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动物卵巢衰老的分子标记物被揭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和曲静研究组与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及美国索尔克(Salk)研究所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研究组等合作,绘制了食蟹猴卵巢的单细胞衰老图谱,同时利用人类卵巢细胞研究体系,发现增龄伴随的抗氧化能力的下降是灵长类卵巢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论文发表于Cell。文章报道了非人灵长类器官衰老的高精度单细胞转录组图谱研究,揭示细胞类型特异性的氧化还原调控的失稳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卵巢衰老的共性分子机制。加深了对卵巢组织结构增龄性变化的认识,解析了衰老过程中不同卵巢细胞类型的易感性及易感分子,提供了灵长类卵巢衰老的潜在调控靶标信息。
转基因猕猴与部分自闭症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异常相似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王征研究组发现转基因猕猴与部分自闭症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异常相似。研究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Neuroscience。该研究联合运用基因组学、行为学、多通道脑电以及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转基因猕猴系统性分析发现,MECP2基因过表达引起一连串生理事件变化,包括GABA信号通路,β频段脑电信号同步性以及脑功能网络连接异常变化,并进一步展示转基因猕猴的脑功能网络异常与小部分临床自闭症患者的磁共振脑影像结果非常相似,为非人灵长类模型未来的转化应用奠定神经环路基础。
魏氏准噶尔翼龙头骨腭区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團队关于魏氏准噶尔翼龙的头骨腭区研究最新进展发表于PeerJ。魏氏准噶尔翼龙(Dsungaripterus weii)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具较完整的翼龙化石骨架,1964年杨钟健研究命名并建立了准噶尔翼龙科,当时认为这是第一次在我国发现的翼龙类化石。事实上,早在1951年,杨钟健和刘东生等在山东莱阳就发现少量破碎的可能属于翼龙的骨骼化石,后经研究证明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翼龙类化石材料。文章通过对全世界已知保存颚区的翼手龙类的17个属种化石材料对比,从内鼻孔之后的腭面骨骼相互关系和结构分析,魏氏准噶尔翼龙的腭区特征与无齿的神龙翼龙类的成员相近。
发现深海软体动物马蹄螺科一新属两新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贝类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组张素萍研究员等利用整合分类学方法发现了深海软体动物马蹄螺科2个新种,并为此建立了一新属、新亚科。研究论文发表于Deep-sea Research Part 1。研究团队对海洋所历次海山航次采集的腹足类标本进行整理分类时发现了这两种形态特征独特的马蹄螺,标本分别采自马里亚纳海山(水深865m)和卡罗琳海山(水深1332m)。马蹄螺科隶属于原始腹足目、马蹄螺总科,是该总科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包括10个亚科,近100个属,目前已报道的种类超过1000种。肋马蹄螺亚科及这些新种的发现丰富了深海马蹄螺科物种多样性研究内容。
传粉蝎蛉特化的口器形态和习性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王博研究员和张海春研究员等人通过对白垩纪缅甸琥珀(约1亿年前)中的阿纽蝎蛉科昆虫的研究,为了解传粉和吸血昆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证据。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中生代存在着一类特殊的长翅目昆虫——中生蝎蛉,它们具有特化的、明显伸长的口器,被认为是被子植物大辐射之前的裸子植物的重要传粉者。研究团队发现阿纽蝎蛉科口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在进食时,外颚叶会暂时闭合并包裹住舌,形成功能性的虹吸口器。该形态学特征表明阿纽蝎蛉科口器为下颚起源,从而否定了下唇起源的假说。
TRPM8介导动物低温适应的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仕隆研究员、赖仞研究员和浙江大学医学院杨帆研究员等合作,提出了TRPM8对低温的感受机制以及动物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机制两种机制。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通过对分布在不同栖息环境下的脊椎动物的TRPM8进行了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研究,发现TRPM8通道的冷敏感性在南极洲的帝企鹅与非洲大陆的非洲象之间存在重大差异,即帝企鹅的TRPM8冷敏感性显著低于非洲象。基于这一现象,发现突变位于该通道孔区的919位点可以在这两个物种的TRPM8通道上实现冷敏感性的可逆调控。这两种机制分别在微观与宏观层面推进了对温度感受与适应的认识。
海龙科鱼类复杂性状的适应进化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强研究员团队联合新加坡国家科技局等科研单位合作,报道了以海龙科鱼类为代表的海洋鱼类复杂性状演化的基因调控机制。研究论文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该研究将海龙科物种的胎盘与高等哺乳动物的胎盘进行趋同进化研究,从全基因组层面进行深入挖掘,发现了海龙科鱼类118个基因与胎盘类哺乳动物趋同进化,且这些基因参与了育儿袋内细胞增殖与凋亡、血管增生及胚胎发育等生命过程。海龙科鱼类是种间表型变异十分丰富的小型海洋鱼类,主要生活在海洋近岸与岛礁区域;因其特异的体型结构与“雄性育儿”繁殖策略等独特性状,被视为海洋生物进化和物种保护研究的旗舰类群。
热应激引起我国北方奶牛主产区夏季牛奶产量显著下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全国畜牧总站奶牛生产监测专家组构建了不同时期和地点的奶牛热应激敏感指标温湿度指数(THI)与牛奶产量损失之间的模型,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奶业的潜在影响。研究论文发表于Climatic Change。研究构建的不同时期和地点THI与牛奶产量损失之间的模型表明,盛夏,特别是7月份,我国北方奶业主产区因热应激造成奶牛日产奶量损失0.7~4.0公斤。该模型进一步预计,按照1951年至2009年期间我国平均气温缓慢上升,冬季逐渐变暖,夏季气温不断上升的趋势,到2050年夏季牛奶产量将急剧下降,到2070年情况严重时损失可能高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