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意 杨振 于晓晨
摘 要:大学生士兵作为将要踏入部队的准后备力量,由于主观意识、身体素质等差异,出现体能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本文针对如何提升大学生士兵体能素质,首先分析大学生士兵的基本特点,从大学生本身和部队两方面入手,提出提升体能素质和体能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士兵 体能素质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随着新《军事体育训练大纲》的实施,对军队人员体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便捷的同时,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开始下降,大学生士兵作为将要踏入部队的准后备,在刚刚进入军营时,应该怎样进行体能训练呢。
一、当前大学生士兵的基本特点
1.主观意识想到部队服役,但个人诉求不同
大学生士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地方高校就读时就已经明确毕业后到部队服役;另一种是地方高校毕业后,由个人进行申报,部队考核审查通过后到部队服役。从本质上来讲这两种都属于个人主观意愿想到部队来服役。但由于个人诉求各不相同,再加之部队制度的改革调整,使得一些大学生士兵在部队长期服役的思想变得淡薄动摇。
2.身体素质差异较大
当今社会科技生活日新月异,大学生在经历了高考的紧张压力后,多数在大学生活都比较放松,多以休闲娱乐为主,专门的或是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基本没有,这就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普遍一般,再加上新《军事体育训练大纲》对体能的高要求,可能很多大学生士兵在入伍初期的体能水平与部队要求相差甚远。
3.吃苦耐劳的品质缺失,怕苦怕累思想严重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关宠有加,生怕伤着、累着,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都觉得自己应该就是养尊处优的生活,吃苦受累是不存在的。再加上敌对势力贪图享乐的文化侵蚀,使得很多大学生士兵在吃苦受累后,会出现不想干、不愿意干,乃至装伤、装病躲避训练的行为。
4.大学期间的体能训练强度各有不同
很多大学生士兵在地方高校学习生活的时候也进行体能训练,尤其是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在学习期间会加入体能训练的内容计划,但是训练的标准和强度跟部队的实际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士兵在入伍初期的体能训练中不适应。
二、大学生士兵应该如何自身提高体能素质
1.要提高思想认识
良好的體能素质是工作、训练、生活乃至方方面面的基本保证,是作为一名军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思想上一定要有高度的认识,要把重视体能训练提高到一定层面,确实提高对体能训练的思想认识。
2.杜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前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很多大学生在经历了高考的紧张压力后,到大学都是一个放松自我要求的状态,而且老师、学校的管理相对比较宽松,这就使得喝酒、抽烟、熬夜、通宵等不健康生活屡屡冲击着大学生们,所以在大学生活中应该坚持自己要求自己,每天坚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杜绝酗酒、吸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严格自律的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3.要坚持体能训练
体能素质的提高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能练出来的,需要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所以说应该每天坚持体能锻炼,例如每天坚持长跑、慢跑或是坚持篮球、羽毛球等运动,都可以把体能素质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同时可以参加一些健身活动,更好地提高身体素质。
三、部队应该如何提高大学生士兵的体能水平
1.要高度重视,加强训练整体谋划
部队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士兵体能训练工作,思想引导与训练动员全程跟进,经常性开展训练动员和主题教育,并组织经常性的比武竞赛活动。深入了解大学生士兵的思想、体能底数,坚持早谋划、早研究,科学统筹、严密组织、狠抓落实。尤其是针对军事基础体能科目坚持早摸底、早训练,做到了见事早、反应快、落实有力。同时针对大学生士兵基础不一的特点,要区分训练科目、训练内容、难易程度等,分阶段优化训练流程,狠抓训练任务落实。
2.要科学施训,切实保证训练效果
部队应该深入研究军事体能训练组训方法和模式,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大学生士兵体能素质的个性化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坚持按需训练,注重循序渐进;加强训练骨干培养及作用发挥,努力做到“一对一”精准训练指导,确保训练质量。同时在训练中,还可以参照当前网络游戏进阶模式组织分组,并鼓励利用手机keep运动软件开展辅助训练,增加趣味性,提高积极性和训练效果。
3.要团结协作,整体达到训练目标
部队应该凝聚意志、鼓励先进、激发士气,使大学生士兵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体能训练。根据大学生士兵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把扎实的思想教育贯穿始终,把提升集体荣誉感贯穿始终,认真做好引导激励,力求思想引导无缝化。针对个别学员出现的畏难浮躁情绪、消极懈怠思想等问题,做好及时跟踪,细化阶段性训练目标,做好思想引导和宣传鼓动。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在发现尖子、培养尖子,着力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效应。激发 “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训练热情。
结语
大学生士兵作为部队的骨干力量,应该充分提高思想认识,不惧挑战、勇于付出;时刻高标准要自己,严格自律、团结协作;切实提高体能素质,顽强坚持、刻苦耐劳。
参考文献
[1]余锋.基于五位一体“立交互通”模式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职业素养提升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7(12).
[2]周华立.西安市军校学员健商和身体活动现状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03).
[3]刘华威.构建大学生士兵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J].政工学刊,2010(08).
[4]韩永发,刘金超.对大学生士兵培养教育和管理的粗浅思考[J].国防,2012(02):43.
[5]罗明.高校体育拓展俱乐部的建立与运作模式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