代中共党史文化传播[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5):129-133.
[9]夏传玉.研读国史党史 增强文化自信[N].德州日报,2018-01-23(B02).
[10]王相坤.关于党史研究创新的一些思考[J].红广角,2017(Z6):101-106.
[11]张晓华.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史教育[J].教育探索,2015(3):103-106.
[12]王玉瑾.黨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建设发展问题析论[J].理论导刊,2014(8):53-56.
[13]孟宪卓.浅析中国共产党党史发展的主线[J].今日中国论坛,2013(12):200-201.
[14]王敦琴,邵玮楠.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发展主线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1(1):142-146.
[15]习近平.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EB/OL].(2013-06-27)[2020-06-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627/c1024-21985542.html.
作者简介:樊轩志(1994—),男,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