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桐
“走到哪儿都如同背后拖着一个重重的锚。”这就是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低沉而又绝望。
在演艺圈,患有抑郁症的明星名单其实很长。但抑郁症不局限于一个小圈子,它覆盖了各类群体,包括儿童青少年。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儿童不可能有抑郁发作,青少年时期即使出现抑郁,往往也被看作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或视之为“青春期骚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青少年抑郁症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据国外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儿童抑郁症患病率约为2.8%,青少年患病率约为5.6%。每年因为抑郁症自杀的儿童青少年就达到1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周新雨副教授就将自己的研究对象集中在这“被人遗忘”的群体上,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治疗和机制的研究中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科研成果,通过研究使众多儿童青少年患者摆脱了抑郁阴霾的笼罩。
选择:踏上“心医”之路
就像口渴了要喝水,感冒了要吃药,抑郁“这条看不见的黑狗”,也值得你认真地给它一剂药方。真正步入抑郁症研究之后,周新雨越发感受到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意义所在。
追根溯源,周新雨与抑郁症研究的结缘还要从他的学生时代开始说起。本科、研究生和博士攻读,他都是在重庆医科大学完成,与现在不同的是,最初,他从事的是神经内科专业。而要说起他与抑郁症研究的结缘,还要从周新雨到临床一线的实践经历谈起。
攻读硕博研究生期间,周新雨师从原“973”首席科学家谢鹏教授。在与谢老师一起上门诊的时候,他发现很多病人不仅仅有躯体的疾病,还往往伴有抑郁症等情绪障碍。“我觉得非常痛苦,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真的生不如死。”那些病人对医生哭诉的画面,对周新雨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触动,至今仍历历在目。当时,他就在想:来自心灵的长期折磨往往比躯体的痛苦更加令人無法忍受,也更需要更多的关注。通过导师的指导和科学的检索,他发现:国际和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十分欠缺的,抑郁症到底是怎么发病的、起源的机制等问题,都没有研究清楚。而对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更少,于是周新雨便选择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研究这一方向,多年来一直在揭示其发病机制,突破现有研究瓶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着。
攻坚:创新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研究
精神疾病与其他类型的疾病特性不同,约40%抑郁症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在整个疾病谱中一直处于靠前的位置。为了找出隐藏在儿童青少年内心的“隐形杀手”,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治疗和机制的研究意义不容小觑。
事实上,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与常规的抑郁症治疗是截然不同的。在周新雨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诊断率很低,究其原因如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与常规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睡眠不好等症状不同,儿童患者往往只是表现在身体的不适,对平时喜欢的玩具失去了兴趣等,青少年患者往往表现出厌学情绪,容易发脾气、冲动暴躁等。这些表现往往不会让人们将其与抑郁症画等号,因此身边的人无法精准识别其目前存在的抑郁情绪,导致其早期识别率不足10%。
目前,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仍然依靠精神科医生对病人的主观评估,缺乏可作为客观诊断依据的“金标准”,在这一现状下,寻找客观的诊断生物标记迫在眉睫。为了攻克这一问题,周新雨团队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首次发现儿童青少年抑郁的血浆独立诊断标志物——Inosine。目前该研究成果成功发表在精神医学顶级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并实现临床转化1000万元。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周新雨也正在积极寻求相关单位,合作开发血清肌苷特异诊断试剂盒,为极大提高儿童青少年抑郁诊断率这一目标而努力着。
除此之外,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相较于成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难度更大,且70%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病症都会迁延到其成年时期,甚至会影响其终生,如何选择适合儿童青少年抑郁的优化治疗方案一直是困扰全球精神科医师的科学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周新雨团队通过网络荟萃分析,比较了12种抗抑郁药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发现大多数抗抑郁药对儿童青少年无效,且增加自杀风险,氟西汀是目前唯一推荐的抗抑郁药。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The Lancet杂志上,并被全球137家媒体报道,其学术影响力评分在当年全球发表的26万篇论文中,位列第62位。值得一提的是,周新雨团队的研究结果彻底改变了儿童青少年抑郁药物治疗的传统观点,在此之后,美国FDA向全球精神科医师发出用药警示。基于上诉研究结果,他们还构建了儿童青少年抑郁优化治疗的临床路径,规范了全球精神科医师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实践。该临床路径被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多国抑郁症防治指南收录并推荐使用,极大地规范了儿童青少年抑郁的临床治疗,提高了治愈率。
2019年,重庆市三名初中女生手拉手相约跳楼,震惊了整个社会。如今,青少年自杀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但仍存在自杀机制不清、缺乏自杀动物模型等研究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周新雨团队模拟了人类自杀的四大特征,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抑郁大鼠自杀模型,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通过对该自杀模型的研究,他们发现:自杀行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PKA/GABA是调控自杀的关键信号通路,这一发现为阐明自杀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今后,他们还将继续针对这一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开发新型药物,拮抗自杀的关键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拮抗自杀的目的。
渗透:创新培育科研人才
回首来时路,周新雨并不是一路顺境相随。从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研究,除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与动力。特别是在进行实验室数据观测和记录时,他们往往需要通宵观察,体力消耗巨大。所以,从事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没有内心强大的热爱以及原动力,是很难做好的。
“科学研究往往需要经历很多次失败,最后才能取得成功。”这是学生时代周新雨从谢鹏教授身上深刻感受到的。如今,作为一名硕士生导师,他始终没有忘却自己最初的信仰,并将培养“德医双修、拔尖创新”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多年来从未改变。围绕该目标,周新雨从思政育人、知识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四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工作。
在思政育人方面,他担任了首届本科生兼职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引导本科生立志做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知识育人方面,坚持本科生和研究生一线授课,他参与了多种形式的创新课程实践,并在全国高校微课、慕课、精品在线课程等教学比赛中获奖。在科研育人方面,周新雨开展了本科生科研夏令营活动,提出了“以科研兴趣为导向,集中培训、平时训练和效果评价”的本科生早科研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发表CSCD核心论文3篇,指导撰写多个实验课题并获奖。在实践育人方面,他创建了“阳光心语”志愿服务队,多次带领志愿者走进贫困山区,开展了1600余名贫困学生心理筛查和干预。为了加大科学普及,他还开通了“阳光心语之家”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科普文章。基于上述工作,他于2020年获得了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颁发的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全国青年岗位标兵等荣誉。
周新雨深知: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治疗和机制的研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他还将与团队成员们一起,继续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从诊断、治疗、机制三个维度开展儿童青少年抑郁的系统研究工作,从而阐明其发病机制,有效提高其诊治率。
行医济世仁者心。“未来,我还将继续服务精神卫生事业,努力将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研究推向国际先进行列。”周新雨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