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航道建设与港航管理业务融合模式研究

2020-11-02 02:29沈良朵潘昀唐志波
中文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融合模式经济

沈良朵 潘昀 唐志波

摘 要:港口与航运(简称港航)一直以来都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国民经济的先行产业及发展基础,也是所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可为当地其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及保障。航运一直以来都是社会非常关注的一类产业,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区域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也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始终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在对外贸易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从港航的实际作用可以看出,港航可在国际贸易市场中承担着维护本国外贸自主权的功能,而且可以促进本国经贸发展,可不断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港航领域的兴衰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状态。随着我国科学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多种先进科技在多个领域中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港航管理的水平,积极建设智慧航道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简单探讨分析了智慧航道建设与港航管理业务的融合模式。

关键词:智慧航道建设 港航管理 融合模式 经济

中图分类号:P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2

从我国2002年实施全国港口体制改革,2004年颁发《港口法》后,各大省市均创建了相应的港航管理制度,为当地港口发展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但是,不同城市的港航管理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其管理体制也存在差异。部分港口与航运的管理工作是分开来的;部分港口与航运的管理则是融合到一起的;还有一部分则是港口、交通、口岸统一管理。但在国内体制大改革的影响下,进一步革新现有港航管理体制,完善港航管理水平及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必须集中力量加速智慧交通、综合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这四个交通。航道是水运的基础,也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有研究学者详细列出了我国主要几个航运渠道,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航运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于地位。也有研究文献报道,长江航道局近年来积极建设智慧化航道,将电子航道土系统建设作为主要突破口,将数字航道建设作为主要依托,不断提高航道的信息化水平及智能化水平,为长江航道顺利开展智慧航道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想要顺利完成智慧航道建设,我国水运多个领域必须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航道的实际公共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才能最大程度上地使用航道资源,全面地掌握航道信息发布及更新,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及时、有效交流共享,才能紧跟时代潮流,完成智慧航道建设。但是,想要进一步提高航道的公共服务水平,不仅要积极进行智慧航道建设,还需积极与港航管理业务进行有效融合,才能促进航道继续发展。

一、智慧航道建设与港航管理业务融合的必要性

现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港航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对港航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也为提高港航管理工作效率及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信息技术不仅仅是用于处理日常事务的重要工具,还是一种可以用于管理控制、辅助决策的有效手段。若从港航管理角度上看,在港航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可不断优化港航管理的效率,不断提高港航管理工作的科技化与智能化,从而为港航管理带来新生。但是,从我国各个城市的港航管理工作可以看出,现今依然有一部分港航管理业务工作、港航信息化建设工作严重脱节的现象,管理业务与信息化建设无法有效融合,继而导致信息化建设速度不断减缓,信息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不佳,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难以挖掘出来,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有研究指出,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浙江港航的信息化建设、现代化建设逐步迈向更理想的阶段,港航管理将最新的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撑,辅助智慧航道建设顺利完成。为了保证智慧航道建设与实际情况符合,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吸收现有的航道信息化工程建设成果,积极融合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等新型技术,进一步提高智慧航道技术的感知、建模、传输与处理水平,建立全方面智能化港航管理平台,通过平台积极交换信息、更新信息,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为提高港航服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智慧港航建设与港航管理业务充分融合,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港航的信息化水平,可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再者,智慧港航建设可有效带动当地的港航管理水平,可全面变革港航管理的形式、内容、方法以及目的。但是,这种变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漫长的变革时间,还需在变革过程中不断挖掘其中现存的问题,不断解决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港航管理变革的实际效果。才能保证港航管理业务与智能航道建设充分融合,才能准确指导指挥航道建設,才能进一步提高、发挥智能航道建设的实际效用,才能促进港航业发展。

二、融合方法

有研究学者明确指出,想要促使智能航道建设与港航管理业务充分融合,则需从多方面、多层次、多深度进行有效融合,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真正实现智能航道建设的目的,才能促进航道业继续发展,促使我国水运经济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但是,如何有效融合智能航道建设和港航管理业务,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则是一个重点问题,也是融合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想要进行有效融合,则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1)明确港航管理业务实际水平、合理规划智能航道建设;(2)明确港航管理的目标,将港航管理目标和智慧航道建设的目标及内容联系起来,并保证双方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为有效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3)明确港航管理融合必须实现、必须测量、必须评估的客观指标或是标准;(4)明确指标或是标准后,进行相应的测量、评估以及实现,并结合评估结果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能够达到目标。

三、融合模式的层次划分

结合信息技术及管理业务融合的不同深度、不同程度,可将智慧航道建设及港航管理业务融合的详细进程划分成三个阶段(见表1),依次是封闭式融合阶段(将部门业务作为重点)、开放式融合阶段(将资源作为重点)、全方位融合阶段。

1.封闭式融合阶段

该阶段将部门业务作为重点,该阶段已经实现航道信息智能感知,但是实际港航管理依然采用传统管理方案,主要是根据部门业务的实际内容、实际流程设计相应的管理软件。管理过程中均受“将部门业务作为重点”这一理念的影响,均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完成管理工作。在该阶段中,管理者、船户(被管理者)处于对立位置。引入智慧航道信息系统之后,可辅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船户,可减轻管理者的日常工作量与日常工作压力,但是对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高无明显影响。再者,这一阶段,主要应用的信息技术可分为三类,依次是事物处理工具、信息交流工具以及业务管理工具。(1)管理者可将航道智能感知信息与事物处理软件作为主要应用的事物处理工具,可及时、有效、准确地统计本部为所有待处理、统计的业务。(2)管理者还可将这一处理软件作为信息交流工具,在相应的场所(船舶或是其他场所)创建相应的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平台,方便各个船户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交流,可培养船户与船户之间的感情,还可促进管理者与船户之间的感情,可不断拉近双方的距离,可提高船户对于管理者的信任程度。(3)管理者还可把相应的管理软件作为业务管理工具,但在应用过程中,必须保证业务管理工具与部门业务的契合程度,保证部门业务均可通过管理软件完成,保证业务能够及时迅速地处理。此时所用的管理软件有航政管理系统、船检信息管理系统等等。

2.开放式融合阶段

该阶段将资源作为重点。该阶段管理理念、管理者角色、被管理角色(船户)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此时管理者已经认识到船户的重要性,管理者对于船户的港行服务需求比较重视。此时港航管理主要应用智慧航道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将传统的“以部门知识作为中心”演变为“以资源为中心”,该阶段应用的智慧航道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整个管理层将信息全部发布在系统上,信息资源处于开放状态。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获取相应知识的时候也可以获取其他部门的相关知识,可缩短信息交换时间,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此时,船户是航道管理的服务主体,管理者将自己的角色变更为船户的帮助者、引导者、指路灯。结合船户的实际能力,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开展相关工作。这个阶段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信息共享、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利用以及供应链协作平台的开发利用。(1)此时智慧航道建设逐步深入,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应用,获得的网络资源不断增多。但不同的网络资源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中,不同部门应用的系统也存在一定差异。想要迅速准确地获取网络资源,则需准确辨别网络资源,才能及时将网络资源纳入信息共享平台。但是,想要加速这个过程,单纯依靠一个部门是不行的。必须各个部门联合起来,一起动作,才能如愿以偿。在这一层次,可及时有效地建立信息数据平台,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时将相关信息上传到平台,用户则可在平台阅览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信息,方便其日常工作。(2)此时需强化指挥航道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建设过程中需能不断强化信息分析能力、信息技工能力,需反复强调管理者迅速、准确地从大量网络信息中获取准确信息,实现信息重整、信息加工与信息再应用,还需重点开发提高船户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设备与软件,譬如信息交换软件或是信息终端等,实现信息外化的同时,还可不断提高船户的服务水平,让船户随时获取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水平。譬如管理者可通过智慧航道实时信息系统密切监测危化品船舶轨迹,明确船舶行驶路线,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如图2所示。(3)传统管理容易被行业间信息、网络信息等等因素影响,难以有效实现企业协作,哪怕企业与企业由同一部门进行管理,也难以实现综合服务。通过供应链协作平台开发利用,可创建协作管理环境,可充分扩充各个企业的协作范围,可减少协作过程中的不必要支出,可充分提高经济效益。

3.全方位融合阶段

完成封闭式融合阶段与开放式融合阶段后,必会对港航管理造成巨大的冲击,促使港航管理进行变革。为顺利帮助港航管理完成变革,需更合理、科学地利用智慧航道建设,需明确管理目标、管理内容以及组织架构,将信息技术融入每一个管理缓解中,才能达到全方面融合的目的。全方面融合必然会变更港航管理内容,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信息上传、信息分享、知识外化、船户服务等等内容,管理重点偏移,重在服务。再者,管理内容的实际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变化,从原有的单向性方式转变成多向性形式,通过智慧航道可实时获取相关的船舶信息、航运信息,可减少支出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

结语

智慧航道建设与港航管理业务融合是大势所趋,充分融合智慧航道建设和港航管理业务,将促进港航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泉.数字航道建成后长江航道航标维护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水运:航道科技,2018(01):57-61.

[2]费帆.建构“冰上丝绸之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与延展[J].湖北社会科学,2019(5):34-39.

[3]梁文正.航道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探析——以安徽省港航管理局淮河航道局所辖航道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1):9,19.

[4]王贤张,左云清,王海腾,等.贺江航道扩能智能空轨系统解决方案研究[J].大科技,2019(35):130-131.

[5]褚云鹏,胡乃财.小清河复航工程数字航道建设技术探讨[J].山东交通科技,2019(5):95-97,100.

[6]杨晴曦,朱荐文.浅论港口与航道工程造价管理[J].价值工程,2020,39(11):5-6.

[7]鄒帆.天津港航标管理站:匠心助航彰显新时代航标人的担当力量[J].中国海事,2020(6):68-69.

[8]王巍,曲鹏翔,徐祥云,等.上海港洋山港区主航道船舶安全航行的精细化管理[J].水运管理,2020,42(1):30-33.

猜你喜欢
融合模式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拥抱新经济
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