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也退
《语言的诞生:人类最伟大发明的故事》
作者:[美]丹尼尔·L.埃弗雷特
译者:何文忠 樊子瑶 桂世豪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定价:58元
人类不仅是地球的主人,而且,这个主人还经常思考他为什么会成为主人。一套尽人皆知的说法是:合作就需要交流,交流就要靠一套复杂的语言系统,所以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语言的诞生在人类演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是到底什么是语言?如果一直追问下去,就要问到“语言如何诞生”了。
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因为没有任何有形的物证保存了早期人类语言的形态,人们通常只能提出各种假说,然后搜集证据用以证明假说。正因此,对土著部落的长期可靠研究往往受人关注,因为土著人的语言通常被视为人类语言的“活化石”。
丹尼尔·L.埃弗雷特就是这样的研究者。他曾在巴西与亚马逊密林中的皮拉罕人共处二十多年,起初是作为传教士去的,后来就专注研究起了这个只有数百人部落的语言。这个狩猎-采集社群保留着千万年前的生活方式,有着丰富的丛林生存经验,同时历史意识为零。
埃弗雷特在他们的语言里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现象。例如,他们拥有一些别的语言里没有的发音,且依性别不同有所区别,女性的发音比男性少一个,发音部位比男性靠后,说话带有更多的喉音。
这些“冷知识”里,蕴含着语言起源的奥秘。发音的性别区分有关男女在社群中的地位差异,而那些一般语言里没有的发音启示我们,人类语言的发音最初很可能是源于人们对相关事物的形象、动作所做的想象性模仿。比如汉语中的“花”的发音就仿佛是模仿花开的动作,而“鱼”的发音则可能是人从鱼的嘴型读出的“唇语”。
埃弗雷特还有一个重要发现:皮拉罕人的语言是不允许“递归”的。所谓递归,就是对思考进行思考,在思维中生出思维。如我们给“眼睛”下个定义,叫“人体的视觉器官”,那么我们又要解释“器官”是什么,如此无穷解释下去。递归是现代语言的基本特点,这是以诺姆·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和以斯蒂芬·平克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都坚持的观点。他们都认为,语言是人类的一种先天本能,而不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而埃弗雷特则认为,语言并不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本能。他援引了美国语言学家C.S.皮尔士的观点,提出语言是从“象征符号”衍生出来的,而象征符号的产生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他举了一个容易理解的例子:人第一眼看到一个露出地面的树根,以为是蛇,之后虽然认清了那不是蛇,但却就此在树根与蛇之间建立了象征联系。通过考察考古发掘出来的史前人类的用品和绘画,埃弗雷特指出,在人类的先祖——智人出现之前,“直立人”就已经有了象征符号。就此,人类语言的进化方向就和动物不同了。象征符号是灵活而任意的,动物无法掌握。
埃弗雷特对大脑的认识是这样的:大脑并不发明语言,但支持、塑造和增强语言;反过来,语言又通过给人类施加文化和性选择的压力来锻炼大脑,使它更聪明。换句话说,人类在有了语言之后,为了能够在群体中更好更顺利地实现沟通,而开发了大脑的潜能。
埃弗雷特的论述十分复杂,援引的学术依据极多,使得本书不太易读,但我们可以抓住他对文化的强调。人类在进化中发展出了文化,从而改变了自然进程。靠了文化的支持,先天较弱的人类个体得以从绝对的生物性中解放出来。
人在安全、旅行、气候、住所、食物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文化上的回应”。人需要居住,就建造房子;人需要出行,就发明轮子和车;人需要食物,就研究农业和烹饪……每一种回应,都形成了文化。作者反复举的一个例子是:烹饪文化产生更多熟食,从而缩小了人用于消化的内脏,而把多余的卡路里转移去发展大脑。文化不仅让大脑这种生物性的器官得到更好的滋养,而且和大脑相互作用,在这过程中,语言得到了进步。
为了探讨这种相互作用,作者继续了他的细究。比如,一门语言要具备多少辅音、元音、语调和手势,才能确保它有足够的“载运量”来表达它所想要表达的全部意思?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进化出相应的人体器官和机能?《语言的诞生:人类最伟大发明的故事》的每一章节都能延伸到神经学、脑科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其他众多学科。
依托于语言,人类的知识构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网络——这真是一个无可撼动的世界统治者的标志性特征。
《我的五个德国》
作者:[美]弗里茨·斯特恩
译者:季大方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
出版时间:2020 年 10 月
定价:138元
这本内容丰富的回忆录深刻揭示了作者所亲身经历的“五个德国”——从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到两德统一的复杂历史,是一位历史学家目睹了发生在德国和欧洲的变革之后所产生的沉思,可作为对德国历史的精细导读。
《溯源莱茵河》
作者: [英]本·科茨
译者: 黎潇逸
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定价: 59元
本·科茨,幽默风趣的旅行者,在莱茵河的一条主要河道边生活了五年。他抱着城市漫游者特有的悠哉心态,从阿姆斯特丹出发,到达莱茵河的源头阿尔卑斯山。本书融合了奇妙有趣的旅行经历和非比寻常的历史叙述,讲述了这条伟大的河流如何塑造一个大陆的迷人故事。
《黑金世界》
作者: [英]湯姆·温莱特
译者: 黄嘉天
出版: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麦读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定价: 69元
《经济学人》记者汤姆·温莱特深入中美洲卧底调查三年,全方位破解非法毒品产业的商业根基。随着研究的深入,他逐渐发现,即使是邪恶又神秘的毒品产业,也面临着与世界500强公司相同的战略问题,贩毒集团也在不断向大型跨国企业借鉴商业运营的手段。
《色彩列传:红色》
作者: [法]米歇尔·帕斯图罗
译者: 张文敬
出版: 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0年8月
定价: 72元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红色一直是色彩中的“王者”。到了中世纪,红色既象征基督之血,又代表地狱之火。从法国大革命开始,红色又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获得了新的意义。本书是色彩列传的第四部,旨在从欧洲社会和文化角度出发,建立起一门色彩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