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意义和有效措施

2020-11-02 03:00朱勤东
乡村科技 2020年25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农业

朱勤东

[摘 要]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耕地面积十分广阔,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尤其是近年来由于耕作方式、环境污染等问题,致使部分耕地土壤贫瘠、沙化严重,耕地面积越发不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出现有效缓解了这一难题,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尽可能地减少破坏土壤结构,全面实行机械化种植,不仅可解放大量劳动力,还能节约种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保护农业种植环境和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意义和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农业效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农业;保护性耕作;改善土壤

[中图分类号] S3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5-121-2

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定义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节水抗旱、保护环境以及节本增效的技术,是对传统耕作模式的重大变革。其主要耕作方式是通过对种植地块的免耕施肥播种、秸秆覆盖、清除田间杂草以及深松作业的方式来实现。其核心内容是对地块进行免耕和少耕,从而减少对土壤层的破坏,达到保持土壤水分含量确保作物正常生长的目的[1]。自20世纪后期,保护性耕作技术传入我国以来,得到了大力推广,并取得了相应成效。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传入我国的时间较短,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农民受传统耕作模式的影响较深,部分地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仍持观望的态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任重而道远[2]。

2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意义

保护性耕作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有效地保护了土壤结构,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但有利于保持水土,还可为植物提供必要的水分,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发育。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3],其意义重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在我国生态环境中,农业生态环境占比较大。传统的耕作模式过程中,农户为了增大产量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往往盲目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对作物进行催化,极易造成土壤污染,进而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人体健康。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业耕地面积已超过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地沙化、水体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利用,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残茬秸秆覆盖,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起到防风蚀、水蚀的作用。同时,秸秆在自然界中的自然腐烂,可形成优质的有机肥料,从而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有效保护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4]。

2.2 保持水土

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秸秆覆盖技术,可有效保持土壤中水分,保证农作物播种后至出苗期间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其原理是用前茬作物秸秆和残茬覆盖于地表,可减少太阳紫外线照射,从而减少水分蒸发,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同时,秸秆自然腐烂,可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利于雨水渗入,从而达到保水保肥的效果。此外,保护性耕作技术中深松作业的方式,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加大土壤空隙,增加土壤通透性,从而有效增加土壤蓄水量,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

2.3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农业机械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农民的额外收入。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改良土壤的特点,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从而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另外,秸秆覆盖可减少肥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投入,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5]。与此同时,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均是由農业机械辅助完成的,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可有效增加农作物产量,从而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2.4 保护环境

大力推广和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防治秸秆焚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举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随之得到了极大提高。目前,多数区域秸秆利用率普遍偏低,人们为节约劳力、物力,往往就地对秸秆进行焚烧处理,虽然国家相继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止这一行为,但是成效甚微。秸秆焚烧不仅极大地浪费资源,而且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使以上问题迎刃而解[6]。大面积的秸秆还田,既可以补充土壤养分含量,还可以保证土壤不被风蚀、水蚀,同时能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温室效应的发生,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3 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为更好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一是要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并为大家所用;二是建议有条件的区域可建立试验基地;三是按照实际情况可适当考虑加大扶持力度[7]。

3.1 加大宣传力度

要想有效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必要的宣传措施必不可少,可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和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农民能够树立正确的保护性耕作意识,从而真正把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8]。在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宣传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宣传渠道,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技术等。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实际示范,使农民切身感受到保护性耕作技术带来的好处,引导农民正确认识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而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奠定良好基础[9]。

3.2 建立试验基地

由于我国农民普遍存在素质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差等问题,且受几千年传统耕作模式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10]。因此,为更好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可建立相应的试验基地,使农民能够亲眼看到保护性耕作技术带来的好处。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基地,可在扩大宣传效果的同时,根据不同区域土壤环境实际情况优化实用技术,从而提高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水平。此外,通过试验基地的建设,还可起到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能有效带动基地周边区域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

3.3 加大扶持力度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耕作技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实际困难,对此,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确保技术能顺利得到推广;要把保护性耕作技术纳入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中,进而推动农业发展[11]。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扶持,有强大的资金储备作后盾,可有效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实施和推广,进而实现以点带面的推广目的。

4 结语

目前,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要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推广措施和手段,以保證农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玲,田知新,潘军计.论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可行性的应用研究[J].湖南农机,2012(5):26,28.

[2]董文赫.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2):116.

[3]薛振亚,李晓平.铁岭县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技术模式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7(11):65-67.

[4]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EB/OL].(2020-03-19)[2020-07-01].https://www.nongjitong.com/news/2020/471749.html.

[5]宋亚丽,杨长刚,李博文,等.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6(6):34.

[6]贾正东.保护黑土地 发展保护性耕作刻不容缓[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7):95-96.

[7]米兰古丽·哈孜.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2):65.

[8]李社潮.吉林省农安县农缘农机合作社: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一举四得[J].农业机械,2020(1):34.

[9]张乐,白小明,党润海.玉米种植环境条件与新技术应用探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11):23-25.

[10]于庆峰,苗庆丰,史海滨,等.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温度和春玉米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8(3):46.

[11]孙娇,郭鑫年,梁锦秀,等.不同覆膜时期对宁南山区土壤水热环境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7(12):25.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张北“未来农业”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我国深松整地机具产品特点及发展方向探讨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吉林省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业科学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