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代英 胡力元 欧阳梦蕾 严巧
摘 要:电网企业肩负着国民经济公共事业建设的重任,而电网企业个别干部员工法治、纪律意识淡薄,对腐败问题警惕性不高,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系统内廉洁风险的防范关口前移的效果还有待提升。通过以防控权力运行中的廉洁风险点为核心,建立“风险明确、监控有力、预警及时、处置得当”的党风廉政建设风险防控体系,做好风险辨估、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的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实现风险预防关口前移。
关键字:风险 体系 辨识 评估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2
一、体系构建
1.设计思路
思路一:风险预控、系统管控、持续改进。佛山供电局党风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借鉴了我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成熟的建设经验,着重做好PDCA闭关管理,遵循风险管控中“辨识、评估、管控、回顾”的基本模式,做好各个业务领域的风险分析和管控,实现风险控制的关口前移。
思路二:继承和发扬。体系的建立不是将传统管理推倒重做,而是紧紧围绕“三不腐”机制的思路,围绕“监督执纪问责”的主要职能,将以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对于作风建设、日常监督和信访管理等工作模块化的管理,转变为从问题出发,运用风险辨识、评估和防控工具,建立体系化思维。同时,非常关注体系运作中,问题解决效果的反馈,进一步优化辨识评估管控的方法,从而使整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成效螺旋上升,对传统管理内容与方法进行有效的补充与完善。
2.体系框架
体系设计涵盖了组织管理、教育与培训管理、风险辨识与管控、监督执纪问责、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等五大管理模块(见表1)。
2.1组织管理。明确党风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组织架构,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确保党风廉政风险防控职责得到有效分配,管理、流程与方法得到清楚规定。确保企业承担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要求,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各级党组织落地。
2.2教育与培训管理。通过纪律和廉洁文化教育等構建“同心同行、永葆清廉”的文化理念,形成“自我监督、自主管理、本质清廉”文化理念,是体系建设的保障。
2.3风险辨识与管控。这部分是体系建设的重点,通过办公后勤、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营销服务、配电运维等业务链条及流程,梳理出各风险点,形成风险数据库,同时还针对业务环境、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等变化带来的风险开展变化管理,通过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落地,提前做好风险预防。
2.4监督执纪问责。围绕纪检监察的主责任务,严格执纪、抓早抓小、及时提醒和预警,在发生廉情事件时实行执纪与惩处,避免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2.5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通过定期检查和全方位评估等,对体系建设的效果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并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从严治党的长效管理机制。
3.运作机制
体系的五个部分既是相互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是实现事前防、事中控、事后惩处与改进管理的模式,重点在于事前防。在执行过程中,体系的每个管理要素基本上都遵循PDCA原理,设计了回顾环节,要求从适用性、符合性、依从性、绩效等四个方面定期回顾相关的风险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不走偏、易落地。
二、风险辨识、评估与管控方法
1.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用各种监督途径发现问题作为风险数据来源,将各业务领域问题与企业廉洁风险库内风险事项进行匹配,通过数据的不断累积,能够精准地发现一个电网企业在廉洁风险方面的主要矛盾,为监督执纪精准发力提供保障,确保风险辨识全面性。
2.风险评估
参照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风险值评估方法,以各个业务领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作为风险分析的数据来源,通过问题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两个维度,实现业务领域问题与廉洁风险的匹配,进而对廉洁风险实现量化的分析。
2.1问题发生频率的分析
发生频率以发生次数来统计,并以该问题所在业务领域发生问题的总数作为评判基数,按照中位数的划分,将问题频率分为频繁、持续、经常和偶然4个等级。
2.2问题严重性的分析
廉洁风险事项等级分为严重、异常和注意三个等级,围绕问题发生的业务领域、业务环节与对应廉洁风险事项等级的匹配,最终得出各个风险等级事项的具体情况,运用图表分析的方式作为展示,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可以指导对单位的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防控工作,不断收集监测数据,实现动态管理(见图1)。
2.3指标量化
风险评价采用分值评价方式,以具体得分表示其指标情况。本次研究主要是以对电网企业营销问题数据进行运算的结果作为单位风险的评价结果,随着数据源的扩充,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也会增强。
营销业务领域下业务环节评分,通过对应风险事项定性各项问题类型的风险等级,被赋予相应的权重参数,从而基于权重参数和风险频数,计算出各个业务环节的综合评分,公式如下:
评分=100-权重(高)×频数(高)-权重(中)×频数(中)-权重(低)×频数(低)
3.风险管控
3.1建立党风廉政风险管控流程
企业应根据确定的党风廉政风险控制措施,落实责任,并按以下流程实施管控:一是动态更新党风廉政风险数据库,明确年度应重点关注的风险事项;二是建立并落实党风廉政风险的预警机制;三是针对自主监督、年度监督检查工作及谈话等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廉情预警机制相应计划;四是按照风险辨识和评估的结果,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反馈机制促使控制措施持续优化;五是紧急情况明确应对措施,并做好风险管控效果回顾与完善。
3.2持续落实执行风险的预警机制
企业应基于问题和持续风险评估结果,对重点关注的风险及时发布预警。
针对党风廉政风险预警的主要形式包括廉情预警和监察(监督)建议书。党风廉政风险预警内容包括:存在的问题(风险事项)、问题整改责任单位、部门及相关岗位、风险管控方法的工作要求。同时对于预警的事项,建立检查和反馈的机制。
3.3风险控制措施执行与反馈
企业应针对发布与预警的风险,逐级识别、分解风险控制措施并制订执行计划,应将风险控制措施执行计划纳入日常工作计划一并实施和跟踪,应针对风险控制措施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及时调整、优化措施并反馈,在风险失控的紧急情况下执行应急措施,并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将风险影响降至最低。
3.4风险管控效果回顾与完善
企业应对党风廉政风险控制的效果进行监控、评估,基于后续问题发生的情况,及时优化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得到持续优化,进而逐步控制风险。对风险管控模式及其运转过程、风险控制措施的制订和执行进行回顾,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