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影行业脱离计划经济体制以来,电影海报设计就作为中国电影迈向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重要一环开始受到行业重视。但改革探索初期的中国电影海报仍以一张张明星“大头贴”冲击视觉感官,几乎毫无设计感。此时,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师黄海以高度成熟的造型与形式美学造诣携作品出现,其设计的日本电影《小偷家族》的中国版海报被英国电影杂志Little White Lies列为2018年全球电影海报20强之首,《龙猫》中国版重映海报也在全球电影海报20强之列。《太阳照常升起》《黄金时代》《白银帝国》等电影海报均在国内外受到好评,被外媒盛赞为“崛起的中国设计”。文章从海报平面设计的造型艺术及表现形式为切入点,遵循美学的基本规律,对黄海设计的海报从美学与设计角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论述。
一、形态的构筑与空间的组构
形态是视觉感知最基本的交流对象,形态因素的形状、大小、质地、距离等视觉形态在平面设计的视觉反馈中直接影响其观看者的情感因素。电影海报中的形态是根据自然形态提炼和升华出的社会审美,必然渗入人类的主观理念和意识,属于主观形态。黄海的电影海报设计将大自然独特的山峰、大海、花草、动物等与影片角色的喜怒哀乐相融合,通过美好的联想和艺术的提炼,使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动植物等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形态,而是人类借景抒情、借物寓意的精神载体。这些源于自然却非规律的形态通常被称为偶然性样态,“偶然性形态作为视觉艺术设计的形式语言,在视觉样式上传达出生动活泼,充满意趣,且极具张扬力和冲击力的视觉载体,更为重要的是其表现出来的视觉形态具有不可重复性和再生性”[1]。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一组海报设计中,黄海及其团队将自然界的水仙花、缠枝花、仙鹤与象征历史的剔红水仙花问图盘、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碗、边景昭竹鹤图轴,以及代表文物修复团队的人像相结合,在以舒畅的线条与色彩充分展现自然纹样之美的同时,凸显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本身的质地,并将“修文物”的人物缩小处理,放置在文物需要修复的裂缝或缺口中。这组海报将情感性客观形态的视觉元素转化为理性的主观形态语言,将理性化的视觉语言化为点、线、面的视觉载体,并经过精巧的组织与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将《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匠人精神与历史传承通过与主题及内容相关的视觉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平面电影海报设计艺术中,物理性的三维空间是通过心理感知的二维画面表现出来的,这种知觉模拟的三维空间是时间与空间、理性与感性、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在视觉艺术的表现中,空间是不同视觉形态的载体。平面海报设计中的空间与电影一样,容纳人,其空间效果是在不同形态的横向与竖向、不同距离、方向和大小之间的关系之间体现的。不同的是,电影是每秒24帧带有速度和连续性的运动影像,还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带有声音与特效因素,而电影海报必须在单帧的静态图像中进行相同主题的表达。在陈凯歌执导的《道士下山》海报中,设计师将人物背影放置在葫芦形的暗调山洞中,沿着主人公的视野望去,眼前所见的高光区域是风景优美的自然。多彩的云霞、高耸的山石、葱郁的树木,还有流淌的小溪,都向观众提示着“一门之隔,两个世界”的主题宣传语,观众面对黄海电影海报中的偶然图形,可以感受到其中涌动着大自然的灵气,富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趣,动物与静物相融的生机与和谐,以及与“道”相关、万物之间的普遍秩序,海报上的图像形态经过精心选择,在平面上呈现时不仅与真实的自然空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而且光线与色彩形成的对比也让观众切身感到了空间距离的意识。以人的背影分切成山内和山外两部分的空间世界,既体现了海报空间本身的统一性,是自然物质形态的一般拓展和延伸;又是各种不同物质形态不同方式的共存,揭示了空间内部的差异性和矛盾性,暗示了男主角在下山后的各种离奇遭遇。这些偶然图形以它特有的语言与观众进行交流,传达陈凯歌导演在电影中通过“道士下山”的经历展现出的生动自然气韵,表现为物质形态普遍固有的扩展与延伸与各种物质形态并存的统一;而观众对这些图像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与视觉审美享受,使得其图形形态在其视觉语言传达中,便会自然连接起观众与电影及客观世界之间的感知和情结。
二、色彩的运用与多样演绎
色彩是图像中最具表达和释放力的视觉情感因素,它承载着丰富的视觉信息,并为观者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电影海报上的色彩使形象的感染力获得充分释放,并且可以使海报中不同形象的真实性得到提升,从而使画面更接近自然更接近人的视觉观感,它不仅缩短了电影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电影塑造形象的潜能。电影海报中色彩的构筑,来源于对色彩客观属性规律的认识及对色彩情感因素的记忆与联想,从这一角度出发,利用色彩情感因素对人心理情绪产生的影响,是色彩在海报设计运用上的关键所在。人的视觉知觉所接收的一切色彩形象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色相指的是色彩的样貌,色光的不同波長和频率排列形成了自然色彩体系中的基本色相。明度指的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明暗程度的感觉,物体表面光的反射率越大对视觉刺激的程度越大,这一颜色的明度也就越高。白色是明度最高的颜色,而黑色是明度最低的颜色。纯度即是色彩的饱和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它取决于颜色的波长单一程度。[2]不同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的色彩对知觉的影响,既是生理感性的,也是来源于文化意识和主观审美的,或在长期的社会文化交往中达成共识的。黄海的海报色彩通过精美设计,有效地传递了人类情感上的共通性,将电影叙事中的人世冷暖,巧妙地展现在不同的色彩中。
在周显扬导演的武侠电影《黄飞鸿》中,黄海采用了传统的倒微型人像加字幕构图,但新颖大胆的色彩却是这幅海报充满了视觉张力。画面上方大部分面积和下方少许面积使用了单一的姜黄色,这种高饱和度、中明度的暖黄色,在生理学上对人的视网膜及脑神经具有较强的刺激,会引起血液循环加快和脑神经的兴奋,黄飞鸿少年英雄的豪迈气概与热血武侠的风格呼之欲出,产生了强烈的动态感;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的高对比度黑白色调人像则会产生冷静感,二者的对比显示了海报的层次与空间性,表现出鲜明的对比性和空间感。原本并不显眼的黑白色人物群像主体清晰呈现出向前突起的状态,而鲜明的暖黄底色则利用色彩中的对比关系,与人物拉开了距离与空间感,在动静冷暖的对比下反而显得稍稍内敛,整张海报呈现出和谐而又充满视觉张力的特征。在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海报设计中,黄海则大胆地采用了中高明度、高饱和度的橙红色和蓝绿色对比铺满了整张海报。红色是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的颜色,具有极强的空间穿透力,通常与血液,火焰及太阳等意味着热情奔放与热烈冲动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海报在橙黄色的调和下呈现出的橙红色象征生命,被大面积用在“大鱼”和“海棠”这两种代表青年人温暖感情和旺盛生命力的元素上,象征着片中少男少女之间相互无私奉献的感情;蓝色在可见光谱中处于较末的位置,属于波长较短的色光,因此给人较为柔弱平稳和祥和的印象,蓝色的光学原理决定了蓝色的空间张力是内敛的。很多电影海报会用中低纯度的蓝色描绘广阔无垠,沉默稳重的大海,而黄海则在其中加入了宁静与安详的绿色,调和出一种高明度、高饱和度、充满透明感的清澈青色来,介于绿叶的碧绿与大海的海蓝之间,如同影片中角色成长的环境,在充满灾难与困难中体现出青春和旺盛的生命力。
三、视觉形式的节奏韵律与视觉张力
平面设计的节奏韵律与视觉艺术的图形编组的秩序、色彩的选取与空间的叠压关系之间轻重缓急的结合规律有关,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即使是在静态的表现形式中,也流淌着律动的艺术生命节奏。“节奏是按一定的调理规律重复连续地排列形成的一种运动形式,它有等距离的连续,也有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的排列构成在节奏中注入美的因素和情感个性化就有了韵律,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它能增强视觉艺术的感染力与表现力。”[3]电影海报设计注重形态、构图、线条、色彩、意境等因素,群组图形需要避免产生意象图式冲突,通过建立完整的节奏与韵律在这些构图因素间建立叙事性。根据视觉经验,当视觉在没有变化的直线上做单一方向运动的时候,知觉会随时间增长产生单调和疲劳感。只有将不同视觉因素结合,令视觉肌肉结构在曲线的引导下不断变化,运动直觉才会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在《黄金时代》的中国版海报中,图形因素由除字幕外的人物与立体化的文字图形构成,将历史记忆与文人精神进行了结合与统一。其中的灰色立体文字图像带有投影,拉长以后竖直稠密地处于人物之间,如同森林和建筑一般将神情不一的人物层层包围;而置身其间的人物则是与女主角萧红相关的作家群体,神色各异的鲁迅、萧军、丁玲等文豪或站或走,呈现出修长、竖直的态势,只有汤唯饰演的萧红坐在画面中心左侧位置,身着旗袍,手持香煙,神色凝重若有所思。这些人物的神态和衣着与电影一致,交待了大致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家群体在面临民族存亡与时代巨变中的集体心态;而林立的文字因素则象征电影角色所生活时代的混乱与大量充满复杂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整张海报的节奏张弛有度,人物与景物、不同人物之间都形成了视觉图形的有机调节,这些不同颜色形态不一的样式组合,成为营造和组构平面视觉艺术的组织方式,与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了情感共鸣。多元和多变的元素组成了富有秩序和条理的节奏,进而在节奏的差异和多样性中按照秩序和条例形成了韵律。
视觉张力是平面海报艺术的核心,它是形态、构图、色彩等元素的集合,也是客观事物、内在感情、艺术样式和知觉活动的有机结合。在海报的设计艺术中,视觉元素形态的运动变化在色彩冷暖、大小等视觉元素的变异和打破常理位置的摆放就会发生,产生心理紧张的情感震撼。因此,在有节奏和韵律的整体图形中产生运动和变异,是打破常规与平稳、显示视觉张力的基本原理。在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的另一版海报中,黄海及其团队选用了白色的羽毛作为画面主体。在低饱和度、高明度的静态画面中,白色的羽毛漂浮在水上形成了黑色的倒影,羽毛及其倒影之间结合形成了昆虫飞翔的样态,为沉静稳重的画面赋予了一丝生机与活力。对照画面右上方缩小的萧红人像,观众可以得知这只脆弱的“昆虫”象征着主人萧红挣脱世俗桎梏对自由的向往;同时这种自由又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如同轻盈的羽毛随时可能被带有波纹的水面吞没一般。而在姜文《让子弹飞》的国际版海报中,白色羽毛的元素再次出现,衬托着一颗平举的子弹。整幅画面既像是子弹正在打穿漂浮的羽毛,又像是羽毛托举着子弹漂浮在空中,让观者在紧张不安的同时又流露出和缓的情绪。轻与重、缓与急、柔软与坚硬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偏离了正常的物理稳定现象,但对观众产生了某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震撼效果,产生了“举重若轻”的心理感受,对应了影片中的绿林侠匪张牧之带领手下攻破鹅城,与黄四郎斗智斗勇,险象环生却最终化险为夷的故事情节,表现了张牧之在紧张的对峙中笑称要“让子弹飞一会”的勇气与信心。这些画面中的物体都脱离了物质性与客观性的束缚和规律,在其客观形态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了其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电影故事和主题强化了海报设计的思维和意念,突出各种形态和材质的张力与平面表现性,使其形态更具个性和视觉外扬力。
结语
电影海报是向观众透露电影题材和风格信息、吸引观众去电影院观看的重要一环,中国电影的海报设计也是向世界影展宣传中国电影的关键。黄海的电影海报以平面设计为载体,全面扫描与归纳电影信息,并遵循平面设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从造型、色彩空间及形式表现的角度构建了严谨的结构体系,对其他设计师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光华,平面设计艺术学[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9.
[2]蒋广喜.色彩视觉表现[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5.
[3]戴光华.平面设计艺术学[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230.